諸葛亮進軍南中之戰

諸葛亮進軍南中之戰是蜀國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統軍平息南中(今中國西南部雲南、貴州及四川西南部)動亂的著名作戰。 諸葛亮採納參軍馬謖“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建議,分三路進軍。 諸葛亮勝利進軍南中,鞏固了後方,增強了國力,為攻魏創造了條件。

諸葛亮進軍南中之戰是蜀國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統軍平息南中(今中國西南部雲南、貴州及四川西南部)動亂的著名作戰。
蜀國建興元年,益州郡(今雲南東部)漢族豪強乘蜀漢夷陵之戰蜀國戰敗,劉備病亡,背叛蜀而依附吳國,煽動本郡夷帥孟獲等人反蜀。諸葛亮為實現平復各邦、穩定後方的決策,經過充分準備,在對反叛規勸無效的情況下,於蜀國建興三年春進軍南中。 諸葛亮採納參軍馬謖“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建議,分三路進軍。三路大軍對孟獲形成進逼之勢,諸葛亮指揮軍隊渡過瀘水(今金沙江四川渡口市至金陽一段),在盤東(今雲南曲靖、瀘西一帶)擒住孟獲,讓他參觀蜀軍營陣,孟獲不服氣,於是將他放了。孟獲再戰再敗,諸葛亮擒了他又放了。孟獲深深感到諸葛亮不把南中部族當成敵人,於是心悅誠服,南中故而得到平靜。後人因此有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典故。
諸葛亮勝利進軍南中,鞏固了後方,增強了國力,為攻魏創造了條件。其攻心為上的謀略,為千百年來用兵治國者所稱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