諛佞

基本信息

yú nìng ㄧㄩˊ ㄋㄧㄥˋ
諛佞
(1).奉承獻媚。 唐 韓愈 《上宰相書》:“妖淫諛佞譸張之說,無所出於其中。”《宋史·隱逸傳下·徐中行》:“秦檜當國,科場尚諛佞,試題問中興歌頌, 庭筠 嘆曰:‘今日豈歌頌時耶!’”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六回:“歸父領命,齎重賂至晉,聞屠岸賈復以諛佞得寵於景公,官拜司寇。乃納賂於岸賈,告以主君欲逐三家之意。”章炳麟 《革命道德說》:“幕客者,其才望駕胥徒而上之,其持書求薦,援引當道,浮偽諛佞,則胥徒所無也。”
(2).指奉承獻媚的人。 宋 汪應辰 《應詔言弭災防盜事》:“進用忠讜,斥遠諛佞,使天下知好惡所在,則中人以下,皆化而為忠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