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良方

課程良方

《課程良方》是2007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允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課程良方課程良方封面

《課程.良方》設計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精選了施老師在10多年前發表過的論文,從中我們可以重溫或發現他的觀點、思想以及他的研究方法、治學態度;第二部分是朋友們的紀念論文,主要涉及課程、教學、學習、教師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每篇紀念論文前都有一段作者發自肺腑的感言,這些感言如同被歲月磨礪而愈加明澈的鏡子。恍惚的眼前,施老師音容如昔,笑貌宛然——那不經意間遺落塵世的笑聲、汗水、沉思,仿佛把我們帶回到與施老師朝夕相伴、青春如歌的崢嶸歲月。

作者簡介

崔允漷,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所長,教育部華東師範大學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主要出版物有《校本課程開發:理論與實踐》、《課程·良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第二主編)、《教學理論:課堂教學和原理、策略與研究》(第二主編)、《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案例叢書》、《課程實施與學校革新叢書》、《基於標準的評價研究叢書》等。近年主要研究工作是參與設計並推廣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承擔教育部課程改革重大課題“學校課程管理指南”、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基於課程標準的學生學業成就評價研究”以及華夏基金會資助項目“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案例研究”等。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良方文選

課程與課程論

學習與學習理論

論教學理論與學習理論、課程理論的關係

論課程的基礎

論課程的心理學基礎

論課程的社會學基礎

簡論課程目標的三種取向

西方課程探究範式評析

泰勒及其《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形式教育與實質教育

[附屬檔案]施良方論著目錄

第二部分紀念良方

杜成憲中國課程概念從傳統到近代的演變

黃顯華研討課程:求真求善

吳康寧再議課程

黃向陽再論課程價值取向

吳剛平教學改革需要強化課程意識

楊小微新課程實施中若干問題的反思

孔企平關於課程目標模式方法論基礎的討論

徐佳西方校本課程開發的回落與轉型

王建軍施老師和我的個人課程

郭元祥論學校課程制度及其生成

崔允漷課程理論何為:一種實踐的旨向

陳玉琨學習的代價與學習的選擇

尹後慶關於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再思考

丁念金試論學習社會學的構建

唐曉傑知識與能力:追求新的平衡

聶幼犁關於考試改革的思考

周艷關於中國小作業的價值觀研究

陳振華中國教育學者何以更好地安身立命

鄭金洲學校教育科研的發展趨向

朱家雄向瑞吉歐教育學習什麼

陳時見課程的建構與實施--以幼兒適應性發展課程為例

發展課程為例

校長和教師的權力

以實踐智慧構築詩意教育

智慧型教師的素養凝練

論教師的“目標意識”

教師專業發展設計:成人學習的視角

從實踐的角度重新解讀教師專業發展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