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生字

拼音

xī tì xí 繁體字:錫

部首

釒部外筆畫:8 總筆畫:13

基本字義

ba
--------------------------------------------------------------------------------
● 錫
(錫)
xīㄒㄧˉ
◎ 一種金屬元素,銀白色,質軟,富延展性:焊~。~礦。~石。~紙。~箔。
◎ 賞賜:~命。~賚。
◎ 姓。
詳細字義
--------------------------------------------------------------------------------
◎ 錫
錫 xī
〈名〉
(1) 化學名詞。一種略帶藍色的白色光澤的低熔點金屬元素,在化合物內是二價或四價,不會被空氣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錫石[1])和各種硫化物(例如硫錫石)的形式存在 [tin]——元素符號Sn
金錫連丹。——《史記·貨殖列傳》
(2) 又如:錫古子(形如鼓的有蓋錫鍋)
(3) 通“緆”。細麻布 [fine gunny;sackcloth]
用錫若絺。——《儀禮·大射儀》
於是鄭女曼姬,被阿錫。——《史記·司馬相如傳》
(4) 又如:錫衣(細布所制的衣服);錫衰(由平滑的細麻所製成的衣服)
(5) 和尚所用錫杖的簡稱 [monk’s cane]。如:錫杖
詞性變化
--------------------------------------------------------------------------------
◎ 錫
錫 xī
〈動〉
(1) 通“賜”。給予;賜給 [grant]
申錫無疆,及爾斯所。——《詩·商頌·烈祖》
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莊子·列禦寇》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左傳·隱公元年》
老親母若肯見教,勝予錫我百朋矣。——《宛如約》
(2) 又如:錫賚(賞賜);錫命(天子賜與諸侯爵位、服飾等誥命)
常用詞組
--------------------------------------------------------------------------------
◎ 錫箔 xībó
[tinfoil] 塗著一層薄錫的紙,做成元寶形,迷信的人用來給鬼神焚化
◎ 錫錠 xīdìng
[block tin] 澆鑄成錠塊的商品錫,經過部分精煉,但還含有少量不同雜質(如銅、鉛、鐵或砷);塊錫;與錫板不同的固態錫
◎ 錫婚 xīhūn
[tin marriage] 結婚滿十年稱“錫婚”
◎ 錫匠 xījiang
(1) [tinman]∶從事馬口鐵加工的工人
(2) [pewterer]∶製造錫的器皿或容器的工人
◎ 錫劇 xījù
[Wuxi opera] 起源於無錫、常州的江蘇地方劇種之一,原名常錫文戲,流行於江蘇南部及上海
◎ 錫杖 xīzhàng
[a monk's cane] 佛家語。僧人所持的手杖。杖頭有錫環,振時作錫錫聲。也稱“禪杖”、“聲杖”、“鳴杖”
芒鞋騰霧出,錫杖撥雲歸。——《檮杌閒評——明珠緣》
◎ 錫紙 xīzhǐ
[silver paper, tinfail] 一種塗上或貼以像銀的膜狀金屬紙

讀音

huì ,xì

基本信息

惠 [簡體筆畫]12 [部首]心
[繁體]僡、叀 [繁體筆畫]12 [五行]水
鄭碼:FKWZ,U:60E0,GBK:BBDD
筆畫數:12,部首:心,筆順編號:125112144544

釋義


huì ㄏㄨㄟˋ
(1)恩,好處:恩~。~澤。~和。~愛。~握(恩惠深厚)。仁~。實~。施~於人。
(2)給人財物或好處:~政。互~互利。~及遠人。~而不費(給人好處自己又沒有什麼耗費;常用以形容有實利而不多費錢財)。
(3)敬辭,用於對方對待自己的行動:~贈。~臨。~顧。~存。~允。
(4)古同“慧”,聰明。
(5)姓,xi(一聲)或hui(四聲) 在姓氏中多念xi,寫法上“畝”下“心”,主要流行於陝西關中一帶,素有“xi(上“畝”下“心”)惠(hui)不分”之說。
(1)
僡、叀
huì
(2)
(會意。從心,從叀(zhuān)。本義:仁愛)
(3)
同本義 [kindheartedness]
惠,仁也。――《說文》
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慈民曰惠。――《周書·諡法》
分人以財謂之惠。――《孟子》
省恤人謂之惠。――《賈子道術》
孫討虜聰明仁惠。――《資治通鑑》
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與也。――《韓非子·內儲說上》
其養民也惠。――《論語·公冶長》
彭有守多惠政。――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4)
又如:惠聲(仁愛而有德澤的美名);惠育(用仁心愛德加以養育);惠化(仁愛的教化);惠心(仁慈的心)
(5)
柔順;順從 [mild]
義征不惠。――《史記·司馬相如傳》
荊南懷惠。――《魏都賦》
(6)
又如:惠音(和諧的樂音;對他人書信的尊稱);惠氣(和順之氣);惠來(招撫使之歸順)
(7)
通“慧”。聰慧 [clever]
巧文辯惠則賢。――《國語·晉語九》
先言而後當者,惠也。――《晏子春秋·外篇》
惠者知其不可兩守,乃取一焉。――《管子·宙合》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觀君所言,將不早惠乎。――《後漢書·孔融傳》
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
(8)
又如:惠悟(聰敏);惠美(聰明美麗);惠麗(聰明美麗);惠黠(聰慧)
(9)
美好 [fine]。如:惠色(秀美的顏色,色彩);惠問(美好的稱譽);惠聲(美譽)
(10)
敬詞 [your]。如:惠然肯來(函柬用語。表示歡迎光臨);惠郵(稱人郵寄來件的敬詞);惠書(稱對方來信的敬詞);惠賜(稱人所贈的敬詞)

xi(一聲)或hui(四聲) 在姓氏中多念xi,寫法上“畝”下“心”,主要流行於陝西關中一帶,素有“xi(上“畝”下“心”)惠(hui)不分”之說。
huì
(1)
恩惠 [benefit;favor;kindness]
小惠未徧。――《左傳·莊公十年》
大王加惠。――《戰國策·魏策》
君之惠。――《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從君惠而免之。
今緩刑罰,行寬惠,是利奸邪而害善人也。――《韓非子·難二》
(2)
又如:惠渥(深厚的恩澤);惠義(恩義);惠潤(恩澤)
(3)
恩愛;寵愛 [conjugal love]
小人懷惠。――《論語》。苞注:“恩也。”
惠而好我,攜手同歸。――《詩·邶風·北風》
(4)
古兵器名。三棱矛 [three-edges spear]
二人雀弁,執惠,立於畢命之內。――《書·顧命》
(5)


xi(一聲)或hui(四聲)
在姓氏中多念xi,寫法上“畝”下“心”,主要流行於陝西關中一帶,素有“xi(上“畝”下“心”)惠(hui)不分”之說。
(1)
惠贈;給予好處 [give]
君必惠民而已。――《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2)
又如:惠貺(提到人家饋贈的客氣說法);惠鮮(施恩惠給貧困的人);惠而不費(加恩惠給人,而無所浪費損失)
(3)
付賬;付款 [pay]。如:惠鈔(付錢);惠而不費(不用花費錢財,就能得到好處)
示例
惠風
huìfēng
[breeze] 柔和的風,比喻仁愛
惠風和暢
惠更斯
huìgēngsī
[Huygens] (1629―1695) 荷蘭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光波動論的創立者。著作有《時鐘》、《擺動的時鐘》、《重力起因演講錄》、《論光》等
惠顧
huìgù
[your patronage] 光臨;惠臨――多用於商店對顧客
若惠顧前好,繳福於厲、宣、桓、武,不泯其社稷。――《左傳·宣公十二年》
惠濟
huìjì
[Huiji Temple] 寺廟名。取“施恩於民,普渡眾生”義
額曰“惠濟”。――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惠勒-費曼理論
huìlè-fèimàn lǐlùn
[Wheeler-Feynman theory] 一種相對論性的超距作用理論,其中假定宇宙中有足夠的吸收體,它是作為帶電粒子發出的所有作用的收縮點,輻射阻尼就是這個理論的一個結論
惠臨
huìlín
[your gracious presence] 光臨,對迎接人到來的敬稱
惠然
huìrán
[kindly] 順心的樣子
惠然蒞臨
惠然肯來(函柬用語,表示歡迎客人光臨的言詞)
惠允
huìyǔn
[be honoured to get your permission] 得到對方獲準的敬稱
惠澤
huìzé
[kindness] 惠愛與恩澤
惠州
huìzhōu
[Huizhou] 廣東省縣級市及專區政府所在地。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在廣州東120公里,面積419平方公里。是東江流域物資集散地

拼音和字義

【fen】

anger;

(1)

fèn
(2)
(形聲。從心,賁(bēn)聲。從“心”,表示與心情等有關。本義:鬱結於心;憋悶)
(3)
同本義 [depressed and discontented]
憤,懣也。――《說文》
發憤以杼情。――《楚辭·九章·惜誦》
志意蘊憤。――《後漢書·王符傳》
(4)
又如:憤切(內心極度憤懣);憤悁(憤懣鬱積);憤薄(鬱結,充塞);憤厥(由於憤氣鬱結造成的痙攣昏厥)
(5)
充盈,旺盛 [full of]
憤,盈也。――《方言十二》
陽癉憤盈。――《國語·周語》
(6)
又如:憤盈(充溢,積滿;氣憤,憤懣);憤盛(積滿,充盈)

(1)

fèn
(2)
憤怒;怨恨。同“忿” [anger;fury;be indignant;get angry]
所以昭炯戒,激眾憤,圖報復也。――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袁人大憤,然未有以報也。――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3)
又如:憤怨(憤怒怨恨);憤心(憤怒或憤激之心);憤忿(憤怒);憤沮(怨恨沮喪);憤痛(憤怒悲痛);憤咤(憤怒)
(4)
發,奮 [rise]
憤於中則應乾外。――《淮南子·脩務》
(5)
又如:發憤忘食;發憤圖強;憤迅(奮迅);憤勇(奮勇);憤起(奮發而起)
憤不顧身
fènbùgùshēn
(1)
[dash ahead regardless of one's safety] 激於義憤,不惜生命
蓋一婢子,不知書而能感主恩,憤不顧身。其志烈懍懍,誠足使後人仰慕歌詠也。――宋·樂史《綠珠傳》
(2)
亦作“忿不顧身
憤憤不平
fènfèn-bùpíng
[be indignant;feel aggrieved;with bitter complaint] 心中不服,為之十分氣惱
憤恨
fènhèn
[indignantly resent;enmity] 憤怒怨恨
憤慨
fènkǎi
[indignation] 憤恨不平
憤懣
fènmèn
[resentful] 氣憤;抑鬱不平
是仆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充滿了憤懣的情緒
憤怒
fènnù
[anger;wrath;fury;indignation] 非常氣憤(激動到極點)
憤然
fènrán
[in anger] 憤怒的樣子
憤然離去
憤世嫉俗
fènshì-jísú
[Cynicism;be highly critical of the society;detest the world and its ways] 不滿黑暗的世道,憎惡不合理的社會習俗

(憤)
fèn ㄈㄣˋ
因不滿而忿怒或怨恨:氣~。~悱(鬱悶)。~慨。~怒。~然。悲~。激~。~恚。公~。義~填膺。~世嫉俗。

基本信息

田字格中的“饒”字
拼音:ráo
注音:ㄖㄠˊ
簡體部首:飠,部外筆畫:6,總筆畫:9
繁體部首:食
五筆:QNAQ
倉頡:NVJPU
鄭碼:OXHG
筆順編號:355153135
四角號碼:257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9976[1]

基本字義


◎ 富足,多:富~。~裕。~舌(多話)。
◎ 寬恕,免除處罰:~恕。~命。
◎ 儘管:~這樣,他還不同意。
◎ 另外增添:~頭。買十~一。
◎ 姓。饒姓。[1]

拼音

tán ㄊㄢˊ

字義 

◎ 古代舉行祭祀、誓師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築的高台:天~。地~。登~拜將。
◎ 用土堆成的平台:花~。
◎ 僧道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神~。法~。
◎ 文藝界、體育界或輿論陣地:藝~。文~。球~。論~。
◎ 一種口小肚大的陶器:~子。水~。
筆畫數:7,部首:土,筆順編號:1211154

拼音及字義

 enjoy;

(1)

xiǎng
(2)
(會意。本作“亯”。從“高”省,“曰”象進獻熟物形。本義:祭獻,上供。用物品進獻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
(3)
同本義 [sacrifice]
享,獻也。――《說文》
享於祖考。――《詩·小雅·信南山
是用孝享。――《詩·小雅·天保》
以享以祀。――《詩·小雅·楚茨》
諸侯侯以享天子。――《考工記·玉人》
王用享於西山。――《易·隨》
享嘗乃止。――《禮記·祭法》
相奪予享。――《左傳·僖公三十一年》
茲予大享於先王。――《書·盤庚》
殺牛宰馬,祭天享地。――《西遊記》
(4)
又如:享廳(供奉祖宗木主或神佛偶像的地方);享牛(供祭祀的牛)
(5)
人享受福祿 [enjoy]
大臣享其祿。――《國語·周語》
而享其生祿。――《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子孫享之。――《劉熊碑
享無窮逸致。――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不享其利。――清·黃宗羲《原君》
受享無窮。
滋味之享。――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常只是遇節令,設蔬品奉祭,未卜享否?――《西遊記》
(6)
又如:享強壽(享受到長壽之年);共享太平
(7)
獻,像進貢那樣地交付、獻出 [貢奉品] [tribute]
莫敢不來享。――《詩·商頌·殷武》
(8)
又如:享覲(朝見天子進獻貢品);享禮;享上(奉承上級)
(9)
鬼神享用祭品 [enjoy the sacrifice]
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左傳·僖公五年》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孟子》
(10)
宴請,以酒食待客。後作“饗” [entertain (with food and drink)]
止而享之。――《左傳·莊公四年》
享齊戌。――《左傳·莊公十七年》
享衛靈公。――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11)
又如:享食(饗宴);享客;享祠(宴餉);享宴(宴饗);享道(飲食之儀規)
(12)
適應 [suit]
自非聖賢國,誰能享休斯。――《文選·王粲·從軍詩》
享福
xiǎngfú
[live in ease and comfort] 生活得舒適優裕,享受幸福生活
享國
xiǎngguó
[reign;be on the throne] 享有其國,指在王位
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淺,短),國家無事。――漢·賈誼《過秦論》
享樂
xiǎnglè
[indulge in comforts;lead a life of pleasure] 享受快樂
享樂人生
享樂主義
xiǎnglèzhǔyì
[hedonism;pleasure-seeking;self-indulgence] 以快樂說為準則的生活方式
享年
xiǎngnián
[die at the age of] 敬辭,稱死亡的人壽命
他享年六十六歲
享受
xiǎngshòu
[enjoyment;treat;enjoy] 在心裡上或生活上得到滿足,要求和願望得以實現
享用
xiǎngyòng
[enjoy the use of] 使用或食用某種東西而得到滿足
享有
xiǎngyǒu
[enjoy] 在社會上或某個領域內博得
在全世界享有盛名
享譽
xiǎngyù
[enjoy the fame] 名聲很大,享有聲譽
享譽歌壇

組詞及基本信息

xiǎng ㄒㄧㄤˇ
(1)
受用:~福。~樂。~譽。~年(敬辭,享有的年歲,對人或朝代而言)。~受。~用。~有。~國(帝王在位年數)。安~。分~。
(2)
貢獻(指把祭品,珍品獻給祖先、神明或天子、侯王),上供:~堂。~殿。
鄭碼:SJYA,U:4EAB,GBK:CFED
筆畫數:8,部首:亠,筆順編號:41251521
enjoy;
怎樣記住這個字:一般都是說老年人享自己子女的福,所以,“享”字底下是個“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