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生誰死

誰生誰死

《誰生誰死》 是2012年3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剛。本書是中國首部網際網路命運圖書,是一部中國網路亂象全局戰情分析報告。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有真實、有生動。為什麼網路屢創奇蹟,演繹財富奇觀?為什麼網路競爭異常兇猛,演繹生死故事?為什麼網路背後盡顯美國資本,再現美國本土無戰事。而借他國露爭端?現實與夢想,誰生誰死?

作為“全局戰情分析報告”,此書不可不看!

內容簡介

生死一念談笑間,誰知今夕是何年。看中國網際網路如何演繹生死傳奇!

京東、阿里巴巴、噹噹、蘇寧易購、百度、新浪、騰訊、亞馬遜、盛大、網易、優酷、開心網、雅虎、大眾點評……

從誕生到普及,中國的網際網路只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成為一個價值數千億元的龐大產業。於是,在夢想與利益的驅使下,無數有志之士踏進了這個網路江湖,用他們的智慧與汗水拼搏競爭,在分分合合中,向人們呈現著一場場誰生誰死的江湖演義……

今天與未來,誰是最後的王者?

作者介紹

徐剛 祖籍江蘇,現居上海。畢業於吉林大學,新聞專業出身,有深厚的社會人文知識背景。做過記者、編輯。2010年開始圖書創作。著有《UFO最新真相》(著作權已輸出到港澳台地區)。現為上海本周圖書籤約作家。

目錄

序言 生死一念談笑間,誰知今夕是何年

——那些叱吒風雲的網際網路精英們

引子 布洛克巧營鑽空狙擊中國概念

網際網路業者逆勢求生舉步維艱

從默默無聞到令人驚訝,卡森·布洛克讓一向風光無限的中國概念股在極短的時間內吃盡了苦頭。以布洛克為代表的外國資本的強勢做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蒙受了損失,然而這一切的根源究竟在何方?這是否意味著新一輪網際網路泡沫的來襲呢?

第一章 張樹新大意冒進折戟商海

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初迎寒冬

上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全球網際網路行業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繁榮,然而 繁榮的背後隱藏的卻是一個巨大的泡沫。網路泡沫的破裂讓第一批網際網路創業者感受到從生到死的掙扎,他們開始學著用理性的眼光來看待這個新興的行業。

第一次網際網路泡沫的興起

網際網路泡沫的消退與影響

著名.com公司列表

瀛海威的沉浮

第二章 王峻濤錯估局勢電商苦苦掙扎

納斯達克上市網際網路終迎新生

在電子商務剛剛開始興起的時候,就有很多人預言它終將改變人們的生活。遺憾的是,早期的網際網路不論硬體還是軟體都難以支撐起這個龐大的構想。不過經歷了失敗的電子商務卻並未失去活力,相反,隨著行業的回暖,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 開始重新沐浴到未來的曙光。

網路泡沫破裂,混亂中的掙扎

蕭條下的中國網際網路

氣候回暖,網際網路的春天悄然降臨

沖向納斯達克,迎接新的網路時代

第三章 王志東丁磊借勢圈地鏖戰門戶

網際網路綜合媒體競爭風生水起

門戶就像它的名字,是所有的用戶進入網際網路世界的第一道大門。做入口網站並不輕鬆,誰都希望在這個市場跑馬圈地,於是,一場風生水起的競爭在所難 免。

演變中的門戶格線局

裂變下的門戶發展趨向

2.0時代的挑戰

第四章 李彥宏銳意轉型開拓搜尋疆域

多元化競爭信息平台誰主沉浮

在谷歌第一次將搜尋的概念具體化,並成功令其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時,它絕對不會想到,在大洋彼岸的中國,一位海歸華人正在將它的創意引入這個全新的國度。當百度在中國站穩腳跟,一場對多元化信息平台的爭奪也逐漸浮出水面。

李彥宏的百度帝國

騰訊:小企鵝的信息世界

失落的中國雅虎

第五章 馬雲雄心再起開創阿里新生態

行業巨頭力爭電商市場主導權

在經歷了早期的挫折後,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重新打開了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也順理成章地坐上了中國電商領域的頭把交椅。然而,在這樣一個充滿挑戰的領域,競爭永遠不會停止。誰能獲得電商市場的主導權?不只馬雲一個人在思考。

不可思議的馬雲和阿里巴巴

馬雲的“新電商”帝國

繁榮與危機並存的中國電子商務

第六章 陳天橋獨闢蹊徑打造盛大傳奇

遊戲視頻新媒體崛起紛爭四起

陳天橋並非傳統的網際網路創業者,他似乎天生就對資本的運作有著獨到的認知。盛大的成功看似有運氣的成分,但卻讓人們認識到網際網路遊戲娛樂市場擁有著怎 樣的商機。在這個娛樂至上的時代,新媒體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盛大的傳奇故事

盛大的娛樂危機與整合之路

視頻網站的生死劫數

社交遊戲:娛樂化的互動體驗

第七章 劉強東後來居上轉戰圖書網購

傳統書市沒落圖書網亂戰江湖

圖書網購正在成為一種趨勢,同時它也是電子商務中極其重要的一個部分。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網上書城,地面書店紛紛難以為繼,當京東涉足圖書網購領域打破噹噹卓越的壟斷,一場新的紛爭將不可避免。

劉強東的京東:做中國的亞馬遜

傳統圖書實體店銷售走向沒落

網路圖書銷售的興起與紛爭

第八章 扎克伯格驚艷開啟社交E時代

互動加微博誰主宰網路新戰場

如今,社交網站已經成為時尚和酷的代名詞,在以互動為用戶訴求的網路2.0時代,社交網站正越發體現出它不可抗拒的魅力。馬克·扎克伯格締造的新矽谷傳奇猶在眼前,社交E時代的大幕正在緩緩拉開。

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故事

社交網站的前世今生

社區網路的起源

第一代網路社區

第二代網路社區

社交網站的興衰之路

第九章 賈伯斯魅力獨具領袖矽谷傳奇

深陷創新瓶頸中國創造力堪憂

很難說是什麼讓矽谷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因為它是創新的源泉,因為在網際網路時代,它就是億萬網民心中的新耶路撒冷。然而,矽谷的傳奇卻是難以複製的,如果不能學到滲透在矽谷血液中的創新靈魂,就沒有一個地方能夠挑戰它的權威。

賈伯斯式的創新奇蹟

矽谷的成功秘笈

中國網際網路的創新之憂

第十章 馬化騰周鴻禕網路江湖孰是孰非

創業艱守成難十年暗戰誰生誰死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匯聚了眾多精英豪傑的網路自然不例外。所以網路是一個大江湖。十年間,這裡就像時代的縮影,上演著無數生生死死的故事。或許,只有讀懂這些恩怨情仇,才能真正了解中國網際網路。

“3Q”之戰的背後

電子雜誌的覆滅

電子商務的社群之

社會化購物網站的契機

新興的社交購物入口的創業理想

團購江湖:誰生誰死的亂局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業新平台

後記 創新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附屬檔案 未來那些有發展潛力的網站

序言

生死一念談笑間,誰知今夕是何年

——那些叱吒風雲的網際網路精英們

顏石泉

不知不覺,中國的網際網路已經走過了十年的光陰。

幾乎每個網民都可以隨口而出一串熟悉的名字,來印證這十年間,網際網路世界的 風風雨雨。

雖然這些名字,有些已經謝幕,有些仍在台前,但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卻得以從 中一窺那些生死一念的波瀾,和那些笑看風雲的瀟灑。

然而,不論有多少人在風起雲湧的網際網路世界裡實現了夢想或是埋葬了希望,那 些對市場與利益的爭奪卻從未停止,而且愈演愈烈。

2011年的11月,一場新的電商大戰突如其來地在本已波濤暗涌的圖書網購市場中爆發。隨著蘇寧易購的高調進入,圖書網購原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再次被打破。蘇 寧耗資2億元打造的平台僅次於噹噹,為了儘快搶灘,它的圖書頻道打出“優惠,號稱讓利上千萬。這一舉動立即引來了噹噹、京東的大力反 擊:噹噹隨即力推“滿100返200”的雙倍返券活動,京東則主打時限內“折上折 ”。一時間,幾大圖書銷售網站大打價格戰,幾乎拼得你死我活,其慘烈程度可 見一斑。

事實上,對許多人來說,這樣的價格戰並不陌生。而每隔一段時間便挑起一場生 死大戰,也幾乎成了中國網際網路世界裡固定上演的戲碼。遠有3Q大戰,近有團購互拼,再到書商們打個昏天黑地,仿佛無處不體現著網際網路江湖的殘酷。

有戰爭,便有勝敗,有人生存,便有人被淘汰。然而,不論結果如何,那些在網 絡江湖中走過的人,他們的經歷都已成傳奇。

現在如是,未來依然如是。

(1)

2011年,當利比亞戰事膠著的時候,一些標註著“榕通社快訊”字樣的訊息開始 在新浪和騰訊微博上頻頻被人轉發。

這個所謂的“榕通社”,最初一條訊息只有幾十個轉發外加幾條評論,短短几個 月之後,便飆漲到動輒成百上千的轉發和幾百條評論。有網民戲稱,這是他們“ 獲取信息最快的途徑之一”,甚至“聯合國新聞部”都聞風跑來與之溝通,卡塔 爾的半島電視台等海外媒體也對其表示了相當的尊敬——儘管“榕通社”發布的 許多關於利比亞戰事的訊息正是來源於半島電視台。

由於“榕通社”的訊息新鮮快速,報導角度獨特,常常在措辭中使用許多國內並 不常見的中性辭彙,因此,這個不走尋常路的“通訊社”似乎充滿了神秘色彩。

但事實上,褪去網際網路的偽裝,現實世界裡的“榕通社”一點也不神秘。它不是一個正規機構,沒有任何專業背景,甚至工作人員也只有一個——網上商城總裁,王峻濤。

只是這陣的輝煌早已成明日黃花。儘管11年後,當年迫使網上商城售書72小時”的不得不以失敗結束電子商務征程的“三座大山”已經不復存在:網民從2000年的400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4.57億;電子貨幣和社會信用體系日趨完善;全國性配送量到 2011年累計完成7.1億件,但“老榕”王峻濤本人卻再也無緣這條已成康莊大道 的他曾經夢寐以求的貝索斯之路。

不過王峻濤依舊沒有遠離電商,但業務重點已從B2C銷售轉移到了B2C服務領域。 在網民們看來,現在的“老榕”就是個幫人擺攤賣東西的,只不過攤子擺在網上。在網上商城裡,“老榕”的筆墨紙硯,古玩工藝品,翡翠刻章都賣得不錯,他已經不再為利潤膠著,更多地專注於產品附加值的銷售中。就這一點來說,相對於很多依舊在大打價格戰的電商,老榕還是走在了他們前面。

經歷了大起大落的王峻濤似乎已不再執著於當年的雄心,當時他曾一心夢想著“ 8848”上市,卻最終未能如願。但是時光荏苒,面對著如今熱錢滾滾的電商行業 ,老榕的觀點則是“一個大企業不一定會是強企業”,上市不再是衡量一個企業 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重要的是,在面對各種不利局面的時候,你的投資人能不能和你一起堅持下去。

如今這個“老榕”將更多的專注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上,包括他的“榕通社 ”。在微博上發布各種時政快訊並沒有任何收益,反而非常牽扯時間精力,但“老榕”樂此不疲,純粹是因為好玩。一個人,一台筆記本電腦,一個3G上網卡, 一隻收得到30多個境外台的大鍋,這就是“榕通社”的全部家當。他把電視信號 傳輸到一台伺服器上,以便隨時隨地都能收看到半島電視台,然後把這些蒐集來 的信息用自己的方式碎片化地發到微博上。他總是每天凌晨一兩點鐘才睡,在利 比亞戰爭期間,這種作息習慣倒正好對上了時差,所以“榕通社”常常能先人一 步地更新戰況。

多年後的“老榕”容顏依舊,戴著金絲邊眼鏡,身材瘦削,仍然痴迷於足球,仍 然走著電商之路。失敗的陰影已然從他身上褪盡,我行我素的博文中則多了一分 對社會公共事件的責任。雖然那個寫著《大連金州沒有眼淚》、承載著“8848” 無盡遺憾的背影已漸漸走遠,但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成敗只是一時,“老榕”仍 舊在孜孜不倦地耕耘著,換了領地,沒換心情。

……

2011年11月28日

引子

布洛克巧營鑽空狙擊中國概念 網際網路業者逆勢求生舉步維艱

“這是一個零和遊戲,有人贏就有人輸。錢本身不會產生和消失,它僅僅是簡單 地從一個人的手裡轉移給另外一個人。幻想變成了現實,然而越現實人們對它越絕望,這就是資本主義。”

來自1987年奧利佛?斯通導演的那部經久不衰的經典商戰電影《華爾街》的這段經典台詞,是渾水公司——一家獨立商業調查機構——的官方主頁上最常看到的 句子。在這家公司的主頁上同時滾動的還有許多來自著名的投資大鱷——巴菲特、索羅斯等人的經典名言。

所謂的零和遊戲,也叫做零和博弈,意思是在嚴格的競爭下,對參與博弈的各方來說,一方的獲益必定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各方的損益之和始終為零。在這種條件下,任何一方都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電影《華爾街》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冷酷而充滿你死我活的資本主義世界。不過,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中國的改革開放才剛剛起步,大多數人對資本與商業博弈的認知少得可憐,片中那種激烈的資本交鋒似乎只能是虛構的故事。

然而二十多年之後,當中國人真正融入整個世界的貿易體系,和全球那些經驗老到、老奸巨猾的投資大鱷們一起玩這場生死相搏的資本遊戲時,才明白原來現實遠比電影來得刺激殘酷。

網際網路領域尤其如此。在全球經貿與創新產業越來越多地集中到網際網路這個龐大市場的今天,嗅覺靈敏的投資者們絕對不會放過這塊收益驚人的蛋糕,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更是他們的重要目標——中國人介入的晚,資本運作的經驗尚淺,對遊戲規則的理解不夠透徹,加上自身又有諸多不完善的地方——這都是資本大鱷們看好的狙擊點。

《華爾街》中道格拉斯主演的股市大亨戈登讓人印象深刻,雖然那個時代還沒有網際網路,但是二十年後的今天,人們卻在網際網路市場裡找到了戈登這個角色最好的印證:渾水公司和它的領導者卡森?布洛克。

這位年僅35歲,堪稱“中國通”的美國商人對中國企業來說不啻是一個夢魘。他以自己的精明和對中國企業的了解頻頻發動進攻,專注於做空中國企業,獵殺有問題的中國概念股。

2011年上半年,就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尤其是網際網路公司準備意氣風發地進軍納斯達克,搶灘美國市場的時候,布洛克以及許多像他一樣的投機商人開始了他們新一輪的做空中國。

2011年5月以來,一直在美國頗受追捧的中國概念股忽然遭遇到一股強烈的“寒 流”。在美上市的眾多中國公司股價出現暴跌,IPO企業破發更是屢見不鮮。這讓看好中國概念股的人驚嘆不已。

由於5月份上市的中國企業不少是以電子商務和社交網路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技術企業,這一番衝擊給中國網際網路市場帶來了不小的影響。5月11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世紀佳緣以11美元開盤,開盤3分鐘後很快破發;5月12日,一周前剛在紐交所掛牌交易的人人網也陷入破發魔咒,創下13.04美元的歷史新低,較IPO首日創下的20.90美元最高價下跌37.61%。再加上當天上市就破發的網秦,5月赴美上市的三家公司都破發。

在這種局勢的影響下,不少原本信心滿滿準備步其後塵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也不得不放慢自己赴美的腳步。迅雷和盛大文學都暫停了7月底在美IPO的計畫。而因為業績不佳,10月以來甚至盛傳盛大老闆陳天橋正在謀求將公司私有化而退市,回歸中國市場。

引發著一場中國概念股雪崩的導火索是2011年4到5月間爆發的一系列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涉嫌欺詐、會計造假或其他方面的企業治理不當的醜聞。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一家在加拿大多倫多上市的中國林業公司——嘉漢林業。從2011年5月被爆出其誇大銷售額和資產價值以來,短短數周股價暴跌80%。而在揭露這一事件並在幕後推動嘉漢林業股價大跌的,正是賣空者卡森·布洛克。

嘉漢林業的最大股東是約翰·保爾森管理的370億美元對沖基金,這位素有華爾街 “沽神”之稱的投資大師這一回卻在布洛克的狙擊下吃了大虧,估計損失超過5億美元。這一戰也讓默默無聞的卡森·布洛克進入了眾人的視線。

卡森·布洛克創辦的投資公司叫做“渾水(MuddyWaters)”,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中國成語“渾水摸魚”,然而事實就是如此——布洛克說,公司的名字正是來源於這個成語。“我的朋友說,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有次去鄉村釣魚,但始終沒法從池塘里把魚釣起來。於是他就開始激起沉在池塘底部的淤泥,魚兒不得不浮到池塘表面來。就這樣,泥濘的水幫助他捉到了魚。”布洛克如此介紹道,正是這位中國朋友講述的頗具哲學意味的故事讓布洛克覺得,在商業領 域他也可以這樣,在一片泥濘中尋找機會。

1996年,布洛克第一次來中國看望一個台灣的朋友。那時中國給他的印象非常好 ,他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變革相當樂觀。然而,在這繁榮的背後,布洛克也發現了中國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些現象。“為了同那些完全捏造業績的公司競爭,很多很優秀的中國公司,不得不靠粉飾報表來爭取到一些客戶。”當時布洛克或許並未意識到,這些問題會成為十幾年後他打擊的重點。

後記

創新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徐剛

在這個世上,人人都喜歡走捷徑。

當然,有捷徑可走並非壞事,有捷徑不走才是愚蠢。當年唐代盧藏用假意隱居終南山,以此博取名氣,最終得到皇帝的重用,官拜禮部侍郎。然而真隱士司馬承禎對此卻相當不齒,便以“終南捷徑”相譏,最終演變成一句成語。

不過,以這個時代的價值標準來衡量,盧藏用實在是無可指摘。他以假隱居換來仕途,現代人只怕稱讚他聰明還來不及呢。和今天遍地的低俗炒作相比,盧藏用的做法已經是雅致到極點了。反倒是司馬承禎,空有一身才學卻不思進取,哪有資格去譏諷別人?只會顯得自己惺惺作態罷了。

雖然如今我們可以為盧藏用平反,但仍必須承認,不是什麼在事上都有捷徑可走的。

有些時候,搶占先機會讓你獲得巨大的前期收益。比如你把第一雙鞋帶到了一個沒有人穿鞋的小島上,並讓那裡的居民認識到穿鞋的好處,在其他賣鞋的人到來 之前的這段時間裡,你無疑將獨占這個市場,獲取暴利。可是,隨著賣鞋的人越來越多,你的市場占有率也必將逐漸下降,儘管前期獲得的盈利會使你具備一定 的優勢,但最終,誰能在市場上生存下去,還是要取決於鞋子的質量。這個時候 ,如果誰發明出一雙前所未有的舒適的鞋,那他必將成為賣得最好的那個。

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就像這個沒有人穿鞋的小島,只不過時至今日,大多數人都至少已有了一雙鞋。過去的十年間,中國網際網路給人的感覺似乎一直都是先來者先得,最早進入這個市場的人,如今大多獲得了成功。可是,在這些業界大佬們站 穩腳跟之後,後來居上者卻寥寥無幾。

這似乎是中國與西方最大的不同。

在最具代表性的美國網際網路市場,後來居上的故事幾乎是它的主旋律:老的公司腐朽、衰弱、失去創新與競爭力,然後倒閉,讓位於那些更有朝氣、更有創造力的公司,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循環往復著。

但是在中國,幾家大公司一統江湖之後,新的創業者們想要打破這個局面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新舊交替的規律,在中國難道就不起作用了嗎?

當然,這或許與我們鼓勵創新的機制相關,大企業的強勢以及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薄弱,一直在打擊著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新熱情。另一方面,美國的技術領先我們太多,因此複製遠比研發方便得多——走終南捷徑本就是中國人的拿手好戲。

只是,這些就足以讓中國業已成型的網際網路公司永遠生存下去了嗎?

十年看似漫長,但就一個行業來說,它還不足以凸顯出問題所在。大多數的企業只要在運營上沒有戰略性的失誤,撐過十年並非難事。儘管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一片繁榮,卻遠未到成熟的地步,加上有足夠來自海外的技術與資本的支持,常常掩蓋了創新的重要性。

但這種局面不會永遠存在下去。

總有一天,制度會趨於完善,市場會趨於固定,不再無限擴張,海外的技術與資本不會再輕易地流進,此時此刻,什麼才是最牢固的依靠?

創造力。這就是答案。

時代已經變了。像21世紀初期那樣依靠跑馬圈地來搶奪網際網路市場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返。下一個十年,只有資本沒有創新理念的人注定無法玩轉網路。

儘管總有人對此表示悲觀或懷疑,但蘋果的成功,社交網路的興起,都在傳達著一個訊息:世界早已被網路連線為一個整體,任何市場都已不再具有被搶占的可能。唯一能夠搶占的,只有思維的先機——在別人之前做出世界上沒有的東西。

創新會幫你輕而易舉地占領任何一個市場,這也是未來的網際網路世界唯一的生存之道。

你準備好了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