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內容介紹

本書以部派佛教時期說一切有部的論書和論師為主,集中探討了部派佛教的發展譜系、經典內容與特色、各派學風與主要論題,是研究部派佛教的經典之作。

作者介紹

釋印順(1906—2005),當代佛學泰斗,博通三藏,一生游心法海,講學不輟,著述宏富,撰寫、編纂佛學著作四十餘種,陸續結集為《妙雲集》(24冊)、《華雨集》(5冊)及《印度佛教思想史》、《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等專著。印順法師對佛教的教史、教理與教製作了廣泛、深入、系統的梳理與闡釋,建立了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成為漢語佛學研究的重要典範,受到海內外學術界、佛教界的高度推崇。

作品目錄

序第一章序論第一節論書在全體佛教中的意義第一項論書在聖典中的特殊性第二項論書與部派教義的發達第三項論書與論書的作者——論師第四項論書在“佛法”與“大乘佛法”間的意義第二節部派佛教與論書第一項論書為部派佛教的作品第二項部派的統系第三項大眾部系的根本論書第四項上座部系的根本論書第三節優波提舍·摩咀理迦·阿毗達磨第一項優波提舍第二項摩咀理迦第三項阿毗達磨第二章阿毗達磨的起源與成立第一節阿毗達磨論的起源第一項“論阿毗達磨論”第二項問答“毗陀羅論”第三項“毗崩伽”——經的分別第四項阿毗達磨論師第二節阿毗達磨論的成立第一項“成立”的意義第二項《舍利弗阿毗曇論》的剖視第三項阿毗達磨論初型第四項阿毗達磨論的新開展第五項攝與相應第六項因緣的論究第七項結說阿毗達磨成立的歷程第三章說一切有部及其論書第一節一切有與說一切有部第一項一切有的定義第二項說一切有部的成立第二節說一切有部的師承第一項五師相承第二項摩田提與廚賓第三項阿毗達磨論宗迦旃延尼子第三節說一切有部阿毗達磨論第四章六分阿毗達磨論第一節總說第二節《阿毗達磨法蘊足論》第三節《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第四節《阿毗達磨施設足論》第一項品目與撰述的推論第二項《施設論》與說一切有部第五節《阿毗達磨品類足論》第一項傳譯與作者第二項世友《品類論》的特色第六節《阿毗達磨界身足論》第七節《阿毗達磨識身足論》第五章《發智論》與《大毗婆沙論》第一節《阿毗達磨發智論》第一項翻譯與組織第二項《發智論》與六分阿毗達磨第三項法相的如實分別第四項四十二章 第五項分別思擇的論法第二節《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第一項《毗婆沙論》的傳譯第二項編集的時代與地點第三項編集的因緣第四項編集者與編集概況第五項論義略說第六章說一切有部的四大論師第一節大德法救第一項大德與大德法救第二項持經譬喻大師第三項大德法救的思想第四項大德法救的菩薩觀第五項法救的事跡與時代第二節覺天第三節世友第一項事跡與著作第二項世友菩薩為婆沙上座的傳說第三項世友論義的特色第四節妙音第一項傳說的事跡第二項妙音的論義第五節四大論師的三世觀第一項總敘第二項四家異義的研究第三項譬喻者的三世觀第七章《大毗婆沙論》的諸大論師第一節西方系的阿毗達磨論師第一項健馱羅師·西方師·外國師第二項迦濕彌羅師與西方學系第二節脅·富那(望滿)·馬鳴第一項脅尊者第二項望滿第三項馬鳴第三節其他知名的論師第一項寂授第二項眾世第三項侍毗羅與瞿沙伐摩第四項達磨難提與達羅達多第五項佛護第六項左受第七項霧尊者第八項達臘婆與筏素羅第八章說一切有部的譬喻師第一節譬喻者的學風與學說第一項譬喻與譬喻師第二項學風及其影響第三項譬喻者的思想第二節婆須蜜菩薩及其論著第一項《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與《問論》第二項集論的時代與所宗第三項論主婆須蜜考第三節大瑜伽師僧伽羅叉第一項初期的大瑜伽師第二項《修行道地經》第九章上座別系分別論者第一節《大毗婆沙論》的分別論者第一項分別論者與分別說部第二項分別論者的部派問題第三項分別論者的思想第二節《舍利弗阿毗曇論》第一項概說第二項法數的比較研究第三項十緣說第四項古型的阿毗達磨論第三節被稱為分別論者的犢子部第一項犢子系與說一切有部第二項《三法度論》與僧伽斯那第三項《三彌底(部)論》第十章阿毗達磨論的新猷第一節總說第二節《阿毗曇甘露味論》第一項全論的組織內容第二項西方系的阿毗達磨概論第三節《阿毗曇心論》第一項阿毗達磨偈頌的創作第二項《甘露味論》與《心論》第三項論義與組織的特色第四項心所法的整理過程第四節《阿毗曇心論》的再解說第一項《心論》的注釋第二項優波扇多釋本第三項廣說莊嚴的《雜阿毗曇心論》第十一章經部譬喻師的流行第一節說轉部·說經部·譬喻師第一項說轉部與說經部第二項經部與譬喻師第二節經部本師鳩摩羅多第一項出世的年代與事跡第二項鳩摩羅多的論義第三節經部譬喻師的成立及其派別第一項興起的時節因緣第二項經部譬喻師的根本教義第三項經部譬喻師的派別第四節上座師資的經部學第一項一代大師室利邏多第二項上座——室利邏多的論義第三項大德邏摩的論義第五節訶黎跋摩的《成實論》第一項論主訶黎跋摩第二項乘與部的判攝第三項《成實論》論義略述第四項《成實論》的法數第六節婆藪跋摩的《四諦論》第一項旃延論與佛陀蜜論第二項廣引論部以明本論的宗要第七節經部的發展趨勢第十二章廚賓瑜伽師的發展第一節瑜伽師與廚賓第一項廚賓是瑜伽勝地第二項廚賓瑜伽師的次第興起第二節聲聞瑜伽師第一項佛大先禪系考第二項禪經及其內容第三項聲聞瑜伽與淨土及秘密瑜伽第三節大乘瑜伽師第一項瑜伽綱目與頡隸伐多第二項彌勒與大乘瑜伽第四節秘密瑜伽行第十三章阿毗達磨論義的大論辯第一節世親及其論書第一項世親及其師承第二項造《俱舍論》的傳說與實況第三項《俱舍論》宗義辨第四項《俱舍論》義的系屬第五項《破我論》與“大乘”《成業論》第二節《順正理論》與《顯宗論》第一項論破俱舍的眾賢第二項眾賢傳弘的毗婆沙義第十四章其餘論書略述 第一節《阿毗達磨俱舍論》的弘傳第二節說一切有部論書第三節餘部的論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