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契訶夫短篇小說選

《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是2012年1月1日朝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羅斯)契訶夫。

內容簡介

《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名師導讀版)》選錄的短篇小說內容豐富、語言洗鍊、文體簡樸。作品多取材於平凡的日常生活,表現的卻是重大的社會問題。此外,作品中有大量抒情段落,形成一種特殊文體——抒情心理短篇小說,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限的回味。《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名師導讀版)》收錄了契訶夫的代表作《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苦惱》等篇目。

《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名師導讀版)》沒有驚險的事件,很少有急劇_的轉變和緊張的場面,甚至沒有強烈的情感衝突和複雜的心理分析。契訶夫的質樸,在於他善於從日常生活的瑣事中發掘人生的悲劇,讓我們能從中體會到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沉痛。如《苦惱》中,老馬車夫約納唯一的兒子死了,他想把自己的滿腹悲痛向人傾訴,但無人理睬,他只能在夜深人靜之時,向自己唯一的“伴兒”——老馬傾訴自己的悲苦。

圖書目錄

名師領航
小公務員之死
在理髮鋪里
變色龍
文官考試
小人物
大人物
苦惱
多餘的人
萬卡
胖子和瘦子
新娘
跳來跳去的女人
套中人
在流放地
復仇者
讀後感
考點細練·閱讀備考方案

名人推薦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本套圖書編寫嚴謹,內容貼近教學,實用性強。
——蘇立康 著名教育專家,現任全國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北京市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
文學名著是人類文明成果的象徵,閱讀經典名著,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發展其心智的有效途徑。本套圖書編排了課外知識連結,可進一步豐富學識,拓展視野。
——崔巒 著名教育專家,現任全國國小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專家組核心成員,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
這是一套適合學生閱讀的經典名著,通過激發閱讀興趣和掃清閱讀障礙,使讀者可以輕鬆地親近經典,提高文學素養,並領略文學的魅力。
——程翔 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現任全國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編寫委員。
本套叢書內容編排新穎、獨特,品讀、賞析的同時,還對書中的考點進行了提煉,通過閱讀,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和語文成績。
——錢守旺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國小副校長。

媒體推薦

無論是作為一個作家,還是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契訶夫的成長和發展道路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他的作品的社會一藝術價值是永遠不可磨滅的。契訶夫是人民的作家,他的優秀作品是人民的寶貴財富。契訶夫的顯著特色是他能夠從最平常的現象中揭示生活本質。他高度淡化情節,只是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憑藉精巧的藝術細節對生活和人物作出真實的描繪和刻畫,從中展現重要的社會現象。
托爾斯泰曾經稱讚契訶夫是“無與倫比的藝術家”,他創造了一種風格獨特、言簡意賅、藝術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說。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憑藉精巧的藝術細節對生活和人物作真實描繪和刻畫,從中展示重要的社會內容。

目錄

套中人/001
胖子和瘦子/017
站長/020
哀傷/024
一件藝術品/031
村長/037
未婚妻/044
農民/068
睡意矇矓/105
瞎琢磨/110
醋栗/115
獵手/128
帶閣樓的房子/134
萬卡/155
掛在脖子上的安娜/160
跳來跳去的女人/176
姚內奇/209
小官吏之死/233
乞丐/237
運氣不濟/244
在釘子上/250
名貴的狗/253
苦惱/257
識字的蠢人/264
寶貝兒/271
六號病房/286
哼,這些乘客!/350
嫁妝/355
變色龍/362

序言

契訶夫(1860—1904),全名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生於俄國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是19世紀末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幽默諷刺大師、短篇小說藝術大師、著名的劇作家。
1860年1月29日,契訶夫出生在一個小市民家庭。父祖兩輩曾為農奴,祖父經過一番努力,當上了地主家的經理,並陸續積攢了一筆錢,1841年為一家人贖了身。之後父親經營雜貨生意,雜貨鋪破產後,全家遷往莫斯科,只有契訶夫一人隻身留在塔甘羅格,靠當家庭教師讀完中學。1879年入莫斯科大學學醫,1884年畢業後從醫並開始文學創作。他的主要創作領域為中短篇小說和戲劇,其中短篇小說成果尤豐,他和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齊名為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契訶夫對小市民的庸俗、保守、空虛、自私和麻木的特性有著刻骨的憎恨。他深刻了解小市民的弱點,那就是既貪婪又好逸惡勞;既嚮往奢華的生活又膽小怕事。這些小人物對人類、對未來很少關心,只在身邊百無聊賴的瑣事上尋找刺激。契訶夫的小說善於通過對這些小人物幽默可笑的描寫進行藝術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他的作品結構緊湊、情節生動、筆墨詼諧、寓意深刻。這些作品或嘲弄官場醜態,或調侃人生尷尬,亦莊亦諧,妙趣橫生。
契訶夫一生創作了七百多篇短篇小說,還寫了一些中篇小說和劇本,本書所選的作品來自契訶夫創作的前後兩個時期的代表作,包括讀者比較熟悉的《變色龍》、《套中人》、《胖子和瘦子》、《小官吏之死》等,另外,還有一些輕鬆詼諧的純幽默小說。
《變色龍》是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在這篇小說里,他以精湛的藝術手法,鞭撻了小人物身上十足的奴性。一隻小狗咬了金銀匠的手指,巡官奧丘蔑洛夫對官司的判定完全取決於狗是不是將軍家的,根據這一基點而不斷改變自己的面孔。在短短的幾分鐘內,主人公奧丘蔑洛夫經歷了六次變化。如果狗主人是普通百姓,那么毫無疑問弄死小狗,株連狗主,中飽私囊;如果狗主人是將軍或將軍哥哥,那么他奉承拍馬,邀賞請功。他諂媚權貴的本性是永遠不變的。因此,當他不斷地自我否定時,他是那么自然而迅速,不知人間還有羞恥二字!作者的諷刺是那么辛辣,讓人拍案叫絕。
再來看看小說的名字,“變色龍”本是一種蜥蜴類的四腳爬蟲,能夠根據四周物體的顏色改變自己的膚色,以防其他動物的侵害,作者在這裡只是取其“變色”的特性。如今“變色龍”已經成為一個代名詞,人們常常用它來形容那些在相互對立的觀點間變來變去的人。
在《套中人》一篇中,契訶夫塑造了一個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的別里科夫形象。契訶夫讓“套中人”晴天雨天都帶上雨傘,戴著墨鏡,豎起領子,戴上套子,鑽進帳子,成為一個漫畫式的人物。別里科夫的世界觀就是害怕出亂子,害怕改變既有的一切,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在客觀上卻起著為沙皇專制助紂為虐的作用。他轄制著大家,並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給眾人精神上的壓抑,使整個鎮上的人“透不過氣”。可以說他是沙皇專制制度的維護者,但也是受害者。
從藝術角度說,諷刺手法的大量運用是小說最大的特色。作者首先以誇張的筆墨給別里科夫畫了一張惟妙惟肖的漫畫,接著運用巧妙的對比手法,將他荒謬絕倫的思想和他一本正經的語言構成對比,讀來使人忍俊不禁。
《胖子和瘦子》是一篇幽默短篇小說,從不同角度再現了小人物的猥瑣和軟弱,小說呈現在我們面前這樣兩幅畫面:一幅是,瘦子帶著他的妻子和眯著一隻眼睛的兒子,在火車站遇到多年不見的老朋友胖子。熱情擁抱,彼此親吻。瘦子不厭其煩地介紹自己的家庭、個人現在的情況。整個畫面中氣氛異常親切;另一幅是,胖子說自己已經做到三等文官,並且有了兩個星章。這使剛當了科長不久的瘦子大吃一驚,出現了一系列的變化:尷尬—慚愧—佩服—奉承,胖子最後只好扭頭告別,在瘦子一家畢恭畢敬的目送下離去。整個畫面的氣氛是緊張、拘泥和冷索的,讓人感到陰晦、渾濁而氣悶。
作者通過這兩幅氣氛不同、基調不同、色彩不同的畫面,給人們勾勒出一幅惟妙惟肖的19世紀末期俄國社會的世俗圖,酣暢淋漓,入木三分。
《小官吏之死》寫於1883年,小說情節簡單,作者只講述了小官吏打噴嚏之後被將軍的一聲吼活活嚇死的故事。小官吏謹小慎微,膽小愚昧,簡直到了變態的地步,作者寥寥幾筆便塑造了生活沒有安全感的小人物形象,同時對這個小人物的懦弱無能表達了同情之心。
1884年至1886年間,契訶夫把視線轉向勞動者的困苦生活。《苦惱》是契訶夫早期創作中的一次藝術上的飛躍。小說構思了這樣一個結尾:人無奈地向馬兒訴苦。這強烈地渲染著社會的世態炎涼。《萬卡》可以說是《苦惱》的姊妹篇,小說描寫了九歲童工被力不勝任的工作折磨得筋疲力盡,還要受店主的打罵和凌辱,在無處申訴的情況下只好偷偷給爺爺寫信求救。萬卡的天真心靈、做學徒生活的苦楚、對祖父和故鄉的眷戀,這一切都巧妙地互相穿插和滲透,使讀者深深地同情小萬卡。正是在這些作品中,歡樂俏皮的契訶夫逐漸成長為嚴肅深沉的契訶夫。
契訶夫在創作小說時有自己獨特的敘述方式,即按事物的本來面目去處理,從最平常的現象中揭示生活本質。快節奏、簡單、質樸構成了他獨特的文風,他高度淡化情節,憑藉巧妙的結構設計、對生活和人物做真實的描繪和刻畫,從中展現重要的社會現象。此外,詼諧幽默是契訶夫小說的另一大特色,在輕鬆詼諧的調侃中達到辛辣諷刺的目的。而恰恰簡練的敘述語言和人物對白是詼諧幽默最有效的載體,他的名言“簡練是才能的姐妹”也成了後世作家孜孜以求的座右銘。儘管他的作品大部分是日常生活的縮影,但他絕不會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之中,反而使作品深刻的現實主義形象升華為富有哲理的象徵。在人物內心世界的展現方面,契訶夫不重於細緻交代人物的心理活動過程,力求從人物的言行舉止中表現人物內心的活動變化。契訶夫具有高超的抒情藝術才能,善於找準適當的時機和場合,巧妙而多樣地流露他對覺醒者的同情及讚揚,對墮落者的否定和厭惡,對美好未來的嚮往,以及對醜惡現實的抨擊。
有人曾這樣評價過契訶夫:“他不是在‘寫’小說,或者像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作家在編小說,他是在‘吐’小說、‘流’小說。他無須編故事,甚至也不需要構思,他的故事在空中四處蕩漾。他能從任何角度開篇,又能從任何章節斷流,但都是天衣無縫,都是自然膠合。他的人物不請自來,他的情節隨手拈來。他仿佛只要拿起筆,就像擰開了自來水龍頭,小說便如水源源流出。單刀直入,不拖泥帶水,高度濃縮與深入淺出的表現,更增加了作品的韻味。”
高爾基曾說:“只要用一個字就足以創造一個形象和一個句子,就足以寫成一部短篇小說,一個使人驚嘆的短篇小說,作為作家,契訶夫是當代的藝術家中唯一掌握了‘言簡意賅’這種高超藝術的,這是一個獨特的巨大天才。”
列夫·托爾斯泰也給契訶夫極高的評價,稱他是“無與倫比的藝術家”,而且還說:“我撇開一切虛偽的客套,肯定地說,從技巧上講,他,契訶夫,遠比我更為高明!”
人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契訶夫雖不像高爾基那么明晰,但作為一位作家,他講出了社會生活中最本質的東西,喊出了人民民眾對新生活的渴望。他已經不屬於一個時代,也不屬於一個國家,他的魅力在他離開一個多世紀之後,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歷久彌新。無論是作為一個作家,還是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契訶夫作品的社會藝術價值都是永遠不可磨滅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