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學與先秦儒家之意義生成

詮釋學與先秦儒家之意義生成

《詮釋學與先秦儒家之意義生成》,作者:劉耘華,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於2002年出版,本書為“詮釋學與人文科學”叢書中的一本。該書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為“詮釋學與人文科學”叢書中的一本。該書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本書以西方詮釋學為參照,以〈論語〉、〈孟子〉、〈荀子〉為個案,對先秦儒家的意義生成問題及其特點與具體表現作出了獨特而深入的闡析。引論部分對貫穿於全書並成為全書之基本構架的幾個關鍵術語,即詮釋立場、意義、意義生成和意義生成方式及其相互關聯性進行了界定和論述: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別探討〈論語〉、〈孟子〉和〈荀子〉的意義生成問題,要而言之:首先是論述三家之詮釋立場及其與理想的詮釋者、詮釋原則等問題的相互關係:其次是以〈詩經〉、〈尚書〉等為例闡述三家對於古代文本的詮釋及其意義生成狀況。複次是從〈論語〉、〈孟子〉和〈荀子〉這中歸納出若干種意義生成方式並分別加以再詮釋。結論部分將書中有所涉及的六個重要的“詮釋問題”提出來予以總結,注重在縱向的關聯之中來了解一問題的因循繼承與發展變化。

作者簡介

劉耘華,男,湖南省茶陵縣人,1964年4月生。曾先後獲得理學士,文藝學碩士,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1990年以來,先後在《中國比較文學》、《外國語》、《國外文學》、《浙江學刊》、《文史知識》、《東方叢刊》等海內外刊物發表學術文章30餘篇,出版編譯著3部。

目錄

第一章 引論:關鍵字概述

一、 詮釋立場

二、 意義、意義生成、意義生成方式

三、 詮釋立場與意義生成、意義生成方式的相互關聯性

第二章 《論語》的意義生成研究

一、《論語》的詮釋立場

二、《論語》的意義生成:孔子對古代傳統的雙重詮釋

三、《論語》的意義生成方式

第三章 《孟子》的意義生成研究

一、《孟子》的詮釋立場

二、《孟子》的意義生成:孟子對古代傳統的詮釋

三、《孟子》的意義生成方式

第四章 《荀子》的意義生成研究

一、 荀子的詮釋立場

二、《荀子》的詮釋理論

三、《荀子》的意義生成:荀子對古代傳統的詮釋

四、《荀子》的意義生成方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