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金不酬

許金不酬

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萓之上,號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我濟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③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④”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一日之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於石又復⑤,而漁者在焉。人曰:“盍救諸?⑥”漁者曰:“是許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觀之,遂沒。

原文

濟陰之賈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苴②之上,號焉。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我濟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③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④”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一日之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於石又復⑤,而漁者在焉。人曰:“盍救諸?⑥”漁者曰:“是許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觀之,遂沒.

譯文

濟陰有個商人,渡河時從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裡求救。有一個漁夫用船去救他,還沒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大聲叫道:“我是濟水一帶的世家大族,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給你一百兩金子。”漁夫把他救上岸後,商人卻只給了他十兩金子。漁夫說:“剛剛你答應給我一百兩金子,可現在只給十兩,恐怕不行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個打魚的,一天的收入該有多少?你突然間得到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失望地走了。後來有一天,這商人再一次乘船順呂梁湖而下,船觸礁沉沒,他又落水了。正好原先救過他的那個漁夫也在那裡。有人問漁夫:“你為什麼不去救他呢?”漁夫說:“他就是那個答應給我一百兩金子卻不兌現承諾的人。”漁夫撐船上岸,遠遠地觀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掙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注釋

濟陰:郡名。

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稱為“陰”

賈人:商人。

渡:過。

亡:沉沒。

棲:泛指停留。

於:在。

苴:枯草。

之:的。

號:大聲喊叫。

焉:在那裡。

以:用

諸:相當於“之於”或“之乎”。

向:當初,從前。

無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無乃,沒有那個。

固定句式,翻譯成“難道不是....嗎”。無乃不可乎?你都沒有給我一百金。這樣不行的吧?

若:你。

薄:迫近,這裡指衝撞、觸擊。

復:翻船。

盍:為何、何不,兼語詞。

諸:“之乎”的和音,兼語詞。

巨室:世家大族。

啟示

人無信不立,我們一旦答應了別人的事,就要兌現諾言,如果言而無信,就必然失信於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