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崇益

於是,竹腳村人抱著試著看看的心態找到了許先生。 前年10月25日,是許先生接受考驗的一天。 撰文宏安國小重建時,李嘉誠先生捐贈了240萬元。

個人簡介

許崇益,男,漢族,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彩塘鎮宏安村人,原任彩塘中學校長,今年78歲,18年前退休。

詩聯軼聞

概述

“六十滄桑國運強,閱兵華誕志能填。潮州處處歌嘹亮,唱徹人民福無疆!”這激越高亢的詩句出自潮安縣彩塘鎮宏安村許崇益先生之手。 許先生他連字造詞、譴詞成詩的才能早就出了名。
許先生的藏頭詩已形成獨特的風格,貼近生活、貼近人性、構詞靈活、啟轉自如、承興有度、平仄成律。他遵崇“勸人為善、知恩圖報,熱心公益”之文道,宣傳“愛國愛鄉、扶貧濟困、勤奮向上”之美德,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獲之則藏的好詩文。

巧對

20年前,外地有一叫竹腳村的要用村名嵌入聯,難倒了10多位高手。用“竹”隨便組詞都能組成文雅、光亮的好詞,如“ 竹修”、“竹松梅”、“ 竹節高風”等等,但是用“腳”字就有所不同了,“腳下”、“腳踢”、“腳踏實地”,不是不文雅就是帶有霸氣或是有沒出色之嫌。正當竹腳村人感到茫然時,有人向他們推薦許崇益。於是,竹腳村人抱著試著看看的心態找到了許先生。當他們把來意講明之後,許先生即刻脫口而出“竹聯三友高清譽,腳印五洲大道心。”在場的人都拍手叫絕,寥寥數字就把竹腳村敦親睦鄰、廉潔守信、人才輩出、天下揚名的村況勾畫出來。更令人叫絕的是下聯的“印”字,名詞加以動詞化,使竹腳村人走向世界、加入百舸爭流的畫面躍然於眼前。

詩興

潮安縣鳳塘鎮泮洋村蔡得隆先生熱心公益、憐孤恤寡的事跡在《潮州日報》報導之後,許多人深感欽佩,許先生聞之則為之詩興大作,隨題藏頭詩一首以賀:“贈詩一首頌高風,蔡氏懷才秉大公,得意全紅為黨國,隆名傾善濟鄉宗,先憂困者紓災難,生救寒鄰脫牢籠。雅度柔腸堪比佛,正心敲動萬家鍾。” 今年國慶節看了閱兵式之後,許先生激動不已,隨之鋪紙提筆,心中涌動的激情化成詩文——“六十華誕揚軍威,藝壇亮劍試風雷。北京燈塔高高照,民族復興萬里輝。中華崛起震全球,萬紫千紅不勝收。更喜科技花似錦,飛船上天競風流。”

友誼

今年9月9日,潮州市襄德福利會要前往河南省上蔡縣慰問愛滋病人。為了表達對當地人民的牽掛,為了表達福利會的真誠厚誼,許先生特地擬了一詩,請書法高手林靜強老師揮毫,贈給上蔡縣縣政府。詩作傳友誼,勝似千金,被譽為上品,備受珍視。

多作

請他為祠名、廠名、店名、校名題詩題聯的更是舉不勝舉。
前年10月25日,是許先生接受考驗的一天。來自揭陽市及本市的湘橋區、楓溪區、江東鎮、古巷鎮、鳳塘鎮的文學愛好者,匯集在萬城潔具廠辦公室。他們有的要用夫妻名字寫鴛鴦詩,有的要用名字加職業寫傳記詩,有的要用祖上業績寫家譜詩,有的要用廠名加產品名寫狀物詩。請他題聯作詩有贈親友的、勉勵後輩的、作座佑銘的等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大家看到許先生應接不暇,勸他歇息,可他剛坐下喝杯茶,靈感又襲上來了,只見他口中念念有詞,筆尖沙沙作響,一首又一首的佳作源源不斷地誕生了。書法高手蔡樹鈿先生成了最佳搭檔,他揮毫潑墨,草的、楷的、行的各適所需。辦公室里,詩韻、墨香、歡聲、笑語交織成一曲令人心醉的交響曲。持續緊張了6個鐘頭之後的許先生,來了一段太極拳以消除疲勞。幾杯清茶過後,他又神采奕奕、妙語聯珠,看樣子,他是詩的海洋,永不枯竭!

撰文

宏安國小重建時,李嘉誠先生捐贈了240萬元。為紀念李嘉誠先生功德,許先生提議勒石以記。隨後,許先生撰文,並請書法家李雪光書題,後在學校植物園豎了一塊巨型蠟石,以許先生詩文刻於其上,同時還為學校撰寫建校碑記、流芳榜作序文。他所寫的都是雅文,加上雷鐸饒宗熙等大師的真跡,成為學生們的范作,對薰陶學生的文風、品格起著好的作用。周邊的學生也經常來宏安國小參觀學習,拍照留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