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與商務

設計與商務相關圖書

課程性質

《設計與商務》教學大綱

課程英文名:design and Business
編寫日期: 2004年6月 20日
執 筆:趙仕奇

一、課程性質和目標
本課程是工業設計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本課程的任務是掌握商業運營中的一些基本知識,了解工業設計的基本原理和設計程式,並學習運用商業的基本原理解決工業設計中的簡單的設計問題,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為學生進入社會後提供必要的社會基礎。

二、課程教學目標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具備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所必需的商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習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打下基礎,並注意滲透商業思想教育,逐步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觀念。
1.基本知識教學目標是:
(1)工業設計的開發過程
(2)虛擬商業模擬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3)產品的商業規劃(產品開發設計調查)
(4)確認客戶需求
(5)概念生成
(6)成本分析
(7)虛擬商業交換(B to B)
(8)設計評價
2.能力目標是:
(1)通過學習工業設計的開發過程使學生能夠知道企業用來構思,設計和商業化一種產品的多個步驟或活動的序列。
(2)能了解商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用這些知識為後期學習武裝自己。
(3)學會市場調查,確認市場機遇,運用項目評估進行優先權排序分配資源和安排時間,完成項目前期規劃。
(4)能夠從客戶處收集原始數據,把原始數據翻譯成客戶需求,把需求組織成等級,建立需求的相對重要性,對結果和過程進行反思。
(5)在概念生成過程中能夠清理問題,內外部搜尋和系統探索。
(6)能夠基本的商業知識進行商業成本分析。
(7)能夠運用網路進行虛擬交換
(8)合理公正的評價其他作品。
3.思想教育目標是:
(1)初步具備辯證思維的能力;
(2)具有熱愛科學,實事求是的學風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
(3)加強職業道德意識。

三、教學內容和要求
基礎模組
(一)產品設計表達
1、工業設計的開發過程
掌握產品開發的一般過程。
理解概念開發:前端過程。
對一般產品開發過程的改編。
掌握產品開發過程的流程。
2、產品設計中的信息因素
掌握產品設計中的信息流程。
掌握產品設計表達的內容。
3、產品設計表達的套用要點
以系統的思考方式指導產品的設計表達和套用。
掌握各種表達方式的綜合套用。
打破思維定勢,創造性的套用設計表達手段。
設計實例。
4、確認客戶需求
掌握從客戶處收集原始數據。
能夠把原始數據翻譯成客戶需求。
把需求組織成等級,建立需求的相對重要性,對結果和過程進行反思。
5、概念生成
掌握概念生成的活動。
清理問題。
內外部搜尋。
系統探索和對結果和過程進行反思。
(二)商業知識
1、管理學的基本概念
了解管理學的內容、特徵及研究方法。
掌握學會分配人、財、物、信息、時間等資源要素。
能夠簡單的管理、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團隊
2、商業成本分析
掌握成本分析的概念。
掌握成本分析的內容。
掌握成本分析的方法。
了解成本分析的意義、任務、原則、單位範圍內的成本分析。
3、虛擬商業交換
掌握B2B。
掌握C2C。
掌握B2C。
了解相應的模式,掌握使用方法。
4、設計評價
了解教學難點、重點
教學分析
教學策略
總結和評價
加選模組
(一)面向製造的設計
1、面向製造的設計的定義
2、估計製造成本。
3、降低部件成本。
4、降低裝配成本
5、降低輔助性生產成本
6、考慮面向裝配製造設計決策對其他因素的影響。
(二)產品開發經濟學
1、經濟性分析的要素
2、建立基本情況的財務模型
3、敏感性分析。
4、利用敏感性分析來理解項目的權衡取捨
5、考慮定性因素對項目成敗的影響。
6、進行定性分析。
(三)原型製作
1、原型基礎
2、原型製作原則
3、原型製作技術
4、小結

四、課時的教學基本要求
1、建議教學方案
序號課程內容課 時 分 配
總時數講課課內實驗機動
緒論
一、產品設計表達
1工業設計的開發過程11
2產品設計中的信息因素22
3產品設計表達的套用要點11
4確認客戶需求33
5概念生成22
二、商業知識
6管理學的基本概念11
7商業成本分析422
8虛擬商業交換716
9設計評價22
10面向製造的設計22
11產品開發經濟學22
12原型製作11
合 計 3020 8 2
2、教學要求
在教學中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按照學生學習的規律和特點,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課堂教學應多採用教具、實物和現代教育技術,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注意理論聯繫實際。注意力學學科的新發展,適時引進新的教學內容。
作業基本要求為 作業量:理論課時=1:1。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實際,可適當調整作業量。
在課程教學中要求適當增加雙語教學,專業辭彙量達到30個。
3、考核方法
基本考核方法:通過課堂提問、學生作業、平時測驗評定學生平時成績(占10%);實驗操作和實驗報告(占10%);閉卷考試評定學生理論成績(期中30%,期末50%)情況綜合評價學生成績。

五、本課程和其他課程的聯繫和分工
本課程的先修課:造型設計基礎與原理、工業設計、效果圖表現技法。

六、建議教材及參考教材
教材1:《產品設計與開發》,KARL T.ULRICH,STEVEN D.EPPINGER著。詹涵菁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
教材2:《管理學》,孫成志 史若玲 劉美玉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版
教材3:《產品設計表達》,謝大康 劉振聲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參考書:
1、《現代工業設計概論》,黃毓瑜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8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