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網技術

計算機組網技術

《計算機組網技術》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組網技術、系統維護等相關方面的內容,基本上涵蓋了計算機網路組建與維護所需的相關知識;全書由11章組成。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知識概述、區域網路設計與構建、計算機網路設備、交換技術及配置、路由技術及配置、網路布線技術、搭建網路服務、網路互聯、網路安全與管理技術、網路維護與常見故障的分析與排除、網路系統集成案例分析。另外,附錄中給出了區域網路體系結構與乙太網技術規範。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書 名 計算機組網技術——基於Windows Server 2008(工業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立項項目)
叢 書 名 21世紀高等院校網路工程規劃教材
標準書號 ISBN 978-7-115-24888-6
編目分類 TP316.86
作 者 王建平 主編
譯 者 --
責任編輯 劉博
開 本 16 開
印 張 21.75
字 數 547 千字
頁 數 340 頁
裝 幀 平裝
版 次 第1版第1次
初版時間 2011年5月
本 印 次 2011年5月
首 印 數 -- 冊
定 價 39.00 元

內容提要

本書是關於計算機組網技術課程的理論和實驗教程。全書以TCP/IP層次模型為主線,分13章詳細介紹了計算機組網的核心技術。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概述,數據通信技術,網路通信基礎設備,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作業系統,交換機的基本配置,區域網路組網技術,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廣域網技術,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服務的構建,網路安全技術,網路維護和管理技術。
全書以Windows Server 2008作業系統為平台,層次清晰,內容全面新穎,實用性強,所涉及操作的項目,均有詳細的操作步驟,可操作性和模擬性強。本書是高等學校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類計算機組網技術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計算機網路工程技術人員的相關指導教程。

編輯推薦

《計算機組網技術:基於Windows Server 2008》以OSI模型為參考.以TCP/IP模型為主線組織內容。全書以Windows Server 2008作業系統為平台,層次清晰。內容全面新穎,實用性強,所涉及操作的項目,附帶詳細的操作步驟,可操作性、模擬性強。

作者簡介

王建平,講授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安全、網路工程,計算機網路技術、區域網路、廣域網等課程。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南京理工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通信網路技術和網路安全。

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
1.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1
1.1.2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2
1.2 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 4
1.2.1 網路通信協定的概念 4
1.2.2 OSI體系結構 5
1.2.3 TCP/IP體系結構 6
1.3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展望 7
1.3.1 計算機網路新技術 7
1.3.2 計算機網路的展望 9
1.4 網路標準化組織和論壇 10
小結 11
習題 11
第2章 數據通信技術 13
2.1 數據通信概述 13
2.1.1 數據通信的一般模型 13
2.1.2 常見的數據通信系統 14
2.2 數據通信方式 15
2.2.1 串列傳輸和並行傳輸 15
2.2.2 異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16
2.2.3 單工、半雙工和雙工通信 18
2.3 數位訊號編碼 18
2.3.1 單極性編碼 18
2.3.2 極化編碼 19
2.3.3 雙極性編碼 21
2.4 多路復用技術 23
2.4.1 頻分多路復用 23
2.4.2 時分多路復用 23
2.4.3 統計時分復用 24
2.4.4 波分多路復用 24
2.4.5 碼分多址復用 25
2.5 差錯控制技術 25
2.5.1 差錯控制方法 25
2.5.2 差錯控制編碼 26
2.6 流量控制技術 30
2.6.1 停止等待流量控制 30
2.6.2 滑動視窗流量控制 30
小結 31
習題 31
第3章 網路通信基礎設備 33
3.1 常見通信接口 33
3.1.1 串列通信接口 33
3.1.2 並行通信接口 34
3.1.3 USB接口 34
3.1.4 IEEE 1394接口 34
3.2 常見傳輸介質 34
3.2.1 雙絞線 35
3.2.2 雙絞線的製作方法 36
3.2.3 同軸電纜 37
3.2.4 光纖 38
3.2.5 無線傳輸介質 39
3.3 常見網路設備 41
3.3.1 網卡 41
3.3.2 數據機 42
3.3.3 交換機 43
3.3.4 路由器 43
3.3.5 無線網路設備 43
小結 45
習題 46
第4章 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作業系統 47
4.1 作業系統概述 47
4.2 網路作業系統 48
4.2.1 Windows系列網路作業系統 48
4.2.2 UNIX系列網路作業系統 48
4.2.3 Linux系列網路作業系統 48
4.2.4 NetWare系列網路作業系統 48
4.3 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作業系統的安裝 49
4.3.1 Windows Server 2008的安裝條件 49
4.3.2 光碟安裝Windows Server 2008 49
4.4 Windows Server 2008的基本配置 51
4.4.1 設定主機名和工作組 51
4.4.2 創建用戶賬戶 51
4.4.3 配置顯示選項 53
4.5 Windows Server 2008的網路配置 54
4.5.1 IPv4協定配置 54
4.5.2 IPv6協定配置 55
4.6 Windows Server 2008的高級配置 56
4.6.1 配置區域選項 56
4.6.2 配置虛擬記憶體 57
4.6.3 故障恢複選項配置 58
4.6.4 本地組策略編輯器的基本配置 59
小結 61
習題 61
第5章 交換機的基本配置 63
5.1 數據交換基本方式 63
5.1.1 電路交換 63
5.1.2 報文交換 64
5.1.3 分組交換 64
5.2 交換機概述 66
5.2.1 交換機的分類 68
5.2.2 交換機的連線 71
5.3 交換機的配置途徑 72
5.3.1 基於Console的配置 72
5.3.2 基於Telnet的配置 73
5.3.3 基於Web瀏覽器的配置 74
5.4 交換機的基本配置 75
5.4.1 交換機的配置模式 75
5.4.2 配置命令的輸入技巧 76
5.4.3 基於會話方式的基本配置 76
5.4.4 基於命令行的基本配置 77
5.5 VLAN劃分 82
5.5.1 單台交換機上基於連線埠的VLAN劃分 83
5.5.2 跨交換機的VLAN劃分 84
5.6 VLAN間路由的實現方式 89
5.6.1 基於單臂路由實現VLAN間路由 89
5.6.2 基於三層交換實現VLAN間路由方式 91
5.7 交換機的基本維護 92
5.7.1 交換機的密碼恢復 92
5.7.2 交換機的IOS升級和恢復 93
小結 95
習題 95
第6章 區域網路組網技術 97
6.1 區域網路概述 97
6.1.1 區域網路的相關標準 98
6.1.2 乙太網相關技術 99
6.2 綜合布線技術 101
6.3 區域網路組網規劃 102
6.3.1 組網的前期規劃 102
6.3.2 網路設計 103
6.3.3 組網的安全性設計 104
6.4 IP位址規劃 105
6.4.1 IP位址的分類 105
6.4.2 VLSM和子網劃分 107
6.4.3 CIDR技術 108
6.5 基於Windows XP的對等區域網路 109
6.5.1 安裝Windows XP作業系統 110
6.5.2 協定的安裝和設定 112
6.5.3 Windows XP對等網路的基本設定 114
6.6 區域網路的組網的性能評價和測量 117
6.6.1 區域網路的主要性能指標 117
6.6.2 網路性能的評價方法 117
6.6.3 區域網路的測量內容 118
6.6.4 基於Chariot的網路性能測量 120
6.7 模擬區域網路組網的利器——虛擬機 124
6.7.1 Virtual PC 124
6.7.2 VMware虛擬機 124
小結 126
習題 126
第7章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28
7.1 路由協定與路由算法 128
7.1.1 路由協定的類型 128
7.1.2 默認路由、靜態路由與動態路由 129
7.1.3 常見路由算法 130
7.2 路由器 131
7.2.1 路由器的結構 131
7.2.2 路由選擇步驟 132
7.2.3 路由器的分類 132
7.3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33
7.3.1 路由器的常見配置 133
7.3.2 連線埠的IP配置 135
7.4 靜態路由和浮動靜態路由 136
7.4.1 靜態路由的基本配置 136
7.4.2 浮動靜態路由的基本配置 138
7.5 RIP 139
7.6 OSPF 141
7.6.1 OSPF協定概述 141
7.6.2 OSPF的基本配置 146
7.7 IGRP 149
7.7.1 IGRP概述 149
7.7.2 IGRP基本配置 150
7.8 EIGRP 151
7.8.1 EIGRP概述 151
7.8.2 EIGRP的基本配置 153
7.9 BGP 155
7.9.1 BGP概述 155
7.9.2 BGP的配置 156
小結 158
習題 159
第8章 廣域網技術 160
8.1 廣域網概述 160
8.2 PPP 161
8.2.1 PPP概述 161
8.2.2 PPP的基本配置 163
8.3 X.25協定 165
8.3.1 X.25概述 165
8.3.2 X.25協定的配置 167
8.4 HDLC 170
8.4.1 HDLC概述 170
8.4.2 HDLC的基本配置 170
8.5 FR 171
8.5.1 FR的概述 171
8.5.2 FR接入配置 172
8.6 ISDN及其配置 175
8.6.1 ISDN概述 175
8.6.2 ISDN的基本配置 176
小結 178
習題 179
第9章 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服務的構建(一) 180
9.1 網路服務模式概述 180
9.1.1 P2P網路 180
9.1.2 C/S網路 180
9.1.3 B/S網路 181
9.2 Web伺服器的構建 182
9.2.1 Web服務概述 182
9.2.2 Microsoft IIS Web伺服器的基本配置 183
9.2.3 Apache伺服器的安裝與配置 190
9.3 FTP伺服器的構建 193
9.3.1 FTP服務的使用 193
9.3.2 Microsoft IIS之FTP伺服器的基本配置 196
9.3.3 Serv-U FTP伺服器基本配置 201
9.4 E-mail伺服器的構建 204
9.4.1 E-mail服務概述 204
9.4.2 Microsoft IIS之SMTP郵件伺服器的基本配置 206
9.4.3 Winmail郵件伺服器的安裝與配置 209
小結 214
習題 214
第10章 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服務的構建(二) 216
10.1 DNS伺服器的構建 216
10.1.1 DNS伺服器的工作原理 216
10.1.2 DNS伺服器的安裝 217
10.1.3 創建正向查找區域 218
10.1.4 創建記錄 223
10.1.5 創建反向查找區域 225
10.1.6 新建委派 226
10.1.7 DNS伺服器的屬性設定 228
10.2 DHCP伺服器的構建 230
10.2.1 DHCP伺服器的安裝 230
10.2.2 新建作用域 232
10.2.3 保留設定 234
10.2.4 創建超級作用域 235
10.2.5 創建多播作用域 236
10.2.6 IPv6作用域的創建 238
10.3 Windows Media Services流媒體伺服器的構建 239
10.3.1 流媒體概述 239
10.3.2 安裝Windows Media Services流媒體伺服器 240
10.3.3 Windows Media Services的基本配置 242
小結 246
習題 246
第11章 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服務的構建(三) 248
11.1 Windows Server 2008的活動目錄服務 248
11.1.1 活動目錄的基本概念 248
11.1.2 活動目錄的安裝 250
11.1.3 域的基本配置 252
11.1.4 站點管理 255
11.2 Windows Server 2008的終端服務 256
11.2.1 終端服務概述 256
11.2.2 安裝和配置終端伺服器 258
11.2.3 遠程終端的連線和使用 263
11.3 Windows Server 2008的列印服務 267
11.3.1 列印服務的相關概念 267
11.3.2 安裝列印服務 268
11.3.3 添加印表機 269
11.3.4 列印伺服器的屬性設定 273
11.3.5 印表機的屬性設定 274
11.3.6 基於Web實現遠程管理印表機 275
小結 276
習題 276
第12章 網路安全技術 278
12.1 網路安全概述 278
12.1.1 網路安全的特徵 278
12.1.2 網路安全的主要問題 279
12.2 病毒及其處理技術 280
12.2.1 計算機病毒概述 280
12.2.2 國外的優秀防毒軟體 282
12.2.3 國內的防毒軟體 283
12.2.4 病毒處理步驟 284
12.2.5 金山毒霸2011的使用 284
12.3 防火牆技術 286
12.3.1 防火牆概述 286
12.3.2 金山網盾軟體防火牆的使用 289
12.3.3 PIX 525硬體防火牆的配置 290
12.4 VPN技術 292
12.4.1 VPN的基本概念 292
12.4.2 IPSec VPN的基本配置 293
12.4.3 基於Windows Server 2008部署VPN伺服器 295
12.5 數據加密技術 300
12.5.1 常見加密算法 301
12.5.2 基於GPG的數據加密 302
12.6 數字證書 304
小結 310
習題 310
第13章 網路維護和管理技術 312
13.1 網路管理概述 312
13.1.1 網路管理的內容 312
13.1.2 SNMP 313
13.2 常用網路命令 314
13.3 常見網路管理軟體的使用 321
13.3.1 網路設備管理軟體——SolarWinds 321
13.3.2 網路計費管理軟體——美萍網管大師 325
13.3.3 網路套用管理軟體——聚生網管 327
13.4 網路軟體故障及排除 330
13.5 線纜故障及其處理方式 330
13.5.1 常見的線纜故障 331
13.5.2 線纜故障的處理方法 331
13.6 網卡故障 332
13.7 交換機故障 333
13.7.1 交換機的硬體故障 333
13.7.2 交換機的軟體故障 333
13.8 路由器故障 334
13.8.1 路由器硬體故障 334
13.8.2 路由器軟體故障 334
13.8.3 路由器診斷命令 335
小結 339
習題 339
參考文獻 240

水利水電出版社教材

作者劉永華 等編著
ISBN:10位[7508451023]13位[9787508451022]
出版社:水利水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價:¥29.00元

內容提要

本書較本書內容系統完整,內容豐富,實用性強,是一本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技術教程,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網路工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供計算機、通信、網路布線、系統集成等領域的科技人員使用。
本書配有免費電子教案,讀者可以從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網站上下載,

編輯推薦

本書較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組網技術、系統維護等相關方面的內容,基本上涵蓋了計算機網路組建與維護所需的相關知識。
全書由11章組成。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知識概述、區域網路設計與構建、計算機網路設備、交換技術及配置、路由技術及配置、網路布線技術、搭建網路服務、網路互聯、網路安全與管理技術、網路維護與常見故障的分析與排除、網路系統集成案例分析。另餐,附錄中給出了區域網路體系結構與乙太網技術規範。
本書內容系統完整,內容豐富,實用性強,是一本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技術教程,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網路工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供計算機、通信、網路布線、系統集成等領域的科技人員使用。

目錄


前言
第1章 計算機網路知識概述
本章學習目標
1.1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
1.1.1 終端計算機網路
1.1.2 計算機一計算機網路
1.1.3 開放式標準化網路
1.1.4 網路計算機的新時代
1.2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和組成
1.2.1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2.2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
1.3 計算機網路可提供的服務
1.4 Internet的概念
1.4.1 Internet的產生和發展
1.4.2 Internet提供的服務
1.4.3Internet的展望
1.5 廣域網的有關技術
1.5.1 接入網、傳輸網與廣域網
1.5.2 ADSL接入網技術
1.5.3 傳輸網技術
1.6 區域網路的基礎知識
1.6.1 區域網路的基本特徵
1.6.2 區域網路的基本組成
1.6.3 區域網路的類型
習題與思考題一
第2章 區域網路設計與構建
本章學習目標
2.1 確定網路設計目標
2.1.1需求分析
2.1.2 工程論證
2.1.3網路設計原則
2.2 確定網路設計方案
2.2.1網路標準的選擇
2.2.2 網路拓撲結構選擇
2.2.3建立分級三層設計模型
2.2.4 IP位址規劃
2.2.5 網路布線設計
2.2.6 安全設計
2.3網路產品選型
2.3.l網路硬體設備選型
2.3.2 網路軟體選擇
2.4 網路的安裝、調試與測試
2.5 用戶培訓
2.6 工程項目文檔
習題與思考題二
第3章 計算機網路設備
本章學習目標
3.1 網路設備概述
3.1.1 伺服器
3.l.2 工作站
3.1.3 網路適配器
3.l.4 中繼器
3.l.5 集線器
3.l.6 網橋
3.l.7 交換機
3.1.8 路由器
3.1.9 無線設備
3.2網路設備的連線
3.2.1網路設備的總體連線方法
3.2.2 網路連線規則
3.2.3網路設各的主要接口
3.2.4 交換機互聯方式
3.2.5 路由器的硬體連線
3.3網路設備的配置
3.3.l交換機配置方式
3.3.2 交換機配置模式與命令
3.3.3 路由器配置方式
3.3.4 路由器配置模式與命令
習題與思考題三
第4章 交換技術及配置
本章學習目標
4.1 交換技術概述
……
第5章 路由技術及配置
第6章 網路布線技術
第7章 搭建網路服務
第8章 網線互聯
第9章 網路安全與管理技術
第10章 網路維護與常見故障的分析與排除
第11章 網路系統集成案例分析
附錄 區域網路體系結構與乙太網技術規範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