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與思的越界: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較研究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出版信息

作 者:田全金 著
出 版 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1
版 次:1
頁 數:314
字 數:280000
印刷時間:2010-1-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309069914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從比較文學的角度闡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
上篇為譯介學研究,勾勒陀氏創作漢譯的歷史,對譯介情況進行文化分析,並對中國陀氏研究的歷史作批判性考察。
中篇為主題學研究,辨析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中國作家在處理性、家庭、知識分子問題時思想和方法的異同,旨在深入把握陀氏創作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下篇為跨學科研究,探討陀氏創作中涉及的和諧與苦難、信仰與理性、沉淪與救贖等宗教哲學問題,並力圖從中國文化的視角予以觀照。

目錄

序一
序二
導論:作為比較研究對象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以及批評界對他的闡釋
二、本部論著的構思
上篇 譯介與接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國
第一章 翻譯和傳播——陀思妥耶夫斯基漢譯史簡述
一、20世紀前期
二、20世紀後期到21世紀初
第二章 翻譯的政治——陀思妥耶夫斯基譯介的文化分析
一、社會環境與文學翻譯的選擇
二、翻譯即操縱
三、翻譯中的文化因素
四、從文化到美學:瘦身術與鴕鳥戰術
五、陀思妥耶夫斯基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影響
第三章 接受與批評——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在中國
一、初入中土“為人生”:1918-1949
二、社會學語境中的“兩面人”:1950-1989
三、走進新時代的“先知”:1990年之後
中篇 性·家庭·知識分子:陀思妥耶夫斯基主題掃描
第一章 人性的張揚和壓抑——陀思妥耶夫斯基與性主題
一、“俄狄浦斯情結”的解析
二、“神女情結”與男性話語
三、愛與恨的三角
四、斯塔夫羅金的懺悔與人“性”的毀滅
第二章 “家”的扭曲和變異——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家庭主題
一、婚姻家庭與金錢、愛情
二、夫妻關係與女權主義
三、肉體之父與精神之父
四、偶合家庭的社會意義與美學意義
第三章 知識分子的土壤和天空——陀思妥耶夫斯基與知識分子主題
一、從“絕地天通”到根基主義:知識分子成為問題
二、自由主義與虛無主義
三、暴力革命與知識分子犯罪
四、深入“民間”:根基主義的美學意義
下篇 通向宇宙和諧: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宗教哲學
第一章 和諧與苦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論理性批判
一、自然的和諧與社會的不和諧
二、約伯的痛苦和神正論
三、“和諧世界”的自由與奴役——宗教大法官傳說
第二章 信仰與理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實踐理性批判
一、“死去的基督”:犯罪與上帝的道德假設
二、信仰、邏輯與精確科學
三、否定的精靈——伊凡·卡拉馬佐夫
四、信仰與自由意志:聖愚和癲僧
第三章 沉淪與救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拯救神學
一、地下室、沉淪與知識分子
二、救贖、神女與敵基督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