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圖像與傳說

觀音菩薩圖像與傳說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相傳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子悉達多·僑答摩創立。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佛教向古印度境外不斷傳播,與東西方多種文化和宗教交流,終於發展為世界性的宗教,在許多國家形成各具民族特點的教派。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西漢哀帝元壽元年時,佛教傳入中國內地,魏、晉、南北朝時得到發展,至隋、唐達到鼎盛,形成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等中國佛教宗派。佛教也在唐初傳入西藏,形成了別具特點的藏傳佛教。兩宋後內地佛教與儒、道三教合一的趨勢增強,其自身勢力逐漸衰微,但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仍有深刻影響。至元代,藏傳佛教大興於全國,並與內地佛教相互交融。近代以來,伴隨著維新變法和民主革命思潮,佛教界展開復興和改革運動,佛教發展轉向新的時代。
民間流傳的有關觀世音的故事很多,有關觀世間的造像也很多。為蒐集、整理民間文化,展示傳統雕塑和繪畫藝術,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我們編輯此書,望讀者鑑賞。
該書收入關於觀音菩薩的傳說近12萬字,講述了觀音菩薩前生的家庭生活、立志向佛的決心以及經歷的種種磨難,如章回故事般有很強的可讀性。觀音菩薩的圖像有近百幅,形象生動,並附有出處,有研究價值。

本書目錄

觀音菩薩解說
觀音菩薩的傳說故事
觀音菩薩圖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