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衡

後依空印大師,隨侍三年,得法為嗣。 赴曹溪,禮憨山德清大師,深相投契。 年余卒,歸葬雲居山。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觀衡(1579-1646),明末清初江西石城紫竹林僧。五台空印大師法嗣。號顓愚,俗姓趙,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人。年十二持素,十四歲禮五台山惠仁老禪師出家。後依空印大師,隨侍三年,得法為嗣。出外遊方,先後參拜真可、道盛、袾宏等同代宗師,深得賞識。赴曹溪,禮憨山德清大師,深相投契。朝南嶽遇毒,於邵陽雙清磯養病修習,長達二十年,自號病僧。明思宗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應聘主持江西雲居山真如禪寺。重振宗風,大開法筵,合寺殿閣重新輝煌,常住居眾恆達千人。衡公自己則清苦茹淡,安貧如素,世人鹹稱古佛。師每坐禪於大傘下,故又自署號“傘居和尚”。七年後,應聘主江西吉州青原山淨居寺七祖行思道場。未久轉石城,建庵紫竹林,播揚大法,道俗同欽,聲震吳楚,道洽王侯,紫竹林之名大顯。年余卒,歸葬雲居山。衡公畢生深研《楞嚴經》,尤重音聞之學,虔禮圓通頌懺法,故其法稱圓通宗,人稱圓通和尚,當時極負盛名。衡公學博才富,文筆典雅華瞻,兼善尺牘,文名著於當時。

主要作品

初游雲居作

路入雲霄山外山,幾人曾過趙州關。

碧溪流水隔遠塵,明月湖光自古閒。

千載樹神靈有在,萬年香火信無慳。

徘徊祖道重輝日,杖缽相期去復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