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障村

西障村

西障村該村,南臨墨水河,北接車家溝,東臨中障村,西靠東關村,全村轄區總面積46.71公頃。其中,工業、商業和居民住宅用地15.66公頃,耕地30.48公頃,其它用地0.57公頃。

基本信息

村莊由來

據傳,公元596年(隋開皇十六年),置即墨縣城於今址時,該村已成村落。因村落位於縣城東部,對縣城有保障之義,故稱障村。或雲,村系張姓所立,故稱張村,後演變為障村。明中葉後,尤、周、藍、黃、楊、李、修等姓先後遷入居住。後此村改稱大障村。大障村分為兩個區段,1953年,東段稱為中障村,西段稱為西障村,均為獨立行政村。1956年,兩村與其他村合併,成立農業先鋒第一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9月,成立城關人民公社,該村為西障村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即墨鎮。1998年5月歸潮海辦事處領導。到2000年9月劃歸經濟開發區。

政區人口

2003年,全村共有常住居民410戶,,現有尤、楊、藍、黃、李、修等30餘姓,均為漢族。

經濟發展

194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萬元。197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5萬元。至200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4980萬元,人均純收入6036元。第一、二、三產業占全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5%,43%,54.5%,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400萬元。

1949年,西障村有耕地300畝,村民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地瓜等農作物,糧食畝產120公斤,全村經濟總收入2萬餘元。1951年,大障村實行土地改革,耕地增加700餘畝。1953年,該村從大障村析出。1955年,該村成立3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參加農戶100戶。1956年,該村與中障村合併,成立了農業先鋒第一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7年,全村農戶全部入社,糧食畝產增加到150公斤。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西障村設5個生產小隊,每個小隊30—40戶,男女勞力20—30人。當時土地多、水井少、遇到旱年,莊稼蔬菜不保豐收,村兩委為搞好農業生產,提高水澆面積。在村前、村後、南嶺、蛤螞灣等地片打機井13眼,每眼機井深13—15米,直徑3米。到1982年,13眼大口機井全部完成,投資26萬餘元進行動力配套。1975年在河南崖建起揚水站一座,鋪設直徑50厘米的地下水泥管道600米,配套了295柴油機水泵1台。同年在南嶺地片開挖2個小型平塘,蓄水達1000多立方米,使南嶺地片水澆面積達80%左右,小麥由原來畝產150公斤提高到了500公斤,由原來產值30餘萬元增加到百萬餘元,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1976年購買50拖拉機1部5000元,195拖拉機4部總計3000元,176F汽油機2部共2000元。1978年購20拖拉機2部4000元,25拖拉機1部4000元,噴灌泵2部4000元。1980年購收割機1部7000元,大型播種機1部1700元,相繼購進10千瓦、30千瓦發電機2部共1萬餘元。1981年購120千瓦發電機1部4萬元,脫粒機5部、揚場機6部,打茬機2部、圓盤耙、深耕犁各1部,總計15000餘元。1982年村購買3噸壓力灌1個,價值1600元。至此農業機械的增加,為農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鋤、耕、種、收割、脫粒、運輸等實現了農業半機械化。

1961年,該村建立集體副業西障色紙組。同年秋,建立修配部。1963年,成立鐵業組。這3個副業共有工人40餘人,年產值達3萬元。自1980年開始,該村大力發展第二產業,積極招商引資,吸引了內資和外資的投入。至2001年,落戶的企業有鑫源電腦刺繡、優恩歐、潮海預製件廠、萬利五金製品廠、新樂食品廠、青島即墨鍛造廠、即墨汽車修配廠。年產值500萬元,利稅30餘萬元,年上繳村集體20萬元。

1963年,村集體相繼開辦磨坊、豆腐坊。障村豆腐歷史悠久,已有300餘年歷史。原料以當地產的最好純黃豆為原料,去皮磨醬,利用嶗山之脈,含有多種礦物質的麥飯食水製作而成。豆腐鮮嫩、色澤淡黃、味美可口、成為當地一絕,流傳至今。改革開放後,諸多村民從事第三產業。從事針織、服裝、鞋帽的有30戶,年收入達百萬元。

社會事業

建國前,該村大部分適齡兒童不能上學,青壯年文肓占青壯年總數的80%以上。建國後,隨著經濟的發展,辦學條件逐步改善,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質明顯提高,現有大學文化程度的40餘名。該村先後成立了俱樂部、高蹺隊、文藝宣傳隊等文化宣傳組織,豐富活躍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利用夏涼冬閒時節經常到附近村莊、單位巡迴演出。1999年建老年活動室、文化大院一處、門球場一個、籃球場一個,還設立了單、雙槓、桌球室等娛樂設施,經常組織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項比賽和文藝匯演。2003年被評為“青島市老年體協先進單位”稱號。

建國前,全村沒有診所,村民有病沒處治現象十分普遍。1964年,村莊投資成立了醫療室,醫務人員2名。村民的醫療保健水平有顯著提高,使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診。

1949年,村民人均占有糧食100公斤,年人均收入不足40元,大多數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1956年,全村人均口糧150公斤。1982年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年人均占有糧食達到250公斤。改革開放後,隨著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至2003年,人均收入達到6036元。

建國前,大多數村民住房為土牆草屋,人均住房面積5平方米。隨著村民住房條件逐步改善,1978年,村民建房多為磚混結構,人均住房面積10平方米。2002年,村民建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其中有150戶村民住進二層獨院樓房,人均住房面積35平方米。

2002年,全村擁有各類車輛110輛、彩電300台,固定電話300部,電話普及率達到80%。

建國前,村內街道不齊不整,沒有合理的規劃。70年代開始,該村進行村莊規劃。1999年,村集體投資150餘萬元修成了主大街一條,村內90%以上街道進行了硬化。全村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硬化和路通、水通、電通、訊通,村莊環境優美整潔。

社會福利

1992年開始,每年村集體出資為不滿14周歲的獨生子女繳納保險費。1996年開始,村集體每年出資20萬元為村民交納“三提五統”費。2000年開始,每年村集體出資為村民發放一定數量麵粉、食用油等。老人節為65歲以上老人發放福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