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長安街

西長安街

長安街以天安門廣場為界往西為西長安街,西長安街街道位於北京市中心城區的西城區東南部,其東西南北分別鄰近了個個交通要道。

簡介

(圖)西長安街西長安街

西長安街街道位於北京市中心城區的西城區東南部,東以天安門廣場西側路西路緣石、中山公園西緣、故宮西牆為界與東城區相鄰,南以前門西大街道路中心線、宣武門東大街為界與宣武區交界,西以宣武門內大街西單北大街、西四南大街為界與西城區金融街街道相接,北以西安門大街、文津街南路緣石、故宮北筒子河中心線為界與西城區什剎海街道為鄰。

歷史

西長安街的東段和東長安街的西段,都是在1950年拆除了西外三座門和花牆後,馬路才展寬的;路北的28中學,原是清代的昇平署,住著皇家劇團;沿中南海南牆往西是新華門,現為國務院南門。新華門最早叫寶月樓,又叫望鄉樓。據說,清乾隆帝為香妃眺望故鄉而建。袁世凱當政時改為新華門;再往西有高聳的電報大樓和民航營業大廳。原來在樓前一帶的路中心有一座金章宗初年建的雙塔慶壽寺,1954年擴建西長安街時被拆除,電報大樓的斜對面是著名的鴻賓樓飯店和首都電影院;再往西就到西單了。

轄區

轄區面積4.24平方公里,共12個社區,戶籍居民29914戶、81372人,常住人口15600多戶、48959多人。是黨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所在地,尤顯了地區政治中心的地位。

(圖)西長安街西長安街

轄區內有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統戰部等中央級國家機關9個,中央直屬單位17個,市屬、區屬單位532個,其它無上級主管單位309個。是市級商業區——西單商業區所在地,從而確立了西長安街地區在北京市西城區商業中心地區的位置,商業區內既有74年歷史的零售企業西單商場,又有適合青少年購物的專賣店系列,新近又開業了西西友誼商城、君太百貨等商場,為西單商業區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於西單商業區聚集了適合不同人群的商業購物場所,集購物、悠閒、文化與一體,所以倍受消費者青睞。在街道工委、辦事處的領導下,地區幹部民眾上下一心,團結奮進,不斷發展,全面進步,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肯定。2003年,西長安街街道被評為西城區優秀街道。

原有建築

(圖)西長安街西長安街

香妃寺

回回營清真寺是乾隆皇帝於1760年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亂之後,為安撫新疆官民及對伊斯蘭教的信仰,同時又為香妃解消思念家鄉之苦悶而建的清真寺,又稱“香妃寺”。

安福胡同

1916年6月6日,一代梟雄袁世凱在北京去世。袁世凱的死使北洋軍閥群龍無首,逐漸分為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和以段祺瑞為守的皖系。這兩派為了爭權奪利鬧得不亦樂乎,當時的政壇簡直進入了“戰國時代”。 段祺瑞等人遂在東安福胡同覓了一所大宅子,對外宣稱叫“安福俱樂部”,實際上這裡是他們活動的秘密據點。

京城第一郵局

安福胡同西端有兩處很有名的建築:一處便是西長安街郵電局,它創建於1907年,已有百年歷史,它是中國郵政的標誌和形象,有“京城第一局”的稱號。由於悠久的歷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服務過每一歷史階段的政府機構,解放後又為中央機關、人大會堂、全國人大常委會、中宣部、中組部、統戰部、工信部等機關服務。

民國花牆

在新華門對面,長安街南側還有一道長長的西洋花磚牆。這道花磚牆可是頗具來歷,是袁世凱為自己的“臉面”特意修建的。民國時期,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定中南海為大總統府。1913年為了出入方便他決定在西長安街建總統府正門,於是他將皇城南牆內的寶月樓下層當中的三間打通,改造為大門。又將寶月樓前的皇城牆打開一個缺口,砌成兩道八字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