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瀅閒話

西瀅閒話

《西瀅閒話》是陳源通伯先生在五四時期的主要作品結集。看《西瀅閒話》,最主要的收穫是了解了一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立場和觀點。因為在他來說,除了個人的感覺,社會大局,大眾的感受,沒有什麼好顧及的。所以這樣的人經常會像豬八戒照鏡子那樣,里外不是人。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西瀅閒話》是陳源通伯先生在五四時期的主要作品結集。看《西瀅閒話》,最主要的收穫是了解了一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立場和觀點。因為在他來說,除了個人的感覺,社會大局,大眾的感受,沒有什麼好顧及的。所以這樣的人經常會像豬八戒照鏡子那樣,里外不是人。 {zzjj}

目錄

陳西瀅陳西瀅
梁序

西瀅閒話

中山先生大殯給我的感想

民眾的戲劇

哀思

小戲院的試驗

中國報紙的外聞

獨身主義蕭士比亞兄妹

開鋪子主義

“非利士第恩”

清宮

《觀音》與國劇

“報娘恩”

“一天星斗”

文藝出版物

吳稚暉先生的著作

妙論

洋錢與藝術

粉刷茅廁

黎明即起

東西文化及其衝突

拆了火爐搭涼篷

勸進表與偉人的傳記

慶賀“小劇院”成功

善本展覽會

五卅慘案

干著急

多數與少數

維持

乾脆

智識階級

行路難

象的故事

“烏龜坐電車”及其他

官氣與洋氣

模範縣與茅廁

理由

參戰

走馬燈

爭點

利害

“有奶便是娘”與“無奶不是娘”

劉叔和

南京

中國式的外國醫院

民氣

捏住鼻子說話

粉飾

文章與飯碗

創作的動機與態度

著作權論

吃飯與火併

撈油水

放假

剽竊與抄襲

著書與教書

“管閒事”

法郎士先生的真相

再談法郎士

吳稚暉先生

羅曼·羅蘭

線裝書與白話文

再論線裝書

苦力問題

《空谷蘭》電影

中國的精神文明

文化的交流

小煙的小戲

飛機炸彈聲中的感想

新文學運動以來的十部著作(上)

新文學運動以來的十部著作(下)

貧民與節育問題

節育問題

“盡信醫不如無醫”

西醫問題討論

談世界文學史

西瀅後話

少年歌德之創造

神話里的王子

元旦日的晚餐

時間同人開的玩笑

這個故事可不成

菊子

閒話

日本湯屋

日本警治

日本普選

武器與武士

心理學與政治

整理國故與“打鬼”

野玫瑰

我的父親陳西瀅

文摘

蕭伯納說:“世界上只有一條金科玉律,這條律說,世界上沒有金科玉律。”

就是金科玉律,經了年月,換了地點,也免不了修改,何況本來就沒有什麼金科玉律呢?

他們的呼號,使我想著中山先生的三民五權主義,同時也聯想到英國有兩位大文豪也不約而同的希望我們恢復考試制度,一位還希望恢復彈劾制度。

一九二一年六七月間我同章行嚴先生見過幾位英國政治思想家,裡面有一位是小說家威爾思(H.G.wells),一位是戲劇家蕭伯納(G.B.Shaw)。

坐在他鄉間園中談到中國的時候,威爾思這樣的說:

“民主政治並不是萬能的聖藥。現在各國都在模仿英國,這是一件很不幸的事,可是中國雖然在許多方面是向來非民主的,例如沒有代議制度。在別種方面,卻很合民主的精神,例如科舉制度。在科舉制度底下,誰都能爬到國中最高的位置。你們為什麼不恢復那制度呢?自然恢復的時候,應當適合現狀,譬如不考四書五經,考新的學問……”

他又說:他自己正想寫一本書,叫《人的選擇》。什麼人最配乾什麼事,什麼事需要什麼人,一定有一種選擇方法。選工業專家有工業專家的選法,選學校教師有學校教師的選法。他說這本書在小說之外,當最先出版。可是四年來他又寫了好幾本書,這一本還沒有出現。

稱讚彈劾制度的也是威爾思,可是我的日記上沒有記下來,現在想不起他怎樣說的了。

蕭伯納說的更有味了:

“配治人的才可以治人。'為人民的利益,由人民主持的人民的政府'這一句話,從林肯首倡以來,成了口頭禪了。但是人民是不能主持政府的,他們連戲都不會得寫。假使有人說戲劇應當是'為人民的愉快,由人民編著的人民的戲劇',我就要說他們是瞎說。人民是不會寫戲的。他們要戲,他們就得請教我。政府也是一樣的。英美歷代相傳的見解是誰都能治國。中國歷代相傳的見解可不同了。治人的一向須經過一個智識的試驗。試驗的方法也許很糟,意思卻不錯。困難的地方就在怎樣想出一個著實可靠的試驗方法來。”

威爾思與蕭伯納,雖然以小說家戲劇家出名,他們在政治思想上很有些貢獻。他們像一般近今的政治思想家,都對於民主政治,非常的懷疑,可是想不出什麼具體的替代方法來。威爾思說過:“只要有十分鐘的工夫,我們便可以把民主主義打得體無完膚,可是其餘的主義,不消五分鐘便可以打得落花流水了。”這句話很可以表示一般近今政治思想家的態度。考試制度和彈劾制度也許是一種補救的方法,至少他們以為在中國是值得試驗一下的。不過在他們是“姑妄言之”,在我們也是“姑妄聽之”。偶然想到,翻開日記本,譯述於此。我並不是說中山先生提倡的考試權和彈劾權,經過他們不約而同的贊成,增進了多少價值。只是,我希望崇拜孫先生而“仍須努力”的人,努力下些研究的工夫,使他的主義成一種更完美而能應實用的學說,不要僅僅在宣傳方面努力。要不然,孫中山先生的主義雖在口頭,在紙上“永遠不死”,在實行方面能夠說得定“永遠不死”嗎?“行之匪艱知之維艱”,孫先生的這句話,是應當時刻記在心上的。

序言

自新文學運動以來,散文作家輩出,其中有幾位是我私人特別欣賞的。首先應推胡適之先生,他的文章明白清楚,乾淨利落,而且字裡行間有一股誠摯動人的力量,在敘述說理方面是一個很崇高的標樣。周作人先生的文字,冷落沖淡,而且博學多聞,往往逸趣橫生。徐志摩先生文中有詩,風流蘊借,時常濃得化不開。魯迅先生有刀筆之稱,不愧為“辣手著文章”,看他筆下縱橫,嬉怒笑罵,亦復大有可觀。陳西瀅先生的文字晶瑩透剔,清可見底,而筆下如行雲流水,有意態從容的趣味。當然我所欣賞的不只這幾位,不過談起近代散文,我不由得要先想起這幾個人。

陳西瀅先生的“西瀅閒話”大概是在民國十四年左右發表在“現代評論”的,由於他的見解純正文字優美的緣故,當時成為這個刊物中之最受人歡迎的一欄,我當時感覺有如阿迪孫與史提爾的“旁觀報”的風格。民國十六年我們幾個朋友在上海開設新月書店,商得陳先生同意,出版“西瀅閒話”,成為新月的最暢銷書之一,後來新月書店結束,所出各書著作權移讓商務印書館,“西瀅閒話”也就由商務繼續印行。但是最近十幾年來,此書早已絕版,好多年輕的朋友們時常向我問詢西瀅先生其人其書,我只能告訴他們,西瀅就是一直在聯合國文教組織代表我們中華民國的陳源(通伯)先生,他的夫人就是以小說繪畫馳譽國內外的凌叔華女士,叔華的短篇小說集“花之寺”也是新月出版的。至於“西瀅閒話”是怎樣的一本書,我怎樣形容怕也不能恰如其分。前些天收到叔華自英國來信,她說:“我大前年見到了適之,我同他說想找一本'西瀅閒話'以便重印,他很贊成且允代找,不意書未找到,人已找不到了!日內偶然因一位朋友在倫大圖書館借到一本,所以我又想起幾年前的心事。……”隨後她要我寫一篇小序。這就是我寫重印“西瀅閒話”序的經過。

西瀅先生文筆矯健,但是惜墨如金。我們辦新月雜誌的時候,他是在日本,新月第一卷里刊出了他的幾篇通信。他譯了一本“少年歌德之創造”,也是新月出版的。我們再想擠他寫點東西,總未能如願。可是這一本“閒話”,內容太豐富了,裡面有文學、思想、藝術、人物,可以說是三十幾年前文藝界的一個縮影。讀過魯迅先生的幾冊“雜感”的人應該記得,他曾不時地把西瀅先生挑選出來作為攻訐的對象,其最得意的諷刺詞就是“正人君子”四個字。當然魯迅先生所謂“正人君子”,是一個反語,意謂為非正人君子。如今事隔三十多年,究竟誰是正人君子,誰是行險徼幸,這一筆賬可以比較容易的清算出來了。“西瀅閒話”現又重印出來,擺在大家眼前,該是很好的參考資料。不過這些問題究竟是隨著時代背景的演變而成為過眼雲煙了,文學的價值是超越這些一時一地的特殊現象的,“西瀅閒話”的真正價值並不繫於這些筆墨官司,其價值究竟在哪裡是要請讀者們自己去體認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