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區青少年宮

西湖區少年宮成立於1984年,位於外東山弄69號占地面積11322平方米。

西湖區少年宮成立於1984年,位於外東山弄69號,當時有3.6畝地,三層樓,一個禮堂。前身位於湖口11號,1984年遷址於外東山弄69號,1995年擴建成五層樓,於1996年底重建完工,並於1997年2月交付使用,把西湖區少年宮改名為西湖區青少年宮。教學樓占地面積3.5畝 ,建築面積7665平方米。1997年2月竣工的,這幢培訓大樓共有符合標準的教室 26間,並設有一個功能完備的綜合大廳、一個舞蹈教室、一個科技展廳。1999年,為加強對全區青少年的國防教育,拓展學生的社會實踐基地和行為規範訓練基地,西湖區教育局投資100餘萬元,在留下部隊師部營區內,建立樂“西湖少年軍校”,占地面積11322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345平方米,設有宿舍8間、禮堂、訓練場、浴室、食堂、200米跑道的操場,可同時容納330餘人軍訓。
目前西湖區青少年宮現有教職員工14人,其中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有5人,占教師數的50%;具有大專學歷的有5人,占教師數的50%。具有國小高級職稱的人員有7人,中共黨員6人,民進1人。其中,王青主任是區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范春海是全國書法協會會員,沈紅、朱佩華是全國優秀輔導員,金寶永是手風琴考級教師,鄭一鳴是全國科技優秀輔導員。
章素榴老師是是少年宮的第一位主任,從84年到90年,有一個相對穩定德時期,少年宮也迅速開辦起來。先後有謝美英(1990.9-D1992.8)、沈紅(1992.9-1997.8)、童兆平(1998.9-2001.8)邵建華2001.9-2002.8擔任過主任。2002年9月,王青老師競聘上崗,擔任少年宮主任,直到現在。
從1948年建宮以來,這50多年來,西湖區青少年宮已逐步發展成為西湖區青少年校外教育文化藝術培訓中心、活動中心、指導中心。青少年宮舉辦的培訓班以少年兒童的興趣為出發點,致力於學員個性特長的培養和提高,開設了小記者、文學、思維訓練、器樂、書法、繪畫、外語、舞蹈、航模等十餘個項目,三十餘個培訓班。在這裡學習的學生受益匪淺,一位在這裡學習5年的小提琴學生,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京藝術學院;一位叫陳峰的學生代表省的小記者參加北京的少代會,回來後錢江晚報的記者為他做了專題採訪。
少年宮堅持面向學校面向廣大青少年的原則開展校外民眾性活動。舉行青少年主題系列教育活動、專題冬令營、夏令營、青少年素質教育系列講座以及定期舉辦各項比賽、展覽等活動。少年宮和50多所中國小建立定點下校聯繫制度,與學校共同開展課外校外教育活動。 少年宮在2001年獲省“肯德基”杯暑期社區實踐成長營活動優秀組織獎、省第三屆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優秀活動獎,2002年獲省“登峰杯”“我愛祖國海疆”航海模型活動最佳組織獎獲市新童謠徵集傳唱活動優秀組織獎、“我為西博會畫名片”設計競賽活動組織獎、少先隊學會論文評比優秀組織獎、航海模型錦標賽優秀組織獎、航空模型錦標賽團體二等獎;2003年獲省“校外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小哥白尼”杯身邊的科學生物觀察實踐活動優秀組織獎,獲市中小學生科技節組織獎、優勝獎、成果作品展優秀獎;2004年獲省“校外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獲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優勝獎、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關心少先隊員工作先進集體、西湖狂歡節最佳表演獎。2005年獲第五屆全國校園春節聯歡晚會優秀編導獎、春節聯歡晚會二等獎。
西湖區青少年宮將繼續以育人為目的,以創新精神為核心,注重少年兒童個性特長的培養提高,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出新的貢獻。
新地址已經搬遷到文二西路世紀新城旁,益樂路和豐譚路之間的那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