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森衛

西村森衛

996~2000日本多摩美術大學設計學院獲得學士學位
2005~2011日本多摩美術大學設計學院任教
2009創立了NIAA設計株式會社

獎項

2000最高質量設計產品獎,日本多摩美術大學
2001岐阜2001照明產品設計節大獎
2002Designtope國際設計大獎
2009TheTimeofDesign設計展,東京
010東京設計師周,東京
2011Niche畫廊群展,東京
2011“設計潮流”美陳展,東京
2012TENT倫敦設計節,倫敦
2012CreaturesofComfort洛杉磯時裝周,洛杉磯
2013MITSUKOSHI東京設計展,東京
2013Niche畫廊群展,東京
2014TENT倫敦設計節,倫敦
2015西村森衛個展,種子藝術畫廊,鄭州

藝術展覽

2009TheTimeofDesign設計展,東京
2010東京設計師周,東京
2011Niche畫廊群展,東京
2011“設計潮流”美陳展,東京
2012TENT倫敦設計節,倫敦
2012CreaturesofComfort洛杉磯時裝周,洛杉磯
2013MITSUKOSHI東京設計展,東京
2013Niche畫廊群展,東京
2014TENT倫敦設計節,倫敦
2015西村森衛個展,種子藝術畫廊,鄭州

其他榮譽

2010Brutusmagazine雜誌,日本
2010ELLE家居廊雜誌,中國
2012LiVES雜誌4月刊,日本
2012ICON符號雜誌10月刊,英國
2012CASA雜誌10月刊,巴西
2012RUM行程雜誌12月刊,丹麥
2012ALLEMETALLE,Trademark出版,德國
2013DAMMagazine雜誌1月刊,比利時
2013AnOther時尚&文化雜誌24期,英國
2013Annabelle流行時尚雜誌3月刊,瑞士
2013VIEWPOINT觀點雜誌32期,荷蘭
2013Wallpaper設計生活雜誌5月刊,英國
2013ArchitecturalDigestAllemagne建築&空間設計雜誌6月刊,德國
2013THEICON2013年度設計產品年鑑,英國
2013T.L藝術生活&設計雜誌19期,法國
2013MAISON&OBJET巴黎家居裝飾博覽會新銳設計師&藝術家手冊,法國
2014ICON符號雜誌7月刊,英國
2014THEICON2014年度設計產品年鑑,英國[2]

個人語錄

回望人類文明的歷程,我們一直在追求工具的精髓和改進工具的方法。工具和人類之間的哲學情感已經形成了不可割捨的聯繫。
工具是用來破壞物體的,我們卻從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在這樣的反差中我們看著這些工具升華成為被人尊敬的物品。
而後在當下,我們卻又眼睜睜的看著商品化的市場經濟將這些工具簡化成為其功能的承載物。 我希望人們能重新尊重工具,工具的存在不再被人認為理所當然;我希望能重新建立工具——簡單的工具也好,複雜的也好——和人類社會的聯繫,並讓我們重新認識工具,認識到工具在人類文明架構中的地位。
我希望能在這種安靜的形式、功能和工藝並重的儀式中,重新建立人類和工具的情感紐帶。

藝術觀念

日本有一種傳統儀式,用以紀念那些用壞的鋼針。在儀式的最後,這些鋼針被插進柔軟的食物中,如豆腐和魔芋,以表達對鋼針的謝意和感恩。
西村森衛,一位有豐富創作經驗的藝術家。其涉足領域包含諸多套用藝術,如建築學和設計。他的創作理念在某種意義上如同這些紀念鋼針的儀式一樣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作品的創作靈感來源於西村在職業生涯中的感悟。他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一些黃銅材質的鏡子,這些對稱的摺疊結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蜜蜂、蝴蝶與雙殼貝。這些藝術品時開時合,可以自由變換角度,外形的變化令反射的世界也同時改變。銅鏡表面的特殊塗層使其在氧化過程中慢慢失去光澤,所以這些作品需要經常擦拭。
鏡子曾在西方傳統繪畫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在蒂亞戈·委拉斯貴茲的作品《宮娥》中,鏡子被用來授予其作品一種謎一般的動機。鏡子在當代藝術作品中也被廣泛套用,站在鏡子元素的作品前,很容易感受到夢幻般的光影效果。
如果我們深入探究西村的銅鏡,和其在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能發現這些銅鏡最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使欣賞者進入一種反客為主的觀察角度。但如果欣賞者在不經意間伸出手去,就會發現這樣的動作會無意間在這些作品上面留下印跡。用軟布輕輕擦拭是唯一對作品的呵護方法。最後發現我們仍然無法親密接觸這些值得尊敬的作品。
大約100年前,馬塞爾·杜尚把小便器放在了博物館。這樣一個簡單的行為使得日用品升華成為藝術品,這個決定性的行為打開了當代藝術思路。其實,從20世紀初至今,很多藝術家和藝術流派都抵制,或重新定義過這個“歷史瞬間”。杜尚經常使用的視覺衝擊的基礎是情感、同情。在這裡,如果我們對比一下西村的藝術理念,我們可以更加懂得其作品中延續的“人和藝術品的聯繫是由裝置撫育並創造”的獨特思維方式。
西村表示,我的作品使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更像工具。因此人們才會悉心照料這些藝術品。西村也對工具和材料的謝意不僅來自於作品塑膠模型的設計,更來自於前輩工匠們的高超技藝與探索精神。
與這些工匠站在相同的出發點上,西村還使用螺釘和金屬網創作了機械力學上更為高級的藝術品。當我們對這些物品感到謝意的時候,就如同我們對鋼針表達謝意的儀式,因為這些物品不僅具有實用性,又和藝術沒有隔閡。這種類化的方法,使得西村可以將自己的作品定位於兩者之間的位置。當我們站在這些作品面前的時候,看到藝術家對這種物品的憐惜及尊敬,相信作品肯定可以使人性的光環得以延伸。[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