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馬克思主義探討

內容介紹

前言
關於這本小冊子的特點和寫作經過情況,有必要作幾句說明。這本小冊子是在1974年初寫成的,原來打算寫成介紹一些作家評論最近歐洲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一本論文集。不巧的是,答應出版這本“論文集”的教育出版社在一個月以後就關門了。出版計畫被取消,本書原來的目的也隨之落空。這種情況說明為什麼本書中存在某些異常的地方,雖然,不能以此作為請求諒解的藉口。這裡發表的論文涉及“西方馬克思主義”作為共同學術傳統的一般內容,而不是對西方馬克思主義中任何特殊理論體系進行專門探討或比較評價。這屬於研究的範圍,本書可以說是那種研究的緒論。那種研究應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學派或理論家——從盧卡奇到葛蘭西,從薩特到阿爾都塞,從馬爾庫塞到德拉·沃爾佩——進行批判性的闡述。本書則集中討論在蘇聯十月革命後發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的形態結構,而沒有對西方馬克思主義主要代表人物的有關成就或優缺點進行深刻的評介。當然,這些人物的成就和優缺點是各不相同的。如果要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致性進行歷史總結,就有必要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多樣性進行有鑑別的分析。在本書中討論這些問題是不可能的。但是這種討論對左派來說是必要的、有益的。
寫作本書,並得以在今天出版,除了因其內容的特殊重要性以外,如果還有更加長遠的考慮的話,那就是因為本書反映了一份社會主義期刊《新左派評論》多年來在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某些問題。該刊在六十年代末期曾發表一篇論文,試圖確定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英國民族文化特殊結構的範圍並進行分析。其中首要的主題之一就是:英國文化明顯缺乏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任何傳統——這種情況具有肯定的消極色彩。《新左派評論》在這個時期的大部分工作,在某種意義上是有意識地致力於著手彌補本國的這種不足之處,其方式是:出版和討論德國、法國和義大利最傑出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著作,它這方面的工作在英國常常是最早的。這項計畫有條不紊進行到七十年代初才告結束。自然,需要總括一下該刊努力有計畫地傳播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傳統的清單。本書所考慮的主題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發展起來的。因此,本書中論述歐洲“大陸”傳統的內容,部分地是以前對英國“島國”類型所作評述的繼續。英國所沒有的傳統(這是有損於它的),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某些標準特點中也是沒有的。本書就是上述認識不斷提高的產物。在評論當代馬克思主義在各國的不同形態和它的國際命運時,必須做出更為公正的判斷,這是不言而喻的。
由於本書像以往那樣提出了《新左派評論》關注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在那本已寫成的“論文集”取消出自版以後不久,該刊同人從各種觀點的廣泛角度對本書內容進行了討論和批評。我在準備出版本書而進行修改的過程中,考慮了他們的見解和批評。我也對那些我認為可作某些局部改動以符合其論點的地方作了修訂,並對後來的發展情況作了註解。保留的文獻已經儘量在其內在形式許可的範圍內作了修改。然而,自從本書最初構思以來,我感到它所強調的某些重點是有問題的,這在本書中不可能馬上得到解決。這些擔憂在本書重新修改時並未解決,因此我把它們寫進了後記,對於探討歷史唯物主義的未來發展,進一步提出了問題,但尚無答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