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論教程

西方文論教程

《西方文論教程》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1日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西方文論教程

《西方文論教程》所介紹的西方文論是發源於古希臘的、以歐洲為主的西方兩千五百多年的文學理論遺產。《西方文論教程》雖然不是文論史著作,但還是力圖立足唯物史觀,以現代性的眼光重新審視和概述自古希臘至19世紀末的古代、近代西方文論的發展歷程。《西方文論教程》將古代、近代西方文論劃分為古典時期(古希臘羅馬文論)、神學時期(中世紀文論)、復甦時期(文藝復興文論)、展開時期(17-18世紀文論)、德國古典時期、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時期(18世紀-19世紀中期文論)、大發展時期(19世紀中後期文論)等七個時期,勾勒出西方文論發展的基本脈絡和歷史線索,並與20世紀西方現當代文論相銜接。在詳略安排方面,《西方文論教程》總體上是前面簡略一些,最後兩章由於其他教材介紹得較少,所以《西方文論教程》適當多寫一點;另外,有一些內容如浪漫主義文論等其他教材也介紹不多,《西方文論教程》就略詳一些。

《西方文論教程》可作為中文、外文、藝術、美學、新聞傳媒等專業學生使用的教材,也可供中外文學、文藝學、美學的教師和研究者及社會讀者閱讀。

編輯推薦

《西方文論教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學習西方文論的意義和方法

一、西方文論的範圍和基本內容

二、學習西方文論的意義

三、學習西方文論的方法

第二節 西方文論發展的基本歷史脈絡

一、古典時期:古希臘羅馬文論

二、神學時期:中世紀文論

三、復甦時期:文藝復興文論

四、展開時期:17-18世紀文論

五、德國古典時期

六、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時期

七、大發展時期

第三節 現代性與西方文論新變

一、什麼是現代性

二、啟蒙理性對文論的影響

三、科學主義對文論的影響

四、美學現代性

第一章 古希臘文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柏拉圖

一、模仿說的緣起

二、詩的道德標準

三、詩為迷狂說

第三節 亞里士多德

一、為模仿正名

二、悲劇的結構

三、淨化說

第二章 古羅馬文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賀拉斯

一、“合式”的原則

二、天才和藝術

第三節 《論崇高》

一、崇高與規則

二、崇高的來源

第四節 聖奧古斯丁

一、文學的罪責

二、論符號

第三章 中世紀文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中世紀早期和中期的文論思想

一、聖經闡釋理論

二、早期基督教詩人論詩

三、文索夫的喬弗瑞

第三節 托馬斯·阿奎那

一、隱喻的權力

二、經為寓意說

第四節 但丁

一、詩為寓意說

二、論俗語

第四章 文藝復興時期文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薄伽丘

一、詩的神聖意味

二、詩的教化功能

第三節 錫德尼

一、詩的自由創造特徵

二、詩的虛構問題

第四節 《詩學》的復興與特里西諾

一、《詩學》的復興

二、特里西諾

第五節 卡斯特爾維屈羅

一、詩的特性和目的

二、悲劇理論

第六節 塞萬提斯

一、小說的開創性理論

二、藝術真實和作家才情

第七節 莎士比亞

一、真善美的統一

二、論想像

第五章 新古典主義文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沙坡蘭

一、古典主義的批評先例

二、新古典主義戲劇觀

第三節 高乃依

一、當代悲劇的要求

二、突破三一律

第四節 德萊頓

一、變革古典主義戲劇法則

二、人物性格塑造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布瓦洛

一、理性與自然

二、三一律與語言問題

第六章 啟蒙主義文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法國啟蒙主義文論

一、伏爾泰

二、盧梭

三、狄德羅

第三節 德國啟蒙主義文論

一、鮑姆嘉通

二、赫爾德

三、萊辛

第七章 德國古典時期文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康德

一、哲學美學體系

二、美的藝術

三、天才與審美意象

第三節 歌德

一、藝術與自然

二、古典的與浪漫的

三、世界文學

第四節 席勒

一、遊戲說

二、素樸的詩與感傷的詩

三、悲劇衝突論

第五節 黑格爾

一、三種藝術類型

二、史詩、抒情詩和戲劇詩

三、兩善兩惡的悲劇衝突

第八章 浪漫主義文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德國浪漫主義文論

一、緣起與發展

二、諾瓦利斯

三、弗·施萊格爾

四、奧·施萊格爾

五、海涅

第三節 英國浪漫主義文論

一、時代背景

二、華茲華斯

三、柯勒律治

四、雪萊

第四節 法國浪漫主義文論

一、斯達爾夫人

二、夏多勃里昂

三、雨果

第九章 現實主義文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法國現實主義文論

一、巴爾扎克

二、司湯達

第三節 英國現實主義文論

一、狄更斯

二、薩克雷

第四節 俄國現實主義文論

一、別林斯基

二、車爾尼雪大斯基

三、杜勃羅留波夫

四、列夫·托爾斯泰

第十章 實證主義文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聖伯夫

一、傳記式批評的任務

二、“作者中心論”的局限

第三節 丹納

一、三要素決定論

二、藝術本質觀

第四節 左拉

一、實驗小說與實驗醫學

二、自然主義實驗小說

第十一章 現代文論的先聲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意志主義文論

一、叔本華

二、尼采:日神精神與酒神精神

三、藝術的形上學

第三節 前期存在主義文論

一、克爾凱郭爾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四節 前期解釋學文論

一、施萊爾馬赫

二、狄爾泰

第五節 唯美主義文論

一、戈蒂耶

二、王爾德

第六節 前期象徵主義文論

一、波德萊爾

二、魏爾倫、蘭波和馬拉美

後記

序言

由於本人長期從事西方美學和文論的教學、科研工作,去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就委託我主持編寫一本西方文論的教材。考慮到關於20世紀以來的現當代西方文論,十年前我已經主編了一本《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三年前又出了增補本,所以這次就打算編寫一本從古希臘開始到19世紀末的西方文論教材,與前一本教材恰好可以銜接。關於這一段的西方文論教材,國內已經出了幾部,各有特色和長處,當然也會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界對於西方哲學、美學的研究,在資料發掘和理論探討方面都有一些新的突破和進展,這對於西方文論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啟示和推動。在這種情況下,以學界研究的新成果、新視野為依託,重新編寫一本西方文論教材,也許並非多餘。

同《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一樣,這次編寫《西方文論教程》,也是集體創作。我們既邀請了有著豐富的西方美學、文論教學經驗和教材編寫經驗的張玉能(撰寫浪漫主義、德國古典文論兩章)、陸揚(撰寫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三章和緒論第三節)、朱志榮(撰寫啟蒙主義、現實主義兩章)等教授參與,也邀請了西方美學、文論研究的新秀蘇宏斌(撰寫實證主義、現代主義先聲兩章)、劉旭光副教授參加(撰寫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兩章),本人則主要撰寫了緒論的一、二兩節。在詳略安排方面,本教材總體上是前面簡略一些,最後兩章由於其他教材介紹得較少,所以我們適當多寫一點;另外,還有一些內容如浪漫主義文論其他教材也介紹不多,本教材就略詳一些。

文摘

二、早期基督教詩人論詩

早期基督教詩人流傳下來的詩作不在少數,即使是號稱“黑暗世紀”的中世紀最初幾個世紀,詩人同樣留下了相當活躍的蹤跡。考察這些詩作和蹤跡,對於揭開這一時期文學史上幾乎等於空白的文論思想,毫無疑問是極有裨益的。

許多教父其實本人就是詩人。奧古斯丁《懺悔錄》說他早年一味迷醉文學。其他像影響了奧古斯丁,使他皈依基督教的安布羅西大主教,以及哲羅姆和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等人,本人都也是詩人。安布羅西和格里高利一世寫的讚美詩,嗣後都成為神職和世俗人員的神學教材。兩人對西方贊美詩的發展,都有重要貢獻。中世紀家喻戶曉的格里高利《論道德》以《舊約》中最有文學色彩的篇章之一《約伯記》為例闡述道德,卷二十第一章議及寓意解經時,作者強調,聖經中的文字超越了每一種科學,因為在同一個句子之內,它描述的是一種事實,揭示的卻是一種神秘意義。這一點,日後阿奎那《神學大全》在為他的寓意解經立場辯護時,也沒有忘記引申。

中世紀早期的詩和文學著述,同這個時期的文化發展相似,比較集中地見於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和北非一帶。拉丁教父中,安布羅西是羅馬人,德爾圖良和奧古斯丁生於北非。4世紀和5世紀的歐洲詩人當中,馬蒂亞努·卡佩拉是迦太基人,奧雷留·普魯但修則是西班牙詩人。卡佩拉的詩文致力於為中世紀介紹希臘羅馬文化,影響一直延續到中世紀晚期。他的長詩《語文學和墨丘里的婚姻》就描寫墨丘里送給他的已被神化的語文學(philology)新娘七個婢女。墨丘里即希臘神話中宙斯的信使赫耳墨斯,以後中世紀假託赫耳墨斯的詩作不勝枚舉,大都是以聖經的風格來表達柏拉圖主義的內容。這一類詩作被稱為“赫耳墨斯文字”,它是現代闡釋學來源史上的一個環節。“闡釋學”(Laermeneutics)的名稱就來自“赫耳墨斯”這位神使的名字,它的意思是“文學闡釋的藝術”。這門藝術,我們發現,是從希臘、羅馬喬裝打扮之後長人中世紀的。墨丘里送給他語文學新娘的七位婢女分別代表天文、算術、音樂、幾何、文法、修辭和辯證法,加起來正是希臘傳統的“自由七藝”。七藝當中,詩的學問是文法的婢女,文法是哲學的預備科,而照奧里金的說法,哲學本身還是神學的婢女,這樣詩同最高真理的距離,相隔還是很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