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技術思想研究

一 一 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平裝: 49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0498834
條形碼: 9787500498834

內容簡介

技術哲學是思想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思想史必須被置入歷史的主流思想之內。而且,技術思想史的研究也有助於將技術哲學融匯於一般哲學之中。同時,任何一個成熟的學科都有自己的思想史。技術哲學作為一個逐漸成熟的獨立學科也必須有自己的思想史——技術思想史。
西方技術思想史是技術思想史的一個重要分支和組成部分。盛國榮編著的《西方技術思想研究——一種基於西方哲學史的思考路徑》以西方哲學史為線索,試圖在人類思想史的歷史長河中梳理出西方關於技術的哲學思想,突出技術思想在西方思想認識中的地位,明晰技術在西方認識世界中的深化和發展路徑。《西方技術思想研究——一種基於西方哲學史的思考路徑》將技術的思想認識放在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中進行研究,有助於理解特定歷史時期的技術思想的產生背景以及有該種思想的歷史淵源。這樣,通過詳盡闡述西方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哲學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關於技術的哲學思想,從而較為客觀地呈現出一部較為完整翔實的西方技術思想史。
一部西方技術思想史,就是一部對技術的認知從邊緣走向中心的歷史,一部深刻關注人自身、人類社會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歷史。技術思想史是最深層次的技術歷史。

目錄

自序
導言
上篇
第一章 古希臘羅馬時期技術思想的先聲
一 阿那克薩戈拉:人是一種技術性的存在
二 蘇格拉底:技術能征服自然嗎?
三 柏拉圖:一切技術都應該適中
四 亞里士多德:技術的倫理蘊涵性
五 盧克萊修:技術作用的兩面性
六 普羅提諾:技術與技術行為的統一性
七 奧古斯丁:技術與人的迷失
第二章 中世紀經院哲學語境中的技術
托馬斯·阿奎那:技術是製作的思想和能力
第三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技術實踐認知
一 達·芬奇:技術操作需要理性指導
二 布魯諾:技術活動對象的物質性
中篇
第四章 近代經驗主義和唯理主義思潮中的技術表達
一 弗蘭西斯·培根:通過技術支配自然
二 霍布斯:哲學的目標在於指導技術
三 笛卡兒:技術的個體性
四 斯賓諾莎:技術發展的累積性
五 洛克:一切技術物都是集合的觀念
六 萊布尼茲:人在技術的創造過程中得到完美
七 休謨:技術印證著人的存在
第五章 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時期法國的技術思想
一 伏爾泰:技術發展的順序性
拉美特利:人是機器
三 盧梭:技術越發展,道德越墮落
四 狄德羅:技術就是一種美
五 霍爾巴赫:技術後果的不可避免性
第六章 十八世紀德國古典哲學思想中的技術意蘊
一 康德:技術的意向性和自然性
二 黑格爾:技術的物質性和精神性
第七章 十九世紀西方哲學中的技術理念
一 叔本華:意志先於技術手段的存在
二 卡普:技術物是人的器官投影
三 馬克思恩格斯:技術的本質即人的本質
下篇
第八章 現代西方哲學中的技術之思
西美爾:技術的異化現象
二 柏格森:人是技術的主人
三 懷特海:科學引導著技術的發展
四 杜威:實用主義的技術觀
第九章 分析哲學語境中的技術
羅素:技術是人類歷史上智力的表現形式之一
第十章 現象學的技術哲學思想
一 舍勒:技術作為一種基本的人類知識
二 海德格爾:作為“座架”的技術
三 阿倫特:技術的持存性
第十一章 法蘭克福學派的技術哲思
一 馬爾庫塞:工業化的技術是政治的技術
二 弗洛姆:技術的人道化
三 哈貝馬斯:作為“意識形態”的技術
第十二章 後現代主義的技術詮釋
一 利奧塔:技術與非人狀態
二 鮑曼:技術的道德化
三 鮑德里亞:技術的命定策略
四 吉登斯:技術與社會的互動
結語 西方技術認知的發展歷程:從邊緣到中心
附錄1 技術的倫理轉向
附錄2 技術哲學發展的新階段:技術控制主義
附錄3 技術思考的主要維度:技術、自然、社會、人
參考文獻
後記 生活的歷程,思想的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