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門

基本信息

詞目:西州門
拼音:xīzhōumén
注音:ㄒㄧㄓㄡㄇㄣˊ
解釋:晉西州之城門。為羊感舊興悲,哭舅謝安處。後以為典。表示感舊興悲﹑悼亡故人之情。

詳細釋義

典源
《晉書》卷七十九《謝安傳》
安少有盛名,時多愛慕。鄉人有罷中宿縣者,還詣安。安問其歸資,答曰:“有蒲葵扇五萬。”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師士庶競市,價增數倍。安本能為洛下書生詠,有鼻疾,故其音濁,名流愛其詠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斅之。及至新城,築埭於城北,後人追思之,名為召伯埭。羊曇者,太山人,知名士也,為安所愛重。安薨後,輟樂彌年,行不由西州路。嘗因石頭大醉,扶路唱樂,不覺至州門。左右白曰:“此西州門。”曇悲感不已,以馬策扣扉,誦曹子建詩曰:“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慟哭而去。[1]
釋義
晉名士羊曇是謝安的外甥,很受謝安器重。謝生病還京時曾過西州門。謝死後,羊曇一年多不舉樂,行不過西州路。有一天吃醉了酒,沿路唱歌,不覺到了西州門。左右提醒他,他悲傷不已,以馬鞭敲門,誦曹植詩:“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慟哭而去。後遂用“西州門”等表示感舊興悲,悼亡故友之情。

同源典故

哭西州 山丘淚 思謝傅 悲謝傅 慟西州 淚下羊曇 生存華屋 羊曇恨 羊曇悲 羊曇悲傷 羊曇悲感 羊曇揮淚 羊曇淚 羊曇醉 羊曇醉後 西州沾裳 西州淚 西州路 西州門 西門慟 西門灑淚 [1]

運用示例

宋黃庭堅《陪師厚游百花洲槃礴範文正祠下道羊曇哭謝安事為十詩》之二:“羊生但著鞭,勿哭西州門。故有不亡者,南山相與存。”
清趙翼《六哀詩·傅文忠公》:“千載西州門,羊曇同此情。”
宋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詞:“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三山用趙丞相韻答帥幕王君》詞:“莫說西州路,且盡一杯看。”
清查慎行《哭王右朝》詩之二:“東山便是西州路,欲學羊曇計轉窮。”
宋王質《八聲甘州·讀謝安石傳》詞:“西州淚,千年猶溼,回望興哀。”
宋張炎《月下笛·孤游萬竹山中閒門落葉愁思黯然因動黍離之感》詞:“只愁重灑西州淚,問杜曲、人家在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