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嶺後村

姜山鎮轄村,位於煙青一級公路以西,姜夏路以南,東嶺後村以西,2004年有266戶,928人,耕地面積2102畝。

基本信息

村名由來

據傳明永樂初年,王、曹兩姓從雲南遷來建村。村處嶺後坡,故稱嶺後,有東西村,該村稱西嶺後。

政區人口

姜山鎮轄村,位於煙青一級公路以西,姜夏路以南,東嶺後村以西,2004年有266戶,928人,耕地面積2102畝。

經濟狀況

2004年,村集體經濟總收入9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65元,該村被萊西市委命名為“萊西市紅旗村”、村黨支部被萊西市委評為“五個好黨支部”。

優勢產業

該村立足實際,發揮近靠一級公路的優勢,大力發展起以種植業、養殖業、運輸業和服務業為重點的主導產業,促進了農民增收,實現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豐收。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發展高效農業,截止到2004年,建有畜牧小區2處,植樹造林300畝並全部確權到戶,發展大田訂單蔬菜800畝。

社會事業

狠抓村政建設,積極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到2004年,新整修文明大街2條,長800米,漿砌排水溝1200米,並進行了綠化、亮化。在村北姜夏路以南規劃出一個住宅商貿小區,進一步拉動了第三產業發展。全村戶戶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瓦房、樓房,吃上了自來水,沿街設立了垃圾池,有專人管護和清理衛生的農戶看上了有線電視,買上了機車和電冰櫃,有固定電話260部。村民生活富裕,安居樂業。社會治安穩定,成立專門治安聯防隊,常年堅持值班巡邏;注重加強對村民的宣傳教育,全村未出現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山東省威海市榮城市城西街道西嶺後村

屬城西街道辦事處。位於街道辦事處最西部,東與東嶺後相鄰,西與大疃鎮塔後村毗鄰,北與垛山周家交界,南與滕家鎮鮑村接壤,全村總面積約700畝。

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始祖東魁由今本街道辦事處沽泊閆家村徙此山嶺之後定居成村,以姓氏命名嶺後趙家,1941年與東嶺後以方位分稱更名西嶺後。

1936年屬榮成縣第6區。1949年屬嶗山區。1958年屬蔭子人民公社。1966年屬蘭家人民公社。1975年屬大疃人民公社。1984年屬蘭家鄉。1993年屬城西鎮。2000年屬崖頭鎮。2006年屬城西街道辦事處。

全村有103戶,240人,以趙姓為主,均為漢族。

全村聚落呈不規則梯形,地勢北高南低。村南有一條河流,村北為村西丘陵地,全村土地都集中在此,適宜種小麥、玉米、花生、地瓜等作物,有大小水庫、池塘4座,村南有果園120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