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未來國際軟體有限公司

業務收入事實上,未來國際是“政府養大的孩子”,主要業務收入都來自政府機構,其中陝西省信息化領導小組更是未來國際的“衣食父母”,貢獻大部分收入,而陝西省政府屬下機構對其業績貢獻也是巨大。 招股書描述,正是在2004年,陝西省政府確定由未來軟體作為陝西省電子政務市場化運作主體企業,在此基礎上吸收、整合各方資源設立了未來國際,承擔全省電子政務建設的規劃、設計、實施、運維服務等。 不難看出,未來國際對於陝西政府部門尤其是陝西省信息化領導小組存在較強的業務依賴,而國有股東的大比例持股難免使其在選擇信息化供應商時存在利益傾斜,未來國際的業務獨立性如何使人信服?

基本信息

公司介紹

概況
西安未來國際軟體有限公司1997年1月成立於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公司主營業務為計算機軟體研發、系統集成和整體解決方案等技術增值服務。2004公司完成增資擴股,註冊資本為10652萬元人民幣,被陝西省政府確定為省電子政務建設運營主體企業。
公司作為國家級(西安)軟體產業基地的骨幹企業,1999年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註冊認證,2001通過國家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SI)一級資質認定,2002年列入中國軟體百強企業, 2003年獲得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商務部、稅務總局四部委聯合認定頒發的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認定證書。同時,公司多次獲得省、市、開發區等頒發的優秀科技企業、技術創新企業、科技明星企業等榮譽稱號。
業務
公司業務主要涉及電子政務、金融、商業零售等領域。在電子政務業務領域,公司負責陝西省電子政務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設計、建設、維護與運營工作,承擔全省電子政務統一平台的建設,為全省各地市及省級職能部門提供針對性的電子政務建設規劃及整體解決實施方案。在金融業務領域,提供銀行整體解決方案、業務套用管理軟體、數據大集中省網工程及自助服務系統工程等技術服務。在商業流通業務領域,提供商業流通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商業零售自動化套用系統的軟體研發及系統集成業務。“未來國際軟體”積極尋求局部創新的技術發展方向,並與業界知名企業IBM、HP、Microsoft、CISCO、CA、SYBASE、EMC等建立了良好長遠的合作夥伴關係。
理念
公司注重以人為中心的內部管理,倡導“員企共存、共進、共享”的企業文化,為員工提供寬鬆良好的進取環境,公司現已形成具有合理知識結構和較高綜合素質的員工隊伍,培育出一個技術業務過硬、得到客戶歡迎和讚許的核心骨幹群體。
“未來國際軟體”公司採取各大主業分業經營、獨立核算的經營思路。建立並不斷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效的經營體制和管理辦法,形成具有活力的經營管理構架,以適應市場變化和提高公司競爭能力,確保公司經營業績持續增長。
獨立性往往是監管部門審核擬上市公司的重點之一。西安未來國際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未來國際”)在證監會網站上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衝刺深交所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上市,但未來國際卻在上市前夕成立多家部分持股的關聯公司。

發展前景

未來國際

未來國際是一家信息化綜合服務提供商,採用服務外包模式向客戶提供IT服務,在電子政務、林業信息化和人口計生信息化等領域開展業務,主要為政府提供相關服務,保薦人是剛剛被“降級”的平安證券。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幾家關聯公司都可能跟未來國際發生各種各樣的交易,到底如何維持獨立性,如何保證交易的公平公正,並且如何保證不發生利益輸送存在疑問,相信這也會是監管部門審核的關注所在;另一方面,由於地方保護主義盛行,未來國際過分依賴陝西省政府部門的現狀難以改善,這對未來業務增長有一定限制。

關聯公司

在招股書披露的三年多的時間內,未來國際先後成立了多家部分持股的關聯公司,分別是西安睿通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西安睿通”)、榆林未來信息有限公司(下稱“榆林未來”)、陝西省網路與信息安全中心(下稱“測評中心”);此外,未來國際也持股協同軟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協同軟體”);前兩者為未來國際的控股公司,後兩者為參股公司。
西安睿通成立於2009年3月26日,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經營範圍為計算機軟硬體、多媒體產品、電子產品開發、生產、銷售、租賃、系統集成技術諮詢與服務;未來國際持股西安睿通60%,而陝西電子工業研究院持股40%。
榆林未來成立於2011年11月8日,註冊資本100萬元,經營範圍跟西安睿通基本雷同,未來國際持股60%,趙紅洲、高子耀、王波分別持股16%、12%、12%;未來國際表示,榆林未來是定位於承做榆林地區信息化項目的公司,不過招股書當中並未進一步披露上述三人的詳細信息。西安睿通和榆林未來的法定代表人,就是未來國際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王茜。
而測評中心成立於2009年3月,由未來國際與陝西電子工業研究院共同成立,未來國際出資400萬元;陝西電子工業研究院出資600萬元;測評中心主要是為陝西省信息安全提供技術性保障;此外,協同軟體成立於1997年,註冊資本為1.25億元,2011年底淨資產達到1.38億元,淨利潤為21.82萬元,未來國際對協同軟體持股比例為1.38%。
王茜曾經直接持股多家公司的股權,不過招股書顯示,為了減少關聯交易和避免同業競爭,上市前王茜把其所持多家公司的股權轉讓給無關聯第三方,並且把部分公司註銷;未來國際稱,實際控制人王茜、廉潔夫婦直接或間接控股和參股的其他公司,與未來國際不存在同業競爭。
華南一家知名券商保薦代表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從具體業務經營來看,上述幾家公司的經營業務和未來國際關係都比較大,以後可能會產生一定的關聯交易,也有可能有一定業務重疊,未來如何平衡未來國際和這些控股公司的利益是很大的疑問。儘管王茜已經轉讓和註銷了很多直接持股的關聯公司,但是上述幾家剛成立不久的公司,跟未來國際之間如何保持運作獨立,相信監管部門會要求未來國際作出進一步說明。

業務收入

事實上,未來國際是“政府養大的孩子”,主要業務收入都來自政府機構,其中陝西省信息化領導小組更是未來國際的“衣食父母”,貢獻大部分收入,而陝西省政府屬下機構對其業績貢獻也是巨大。
未來國際前五大客戶資料顯示,2009年~2011年,陝西省信息化領導小組為其貢獻收入達到8944.13萬元、10434.04億元、12637.7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了71.67%、57.67%、47.69%。未來國際也稱,來自陝西省政府旗下機構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在2009年~2011年,分別達到了77.72%、68.87%、65.97%。
未來國際承認,其主要業務領域為電子政務,報告期內前五名客戶大部分為政府部門用戶。而由於各級政府部門的信息化需求主要是專有業務系統,或周期性更新改造,建成後能夠滿足特定或一段時間的信息化需要,因此不能保證隔年均有較大的信息化需求,從而導致隔年主要客戶發生頻繁變動。前五大客戶信息顯示,2009年~2011年的第2~5名的客戶,是各不相同的12家政府部門。
上海一家知名券商的通信行業分析師向本報記者表示,對某些特定類型的軟體行業來說,大客戶的變動頻繁是屬於比較正常的範圍,這是由該行業的特性所決定;不過“陝西省信息化領導小組”常年作為第一大客戶則比較奇怪,估計這只是一個間接為某些政府部門提供服務的機構,其為未來信息提供近半收入,有較大的利益輸送嫌疑。
該分析師並稱,從客戶以及行業特徵來看,如果未來國際對某個客戶在某年有大項目,那么這家機構貢獻的銷售收入就會躥升,安裝系統後1~2年的維護保養費用可能是免費,而對系統升級或者其他服務,未來國際可以繼續收費,但一般來說不如開始安裝系統的時候銷售收入高,從行業來看,每年維護費用一般只有初裝時候的一到兩成,不過這可以成為該類型軟體公司比較長期穩定的收入。
此外,他還表示,未來國際未來能否維持高速增長,主要取決於新客戶的開拓;而要開拓陝西省以外其他省市政府部門的業務並不容易,因為不少地方政府在類似業務上,都對本地企業有較強地方保護主義,未來國際的業務前景不容樂觀。

信息化

信息化綜合服務提供商西安未來國際16日發布預披露材料,衝刺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 。材料顯示,公司有著不尋常的股權架構,陝西省政府行政控制的4家國有股東累計持股比例逾半,比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持股比例高出14%;另一方面,作為陝西電子政務市場化運作主體,未來國際約七成業務來自陝西省各政府部門。如此唇齒相依的關聯,足以令外界對未來國際的業務獨立性引發猜疑。
未來國際本次擬發行4100萬股,募集資金2.47億元投入陝西省信息化綜合服務中心等項目國際營收分別為1.25億元、1.85億元和2.6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023.36萬元、5015.34萬元和6052.6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國際擁有4名國有法人股東,其實際管理者均可追溯至陝西省政府。其中,陝高投持有未來國際發行前28.65%的股份,電子技術研究所持有12.05%股份,政印商貿持有6.69%的股份,信息總公司持有2.92%的股份,累計持股比例達50.31%,超過絕對控股線。另一方面,公司實際控制人王茜、廉潔夫婦,通過未來實業間接持有未來國際36.3%的股權。同時,本次IPO保薦人平安證券旗下的直投子公司平安財智,持有發行前5.28%的股份。
這樣罕見的股權架構,使得未來國際的公司性質、實際控制人的歸屬顯得異常模糊。招股書解釋稱,公司4名國有股東的出資者(上級主管部門)為不同的政府部門,其雖同屬陝西省屬國有企業,但相互之間不存在法定代表人、董事或高管相互兼職的行為,亦未簽訂一致行動人協定。不過,公司董事會由9位董事組成,6名非獨立董事中,4名國有股東各推薦1名,未來實業推薦2名,國資“在董事會中占據相對多數的席位”。
那么,作為創始人的王茜夫婦,為何甘願將股份分割給國有股東呢?
股權演變資料顯示,未來國際的前身未來軟體設立於1997年1月,但其命運轉折點卻發生於2004年。當年7月,未來軟體實施大規模增資擴股,陝高投、陝西軟體行業協會、陝西廣電網路(行情 股吧 買賣點) 、陝西省政府辦公自動化管理中心、陝西省信息總公司、恒生科技對未來軟體增資擴股,其中辦公自動化管理中心以網路設備資產及其配套軟體資產出資,信息總公司以實物資產出資,其餘股東以貨幣出資。後經國有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形成了目前的股權結構。
招股書描述,正是在2004年,陝西省政府確定由未來軟體作為陝西省電子政務市場化運作主體企業,在此基礎上吸收、整合各方資源設立了未來國際,承擔全省電子政務建設的規劃、設計、實施、運維服務等。憑藉壟斷性優勢,報告期內,公司來自陝西省省委、省政府、人大、政協、檢察院及其各部門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77.72%、68.87%和65.97%;大客戶中,來自陝西省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收入比重分別達71.67%、56.48%和47.69%。
據披露,陝西省信息化領導小組於2006年、2008年和2009年與未來國際簽訂了一期項目、二期項目及電子政務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契約,契約金額累計13.43億元。其中一期、二期項目基本建設完畢,正處於運營階段;電子政務綜合服務中心第一階段已完成驗收,第二階段建設正在進行中。截至2011年末,上述三期契約已確認收入4.29億元,在2012年至執行期滿期間,公司按三期契約的約定還將確認收入9.14億元。
不難看出,未來國際對於陝西政府部門尤其是陝西省信息化領導小組存在較強的業務依賴,而國有股東的大比例持股難免使其在選擇信息化供應商時存在利益傾斜,未來國際的業務獨立性如何使人信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