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雁塔區紅星國小

西安市雁塔區紅星國小,地處大雁塔街道辦事處後村。位於西影路561號,靠近大雁塔商場。沿紅星街,位於樂游路和考古路之間。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紅星國小原來是服務於後村,魯家村和李家村三個村莊的村辦國小。“文革”時期還是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學農聯繫國小,(西安市大雁塔國小為陝師大附中的學工聯繫國小)。
1970~1980年代以來,隨著西安城市的發展,逐漸成為位於城鄉結合部的服務於鄉村和周圍單位的初等教育學校。服務的地域包括雁塔路以東,建設路以南(西安冶金建築學院,即現在的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有自己的附小),西影路以北,三兆和西安市第四十五中學以西的地域。服務的單位包括西北勘探設計院西安寶石機械廠,西安電影製片廠,西安石油勘探儀器總廠後村研究所,西安測繪研究所等。學校於1970年代開始從三年級開設英語課。
1980年代初紅星國小由原來的土坯教室新建了磚混結構的四層教學樓,學生數增加到八百餘人。一位學生給當時的西安市市長張鐵民的一封信,直接導致了發動服務單位將雨天泥濘的樂游路和紅星路由土路改建成為煤渣路的解決工程。
1987年,紅星國小參加了國家“七五”教育科學研究規劃實驗課題中的西安市雁塔區《目標教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試驗。
1997年在國家教委“九五”科學規劃重點課題“目標教學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總課題下,作為目標教學實驗的重點單位,紅星國小承擔了此項實驗研究工作。
2001在全國38個國家級實驗區率先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中,紅星國小承擔了此項實驗研究工作。並且接受了2002年教育部對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等12個課程改革實驗區的工作進行了抽樣評估。
這些試驗主要是面向素質教育,包括信息技術、音樂和藝術課程(採用北師大實驗教材《藝術》),班級組織的"談心會"等心理輔導,以及通過目標教學和異步教學等方法提高大班教學的效果和防止兩極分化。
由於城鄉結合部,從二十一世紀開始,紅星國小每學年接收七百餘名打工子弟,並與本學區的學生同等對待,不但不收建校費,而且對少數貧困學生減半或免交借讀費,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現在學校有打工子女一千三百餘人。在校生總數1684名。

榮譽

陝西省電化教學實驗學校
陝西省優秀家長學校
西安市藝術特色學校
全國《貫徹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
西安市健康教育示範學校
西安市文明校園
西安市綠色學校
全國目標教學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二等獲

地址和聯繫方法

位於大雁塔街道辦事處後村。
地址:西影路561號
郵政編碼:710054
電話:29-5531587

交通:

24路公車在大雁塔換乘400路公車在鐵設院下車。

評價

紅星國小學校的基礎建設與其他學校相比還有明顯差距。
有學生家長反映紅星國小向一年級新生收建校費500元等額外負擔。 2012年向新生收取一萬元.且不開票據.

校長

1970~1980年代,萬校長
1999亓小榮

現任校長

朱鳳雲

西安市國小名錄(五)

近年來隨著西安經濟的蓬勃發展,基礎教育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湧現了一批批教育優良的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