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牆遺址

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年間(1370—1378)年,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為基礎擴展形成,周長13912米。

基本信息

介紹

城牆是古城風貌最傑出的代表,它青色的穩健如同父親堅實的臂膀,永遠是兒女們靠不到岸時的最好依偎。因為他紮根於這座城市的深厚比斗轉星移的歲月更令人感動和感慨。
現在的西安城牆是我國古代城垣建築中保留至今最為完整的一處,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牆。沿城牆外側已建成“環城公園”,成為城市居民晨練的最佳活動場所

歷史

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年間(1370—1378)年,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為基礎擴展形成,周長13912米。牆體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厚度大於高度,建築穩重堅固。自1983年開始的環城建設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牆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環繞,風格古樸、粗獷,有野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環城公園。以城牆為主體,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女兒牆垛口、城門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禦體系,古代武器落後,城門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這裡是封建統治者苦心經營的防禦重點。西安城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分別有正樓、箭樓、閘樓三重城門。閘樓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橋,箭樓在中,正面和兩側設有方形視窗,供射箭用。正樓在最里,是城的正門。箭樓與正樓之間用圍牆連線,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瓮城中還有通向城頭的馬道,緩上無台階,便於戰馬上下。全城還建有馬道11處。城牆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西南角是圓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轉角原狀外,其它都是方形
明代西安城垣曾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軍事防禦體系,也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西安古城堡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也為我們研究明代的歷史、軍事和建築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1962年西安城牆被列入國家重建文物保護單位後,迎來了重整旗鼓的東風。1983年,市政府結合市政建設整體規劃,投資1000萬元,開始建設環城公園。如今,城牆上的排水系統得以完善,敵台和垛口逐步恢復。黑河水經曲江池和興東湖,引入護城河,像一條銀鏈圍繞著城牆。護城河兩岸植樹後形成環城林帶。花壇、草坪遍布城牆之下。從西門到東門,先後建成松園、牡丹園、石榴園、櫻花園、吉備真園、含光閣、迷宮、元梯、吊橋、南門月城等遊覽點。
雄偉壯觀的西安城牆已成為市區最吸引人的觀光勝地之一。筆者曾陪同外賓多次來西安訪問,無不讚美城牆之偉大。一位泰 國客人說:“在北京登長城,看故宮;在西安登城牆,看兵馬俑。”日本天皇和皇后訪問西安時,特意登上西安城門,一覽古城內外風景西安環城公園是全國唯一的環城公園,它的雄偉壯觀和多姿多彩,為古城增添了無限風光。

清真大寺

西安清真大寺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鼓樓西北隅的化覺巷內,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中國殿式古建築群,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該寺院始建於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的維修保護,成為目前的格局。該寺屬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又晉升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5月榮獲西安市旅遊十大景觀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