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開發區

桂林西城開發區是一個享有多種美譽的地方,經濟發展快速,擁有師資力量雄厚的高等學校,自然資源豐富,工業發展很快。

基本信息

桂林西城經濟開發區毗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系歷史悠久,素有狀元之鄉、將軍之鄉、冠軍之鄉美譽的桂林西城經濟開發區,距桂林市中心6公里。桂林西城經濟開發區地理位置優越,陸空交通十分便利,321國道二級公路、桂柳高速公路、桂林兩江國際機場路、省道306線、湘桂鐵路在鎮區交匯。

簡介

近年來,臨桂鎮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區面貌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完善,目前城區內水、電供應充足,郵電、通訊、金融、衛生保健醫療、教育、賓館、娛樂等服務機構齊全。區內人氣興旺,商貿繁榮,工業更是蓬勃發展,魯山工業區、秧塘山水科技園、樂和工業集中區已成為外來客商投資的熱土。臨桂鎮農業資源豐富,盛產水稻優質谷、韭菜花、優質豐水梨、大果枇杷、夏橙、甘蔗等特優農產品,是全縣商品糧、瘦肉型豬及優良雞、鴨、魚、鵝生產大鎮。旅遊資源也相當豐富,已開發的有桂林雄森熊虎山莊,富有開發價值的有美國飛虎隊遺址、水仙岩、大岩文化遺址和農家休閒等景區。

轄臨桂鎮、五通鎮、兩江鎮、會仙鎮、六塘鎮中庸鄉宛田瑤族鄉、黃沙瑤族鄉、茶洞鄉、四塘鄉、南邊山鄉

學校

高校:桂林山水職業學院是2003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獲得國民教育系列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學院實行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歷教育,學制三年,納入國家招生計畫,畢業合格發給經電子註冊的大專學歷文憑,國家承認學歷。

經濟開發區

桂林市西城經濟開發區地處桂林市西側,位於素有"狀元之鄉,風水寶地"美譽的臨桂縣縣城,實行縣區合一管理。臨桂縣建縣始於漢代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已兩千餘年,全縣總面積為220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171.83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0.17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45萬人,設八鄉五鎮,165個村(居)委會。臨桂縣歷代俊傑層出不窮。清代乾隆皇時期出了太子太傅陳宏謀,近代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李天佑,民國時期代總統李宗仁,以及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等在社會上有較大影響的人物,在1996年7月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臨桂的驕子唐靈生、肖建剛,分別獲奧運會59公斤級和64公斤級舉重金牌和銅牌。

自然資源

臨桂縣自然資源豐富,特產充裕。縣城地處亞熱帶季風區,平均氣溫19.1℃,年均降水量為1869mm,無霜期302天。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水仙岩、古桂柳運河、華岩、九灘瀑布李宗仁故居、雄森熊虎山莊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每年都吸引了大量遊客。境內金屬礦產有鐵、鉛、、金等11種,非金屬礦產有重晶石白雲岩、石英岩16種。名優特產羅漢果、馬蹄、靈香草等名揚海內外。

工業基地

開發區是國務院批覆、桂林市總體規劃的工業基地,規劃面積16.05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8.5萬,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捷。開發區距市區5公里,離大西南最大的航空港--桂林兩江國際機場15公里,並有專用公路直達,桂海高速公路縱貫廣西南北,從開發區到柳州,過南寧到大西南的出海口北海和防城港不過5小時,桂梧高速公路、321、322國道和20171省道,交匯區內,北達湖南湖北,西達貴州雲南,東達廣東、香港、澳門,南下海南、越南。穿越區內的湘桂鐵路在開發區內設有貨運站,貨物可運往全國各省市和世界各地。

基礎設施

目前區內基礎設施完備,社會配套服務齊全,99年6月份引水工程完成,開發區內的用水由桂林自來水公司直接供應,日供水量可達1萬多噸,排污雨水管網延伸到10公里。現有220KV變電站一座,總容量90+120MVA;110KV變電站兩座,總容量4萬KVA,區內電能由廣西主電網供電。郵電方面,均已開通電報、傳真、數據傳輸、特快郵遞、國內、國際長途直拔電話。依託桂林市,海關、商檢和航空、鐵道、公路運輸站、銀行、保險、保全機構齊全,賓館、飯店、商業中心及文娛體育、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公益設施,均能滿足西城經濟開發區發展的需要。2002年,開發區為了創造更好的投資硬環境,推出大型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項目並將於下半年動工,其中污水處理廠項目將成為廣西縣城第一家。

規劃中的桂林市西城經濟開發區總的指導方針:"圍繞一個側重點,兩個產業帶,三個工業區的框架思路,循序漸進開發建設。"一個側重點,即把招商引資,主動接受本市支柱產業的轉移和輻射,作為中軸,在機場路兩側建設6公里長的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帶,以製藥、輕工、食品汽車配件、電子、化工、建材工業為主。二是以321國道廟嶺段為主體,發展加工與貿易並重的產業帶,以大型農貿批發市場為龍頭,開發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配套設施。近期建設項目主要集中在魯山小區,魯山小區位於臨桂縣城的東北部,建設面積為1000畝。西城開發區的中遠期項目主要致力於發展西部的秧塘小區、西南部的小太平小區,它們的建設面積分別為16150畝、3450畝。規劃中的各開發小區以發展工業為基礎,帶動發展商業、房地產業及旅遊業等。魯山小區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備的基礎設施而倍受投資者青睞。自1992年,開發區的各項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開發區原有工業企業如天和西城分公司、臨桂有色金屬廠、桂林汽車零部件廠、臨桂精細化工製品廠等骨幹企業實現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長,實現年度總產值為39655.224萬元,銷售收入為40359.492萬元,上交稅金1497.096萬元,實現利潤3893.508萬元。

開發區目前實行縣區合一新體制運作,為了進一步加快西城經濟開發區的建設速度,擴大招商引資,減少辦事環節和提高工作效率,臨桂縣委、縣政府在2001年5月重新明確了西城經濟開發區的職能,健全開發區的管理機構,充實人員,強化服務,實行一套人馬,一條龍服務,一個視窗收費的辦事制度,為投資客商提供高效、廉潔、規範的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