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業大學人文學院

1.學院概況

1.1院系介紹

人文學院設有法學、公共事業管理、漢語言文學3個本科專業(系),現有在校生60 0 餘人, 已形成一定的辦學規模和專業特色。

1.2師資力量

西南林業大學人文學院現有教職工28人,專職教師27人,教授2人,副教授11人,講師14人,管理人員1人,教輔人員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6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1人,碩士21人。基本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為骨幹,博士、碩士為主體的學術梯隊,並承擔著全校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函授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大學語文”的全部教學任務。

1.3機構設定

人文學院下設法學教研室、公共事業管理教研室、漢語言文學教研室和“思想政治理論”各課程教研室,建有模擬法庭、文科綜合實驗室、機房和藏書3萬餘冊的圖書音響資料室各1個,並與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昆明市人民檢察院、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昆明市人民政府的相關區、縣、部門共建實習基地。

2.院領導

2.1院長-趙樂

趙樂靜,教授,哲學博士。西南林業大學副校長、人文學院院長。1984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機械工程一系汽車專業,後分別在華東師範大學自然辯證法暨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獲哲學碩士、博士學位。現任雲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常務理事,雲南省法學會理事,雲南省高校“兩課”教學委員會常務理事,《科學技術與辯證法》編委;校學術委員會、教學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委員。曾任昆明市青聯第四屆委員會委員。
自1991碩士畢業以來,先後為研究生、本科生講授“自然辯證法概論”、“社會科學概論”、“社會學”、“科學哲學”、“生態倫理學”、“技術美學”、“西方哲學概論”、“科技與社會概論(STS)”、“創造學”、“現代科技概論”、“現代企業管理”等課程。工作中注重發揮文理兼修的專業優勢,教學中力爭科技與人文並重。近年來,應邀為省內高校、企業、醫院舉辦相關講座、擔任評審,並被省教育廳聘為首批 “形勢與政策”宣講團成員。
從1991年起,在專業核心期刊發表引證率較高的研究論文多篇。公開發表英、德譯漢譯文40餘篇,約25萬字。以主要成員身份承擔教育部重大人文社科項目兩項,主持省、廳級及校級課題多項。出版專著《視界的融合:科學、技術與社會導論》(獲:雲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專著三等獎)、譯著三部(其中一部獲:中國第二屆科普圖書二等獎),副主編研究生教材兩部。博士論文為《技術解釋學》(hermeneutics of technology),已列入教育部重大項目攻關課題"當代科學哲學發展趨勢研究"專著出版計畫(2006年),目前見於CNKI優秀博碩論文庫。

2.2書記-郭正春

郭正春,1964年9月生,副教授,碩士,人文學院黨總支書記。1986年7月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同年分配至西南林學院馬列部任教,工作以後在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獲法學碩士。2002年7月以後任西南林學院黨委辦公室副主任,期間曾於2005年12月—2007年11月,到雲南省昭通市綏江縣掛職任人民政府副縣長,2011年5月至今,任人文學院黨總支書記。
自畢業以來,先後講授“中國革命史”、“毛澤東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大學語文”、“管理心理學”等課程;在《思想戰線》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側重於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等領域研究,有一定經驗和成果。2008年評為西南林學院“優秀共產黨員”。

2.3副院長-饒峻妮

饒峻妮,1994年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到西南林學院工作至今。 2004年評為副教授,2005年獲得清華大學法學碩士學位。2005-2011年,擔任大學語文和漢語言文學教研室主任;2011年5月任西南林業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
教學方面,為我校本、專科及成教學生先後講授:公共基礎課《大學語文》;專業選修課《秘書學》、《公文寫作》、《公共關係學》、《生態倫理學概論》及漢語言文學專業基礎課《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讀》、《中國古代文學》和專業核心課《中國文學批評史》。
科研方面,擔任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大學語文教程》副主編;在《清華大學學報》、《作家》雜誌、《名作欣賞》等中文核心和其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雲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一般項目、校面上科研基金、教育科學研究、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項目共5項;參加:雲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自籌項目、教育科學研究、校面上科研基金、教育科學研究和昆明學院科學研究項目共5項。參與部門多個項目的申報工作。
多次作為骨幹教師被推薦,參加了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司、雲南省教育廳等部門組織的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研修班、國語口語提高班、國語測試員培訓班、母語高等教育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中國古代文學史》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等的學習和培訓,獲得國語口語“一級乙等”證書及“省級國語水平測試員”、“雲南省國語計算機輔助測試員”等資格證書。

3、專業介紹

3.1法學(法律系)

招理工類、文史類考生)
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商法、經濟法、智慧財產權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外國法律思想史、環境資源法。
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法律服務機構等法律工作的法學專門人才。

3.2公共事業管理(公共管理系)

(招理工類、文史類考生)
主要課程: 管理學原理、公共事業管理、管理經濟學、公共安全概論、公共危機管理、公共政策學、管理信息系統、社會學、風險決策學、災害學。
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知識及相應套用能力,能在政府部門、安全部門、規劃部門、工礦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公共事業單位等從事公共安全的管理、決策諮詢、規劃、教育和科研開發的高級專門人才。

3.3漢語言文學(中文系)

(招文史類考生)
主要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史、美學、西方文藝理論、新聞學理論、傳播學理論。
培養具備紮實漢語言文學專業以及中文相關專業知識及相應套用能力,能在新聞、文化、宣傳、出版部門、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企業事業單位從事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秘、記者、編輯等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4.科研概況

全院教師注重科研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學科建設促進教學建設。近三年,承擔科研課題20餘項,其中,教育部課題2項,省社科基金2項,省教育廳課題6項,省教學研究課題10項,校級重點課題3項,面上科研項目5項。獨立完成專著5部,譯著3部,主編參編教材近20本,在各類刊物發表文章100多篇,獲獎論文多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