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故事[美國1961年羅伯特·懷斯執導電影]

《西區故事》是由羅伯特·懷斯執導,娜塔利·伍德、理察·貝梅爾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61年10月18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百老匯同名歌劇,講述了西區的兩大幫派經常在街頭械鬥,其中一個幫派首領的朋友托尼與另一個幫派首領的妹妹瑪麗亞相愛,最後雙方首領大決鬥造成了悲劇,托尼慘死 。 1962年,該片獲得第34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10項獎項 。

劇情簡介

西區是紐約的貧民窟集中地。那裡有兩個少年流氓集團。一個叫“火箭”,由白人組成,頭目是里弗 (魯斯·譚柏林飾);一個叫“鯊魚”,由波多黎各人組成,頭頭是貝爾納爾多 (喬治·查金思飾)。兩幫勢不兩立。經常挑釁格鬥,釀成流血事件。

一天夜裡,西區舉行了一場規模頗大的舞會。兩個團伙之間展開了一場獨特的“競賽”,在眾人的呼喊聲中,里弗的好友托尼 (理察·貝梅爾飾)和貝爾納爾多的妹妹瑪麗亞 (娜塔利·伍德飾)相遇。兩人一見鍾情,就象在夢中似的一起跳著舞。貝爾納爾多發現了他們,他暴跳如雷地撲過來,強行讓手下帶走了瑪麗亞。

《西區故事》劇照 《西區故事》劇照

回到了家的瑪麗亞正準備上床,忽然聽見有人在呼喚她。她走近視窗,又見到了托 尼。第二天,瑪麗亞聽說“鯊魚”將和“火箭”決鬥,便希望托尼去阻止他們。托尼答應了她。晚上,“鯊魚”和“火箭”在街頭相遇。兩伙人正準備動手,托尼匆匆趕到,他試圖阻止他們之間的鬥毆,但貝爾納爾多卻不理睬,還一拳把托尼打倒在地。里弗見狀,便動了手。當里弗用刀逼住了貝爾納爾多時,托尼要里弗停手。里弗稍一猶豫,但貝爾納爾多的刀先捅進了里弗的胸膛。托尼奔過去抱住了里弗。貝爾納爾多又持刀向他刺來,托尼眼明手快,拿起里弗的刀刺進了貝爾納爾多的胸口。

瑪麗亞對此十分傷心。貝爾納爾多的女朋友用最污穢的話罵她,責備她,但她始終忘不了托尼。托尼不知從哪兒獲悉瑪麗亞憂思而想輕生,便陷入絕望。貝爾納爾多生前曾希望妹妹嫁給他的好友奇諾。可奇諾看到瑪麗亞鍾愛的竟是殺兄的仇敵,一時狂怒之下,身藏手槍去找托尼算帳。瑪麗亞得知之後迅速趕到托尼處報信,但就在這一剎那間,奇諾的槍響了,無情的子彈奪去了托尼的生命,瑪麗亞悲痛欲絕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瑪麗亞 娜塔利·伍德
托尼 理察·貝梅爾
貝爾納爾多 喬治·查金思
里弗 魯斯·譚柏林
Anita 麗塔·莫雷諾
Lieutenant Schrank Simon Oakland
Doc Ned Glass
Officer Krupke William Bramley
Ice Tucker Smith
Action Tony Mordente
A-rab David Winters
Baby John Eliot Feld
Snowboy Bert Michaels
Tiger David Bean
Joyboy Robert Banas
Big Deal Anthony'Scooter' Teague
Mouthpiece Harvey Evans
Gee-Tar Tommy Abbott
Chino Jose De Vega
Pepe Jay Norman
Indio Gus Trikonis
Juano Eddie Verso
Loco Jaime Rogers
Rocco Larry Roquemore

職員表

製作人羅伯特·懷斯、Saul Chaplin、Walter Mirisch
導演羅伯特·懷斯、傑羅姆·羅賓斯
副導演(助理)烏盧·格羅斯巴德、Robert E. Relyea、Jerome M. Siegel
編劇恩斯特·萊赫曼、威廉·莎士比亞、傑羅姆·羅賓斯、亞瑟·勞倫茨
攝影Daniel L. Fapp
剪輯Thomas Stanford
選角導演Lynn Stalmaster
藝術指導Boris Leven
服裝設計Irene Sharaff
布景師Victor A. Gangelin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自

角色介紹

西區故事[美國1961年羅伯特·懷斯執導電影] 西區故事[美國1961年羅伯特·懷斯執導電影]
瑪麗亞 演員娜塔利·伍德
貝爾納爾多的妹妹,美麗善良。在一次舞會上,邂逅了托尼,兩人一見鍾情。後來哥哥貝爾納爾多被托尼殺死,瑪麗亞對此十分傷心。貝爾納爾多的女朋友用污穢的話罵她,責備她,但她始終忘不了托尼。瑪麗亞得知奇諾要找托尼算帳時,想到給托尼報信,卻目睹托尼被奇諾槍殺,瑪麗亞悲痛欲絕。
西區故事[美國1961年羅伯特·懷斯執導電影] 西區故事[美國1961年羅伯特·懷斯執導電影]
托尼 演員理察·貝梅爾
在西區舉行了一場舞會,托尼與貝爾納爾多的妹妹瑪麗亞一見鍾情。後來里弗與貝爾納爾多決鬥,托尼試圖阻止但是失敗了。當貝爾納爾多想要用刀刺向里弗時,托尼拿起里弗的刀刺進了貝爾納爾多的胸口。托尼獲悉瑪麗亞因為憂思而想輕生,便陷入絕望。後來被貝爾納爾多生前的好友奇諾開槍打死。
西區故事[美國1961年羅伯特·懷斯執導電影] 西區故事[美國1961年羅伯特·懷斯執導電影]
貝爾納爾多 演員喬治·查金思
少年流氓集團“鯊魚”的頭目,瑪麗亞的哥哥。西區舉行了一場規模頗大的舞會,貝爾納爾多發現了瑪麗亞和托尼兩人一見鍾情,他暴跳如雷,強行讓手下帶走了瑪麗亞。後來在與里弗的決鬥過程中,被托尼用刀刺死。
西區故事[美國1961年羅伯特·懷斯執導電影] 西區故事[美國1961年羅伯特·懷斯執導電影]
里弗 演員魯斯·譚柏林
少年流氓集團“火箭”的頭目,托尼的好朋友。他經常帶領手下的人與另一個流氓集團挑釁格鬥,釀成流血事件。後來與貝爾納爾多進行了一場決鬥。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自

音樂原聲

封面曲目
West Side Story (Original Soundtrack Recording)
西區故事[美國1961年羅伯特·懷斯執導電影] 西區故事[美國1961年羅伯特·懷斯執導電影]
01.Overture 02.Prologue 03.Jet Song 04.Something's Coming 05.Dance at the Gym 06.Maria 07.America 08.Tonight 09.Gee, Officer Krupke 10.Intermission Music 11.I Feel Pretty 12.One Hand, One Heart 13.Quintet 14.The Rumble 15.Somewhere 16.Cool 17.A Boy Like That/I Have A Love 18.Finale 19.End Credits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自

幕後花絮

•為了適應片中男演員高難度的舞蹈,這些男演員的牛仔褲都是用特殊的高彈力線縫製而成。

•因為在片中要長期在街道上跳舞,該片的舞美助理李·西奧與大多數的舞蹈演員脛骨都打過夾板。

•威廉·勃拉姆利是該片唯一一個在歌劇與電影中同樣飾演警官克拉克的演員;其他的演員雖然出現在舞台劇和電影裡,卻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獲獎記錄

時間頒獎方獎項名稱獲獎情況獲獎人/影片
1961第27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獲獎《西區故事》
1962 第19屆金球獎 最佳喜劇/音樂類電影 獲獎 《西區故事》
最佳男配角 獲獎 George Chakiris
最佳女配角 獲獎  麗塔·莫雷諾
1962 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 獲獎  《西區故事》
最佳導演 獲獎 羅姆·羅賓斯 羅伯特·懷斯傑
最佳男配角 獲獎 George Chakiris
最佳女配角 獲獎 麗塔·莫雷諾
最佳編劇 提名 歐內斯特 萊曼
最佳攝影 獲獎 Daniel L. Fapp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 獲獎 Boris Leven Victor A. Gangelin
最佳服裝設計 獲獎 Irene Sharaff
最佳剪輯 獲獎 Thomas Stanford
最佳音效 獲獎 Fred Hynes Gordon Sawyer
最佳音樂/歌曲 獲獎 Sid Ramin Irwin Kostal Saul Chaplin Johnny Green
1963 英國學院獎 最佳電影 提名 《西區故事》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自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西區故事》原是由舞蹈家傑洛姆·羅賓斯設計的歌舞劇,經常作為百老匯的保留節目。1961年,電影導演懷斯與羅賓斯合作,運用電影手段,將它改編成電影。該片情節源自莎士比亞的劇作《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背景從中世紀互相對立的兩大家族改成20世紀60年代紐約的兩大青年幫派,真實地反映了團伙間彼此發泄著仇恨和他們對世界的憎惡。劇本原來的設定是讓一名天主教男孩愛上一名猶太教女孩,作品名稱原本是《東區故事》,因為20世紀40年代出現的波多黎各移民問題,故事才被改變。

選角過程

阿爾維斯·普雷斯里 (貓王)有收到邀請出演托尼,然而他的經理人派克上校堅持認為這個角色不適合阿爾維斯,從而使阿爾維斯受到影響。因為阿爾維斯不同意演出,製片人只得把這一人選固定於五個人:沃倫·比蒂、安東尼·博金斯、加里·洛克伍德、托埃·唐納荷、理察·貝爾梅。博金斯有張孩子氣的臉,加之他有在百老匯演出的履歷,讓他成為這一角色的有力競爭者;而懷斯則中意由比蒂出演。最終,不被看好的候選人理察·貝爾梅贏得了飾演男主角托尼的機會。此外,吉爾·聖約翰、奧戴莉·赫本與蘇珊妮·普雪特都是瑪麗亞這一角色的競爭者,然而,奧戴莉·赫本因懷孕退出了角逐。最終女主角由娜塔利·伍德飾演 。

拍攝過程

《西區故事》以紐約曼哈頓西北部貧民區為題材,外景拍攝點是美國紐約第六十一街區,片中歌舞等場面都是在街頭巷尾的真實環境實地取景。在拍攝中,懷斯有機的結合舞台與螢屏技術,比如,長鏡頭關照一個場景,或者運用運動的鏡頭捕捉一個個動感的瞬間。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 The Mirisch Corporation (美國)2. Seven Arts Productions (英國)3. Beta Productions


上映日期

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
1961年10月18日美國1963年2月28日西班牙
1962年2月27日瑞典1970年2月27日挪威
1962年2月27日英國1970年6月5日法國
1962年3月1日法國2002年12月28日日本
1962年5月8日阿根廷2004年9月2日香港
1962年8月17日芬蘭2005年8月26日英國
1962年10月8日丹麥2006年2月18日泰國

DVD發行

6區《西區故事》DVD可選擇全套中英文全漢化選單,主選單包括有影片播放、分段播放、語言設定,正片為可變形寬熒幕2.35:1畫面比例,提供了英語DTS-ES5.1全碼、英語DD-EX5.1音軌,簡體中文字幕、英文字幕,字幕均可隱藏和自由切換。

影片評價

導演勞勃懷斯與負責編舞的傑洛姆羅賓斯突破傳統歌舞片的室內局限,將歌舞場面帶上街頭,而且強調大場面的群舞設計,一系列舞蹈都具有現代舞強烈、狂熱、明快、奔放、充滿活力而富於節奏的特點,視覺效果出色。 (網易評)

《西區故事》 《西區故事》

該片的音樂突破了傳統歌舞片的風格,灌注入現代年輕人熱情狂放的時代特色,與舞蹈場面的結合尤其絲絲入扣;片中的多首插曲如《今夜》、《瑪麗亞》等都很優美動聽,而《晚上再見》則讓人們領略了年輕人活力四射、粗野奔放的情緒。 (網易評)

影片一開始就體現出攝影機所具有的韻律美和流動感,隨著音樂的湧現,光怪陸離的色斑交疊而至,鏡頭像飛鳥一樣在空中飛旋俯視,紐約全景盡收眼底,隨著跳躍般的節奏,攝影機俯衝下去,輕巧利落地降臨在紐約城市街頭。這種隨心所欲的氣質也充分地體現了舞蹈編導羅賓斯的精心設計中,他充分地利用現實空間和有限的道具,將程式化的芭蕾舞蹈動作進行不留痕跡的拓展,從而保存了舞台之美又擁有一種明快曉暢的敘事和抒情風格。籃球場、翹翹板、倉庫和道路,都成為無限延伸、信手拈來的藝術工具,兩種藝術品質的完美結合使得該片在強烈的舞台渲染力和現實色彩中間取得了一個合情合理而又相得益彰的平衡點。 (《奧斯卡金像獎百部獲獎影片》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