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居抗震設防技術指南

西北農居抗震設防技術指南

《西北農居抗震設防技術指南》是一本王蘭民//袁中夏編制,由地震出版社在2011-09-01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書名:西北農居抗震設防技術指南/抗震設防技術指南叢書

作者:王蘭民//袁中夏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ISBN:9787502838904
開本:16開
頁數:303頁
出版時間: 2011-09-01 第1版

內容簡介

王蘭民等編著的這本《西北農居抗震設防技術指南》力求將系統性、技術實用性和易讀性結合起來。首先,農居的地震安全涉及多方面的問題,片面介紹某個方面很容易誤導讀者,因此,本書從場地、地基到結構,從建設、使用到維護,都全面涉及。再者,農居的地震安全固然涉及到很多基礎知識,但是對建造而言,需要提供具體的技術措施方案。因此,本書在適當介紹相關基礎知識後,力求提供具體實用的技術資料,如細部構造圖和各類地震安全技術要求,這樣,讀者在理解知識之後,就可以套用相應的技術。本書具有很好的易讀性,簡明、易懂和生動的文字,讓初學者或者臨時需要參考本書的讀者感到很方便。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地震基本知識
1.1 地震的成因和類型
1.1.1 地震的成因類型
1.1.2 按震源深度分類
1.1.3 按震中距分類
1.1.4 按地震序列分類
1.2 板塊構造與地震活動
1.2.1 板塊構造
1.2.2 全球主要地震帶
1.2.3 我國的地震和地震帶
1.3 震級、烈度、基本烈度和抗震設防烈度
1.3.1 地震震級
1.3.2 震級和能量
1.3.3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和烈度表
1.3.4 抗震設防烈度
1.4 地震波
1.4.1 體波和面波
1.4.2 地震定位的原理
1.4.3 地震波與震害
1.4.4 地震波的套用
1.5 地震災害
1.5.1 地震災害的分類
1.5.2 直接災害
1.5.3 次生災害
1.5.4 誘發災害
1.6 我國的防震減災體系
1.6.1 我國的防震減災機構和職責
1.6.2 我國的防震減災法規和防震減災規劃
1.6.3 監測預報
1.6.4 震害防禦
1.6.5 應急救援
1.6.6 地震科技
1.7 日本和美國的震害防禦體系
1.7.1 日本
1.7.2 美國
第二章 西北地區的地震災害
2.1 西北地區的地震和受災狀況
2.1.1 西北地區的地震
2.1.2 西北地區地震災害與經濟條件的對比
2.1.3 西北地區地震災害與東部地區的對比
2.1.4 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
2.1.5 玉樹地震與“5·12”汶川地震的主要差異
2.2 西北地區活動斷層分布
2.2.1 西北地區活動斷層分布
2.2.2 西北地區主要地震帶及典型地震
2.2.3 西北地區各省主要活斷層活動情況以及典型地震
第三章 農居地震安全的基本原則
3.1 我國的抗震設防標準
3.1.1 抗震設防的目的、準則和目標
3.1.2 相關法律、規範和檔案
3.1.3 農居地震安全工程簡介
3.2 農居地震安全的可行性
3.2.1 經濟可行性
3.2.2 技術可行性
3.2.3 農村社會發展需求
3.2.4 環保、低碳的需求
3.2.5 農居地震安全的實施效果
3.3 推進農居地震安全的基本原則
3.4 抗震設防原則
3.4.1 場地的安全原則
3.4.2 地基和基礎的安全原則
3.4.3 外形布局
3.4.4 結構體系
3.4.5 施工要求
第四章 西北地區農居現狀及典型農居結構特徵
4.1 西北地區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
4.1.1 西北地區地理氣候條件
4.1.2 西北地區農村人口分布狀況
4.1.3 西北地區農村社會經濟發展
4.2 西北地區農居類型
4.2.1 農居分類原則
4.2.2 主要農居類型
4.2.3 民族特色農居
4.3 西北地區農居類型的分布
4.3.1 農居類型分布特徵
4.3.2 農居結構類型與分布的影響因素
4.4 西北地區的典型土木農居
4.4.1 木構架承重土木房屋
4.4.2 土牆承重土木結構
4.4.3 混合承重土木結構
4.5 西北地區的典型磚木農居
4.5.1 木構架承重磚平房
4.5.2 牆體承重磚平房
4.6 西北地區典型單層磚混農居
4.7 西北地區典型多層砌體農居
第五章 西北農居震
5.1 土木農居的震害
5.1.1 不同烈度下的震害
5.1.2 震害機理
5.2 磚木農居的震害
5.2.1不同烈度下的震害
5.2.2 震害機理
5.3 單層磚混和多層砌體農居的震害
5.3.1 單層磚混和多層砌體農居在不同烈度下的震害
5.3.2 單層磚混和多層砌體農居震害機理
第六章 場地的震害效應及選址
6.1 場地的地震安全意義
6.2 土層結構的影響
6.3 地形的影響
6.4 地貌條件的影響
6.5 場地安全與地質災害
6.6 地震安全農居選址
6.6.1 避開危險地段
6.6.2 慎選不利地段
6.6.3 可選一般地段
6.6.4 首選有利地段
第七章 地基和基礎的地震安全技術
7.1 地基及其作用
7.2 主要地基類型及其安全問題
7.2.1 黃土地基
7.2.2 凍土和寒濕地基
7.2.3 戈壁砂礫土地基
7.2.4 沖洪積地基
7.2.5 山地坡積殘積地基
7.3 常用地基處理方法
7.4 基礎及其作用
7.5 農居的基礎類型
7.6 基礎的設計
7.7 基礎的施工
7.7.1 基礎的埋深
7.7.2 基礎施工
7.7.3 基礎的最小寬度
第八章 土木農居地震安全技術
8.1 土木結構的地震安全問題
8.1.1 牆體震害問題山
8.1.2 結構震害問題
8.1.3 生土房屋牆體建造工藝
8.2 土牆的地震安全技術
8.2.1 土牆抗震性能
8.2.2 土牆抗震加固技術.
8.2.3 土牆抗震性能評價
8.3 上牆承重和混合承重平房的地震安全技術
8.3.1 土牆承重平房抗震性能
8.3.2 土牆承重平房抗震加固技術
8.4 木構架房屋的地震安全技術
8.4.1 木構架房屋震害特徵
8.4.2 木構架房屋抗震加固技術
8.5 窯洞的地震安全技術
8.5.1 窯洞地震安全問題
8.5.2 窯洞抗震性能分析
8.5.3 窯洞抗震設防技術
8.6 土木農居地震安全圖集
8.6.1 土木農居屋蓋和木構件施工技術圖
8.6.2 土木農居牆體抗震技術圖
8.6.3 土木農居圈樑施工圖
8.6.4 窯洞抗震技術圖
第九章 磚木農居的地震安全技術
9.1 磚木農居的地震安全問題
9.1.1 牆體存在的地震安全問題
9.1.2 屋蓋存在的地震安全問題
9.1.3 附屬構件存在的地震安全問題
9.2 磚牆承重平房的地震安全技術
9.2.1 木屋蓋施工技術
9.2.2 建築裝飾
9.2.3 磚牆的地震安全技術
9.2.4 抗震構造措施
9.2.5 抗震加固技術
9.3 木構架承重磚平房的地震安全技術
9.3.1 木構架的地震安全技術
9.3.2 抗震構造措施
9.3.3 抗震加固技術
9.4 磚木農居地震安全圖集
9.4.1 磚木農居屋頂施工圖集
9.4.2 磚木農居常用抗震加固技術
第十章 單層磚混和多層砌體農居的地震安全技術
10.1 單層磚混和多層砌體農居的地震安全問題
10.1.1 結構體系不合理導致的地震安全問題
1O.1.2 缺少抗震構造措施導致的地震安全問題
10.1.3 屋蓋的地震安全問題
10.2 單層磚混農居地震安全技術
10.2.1 單層磚混農居抗震技術的一般規定
10.2.2 混凝土屋蓋的抗震設計和施工要求
10.2.3 附屬結構的抗震設計和施工要求
10.3 多層砌體農居地震安全技術
10.3.1 多孔磚牆體砌築技術
10.3.2 多層砌體農居抗震技術的一般規定
10.3.3 多層砌體屋蓋和樓板的抗震設計和施工要求
10.3.4 多層砌體樓梯間和附屬結構的抗震設計和施工要求
10.4 單層磚混和多層砌體的抗震構造措施
10.4.1 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和圈粱
10.4.2 門窗過粱
10.5 單層磚混和多層砌體農居地震安全圖集
10.5.1 預製板屋蓋施工圖
10.5.2 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屋蓋施工圖
10.5.3 單層磚混和多層砌體房屋平屋頂施工圖
10.5.4 單層磚混和多層砌體房屋牆體加筋圖
10.5.5 鋼筋混凝土圈樑施工圖
10.5.6 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施工圖
10.5.7 門窗過梁施工圖
10.5.8 鋼筋的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
第十一章 農居的使用和維護
11.1 農居的使用
11.1.1 不要隨意改造
11.1.2 不要堆(吊)重物
11.1.3 不要過度裝修
11.1.4 不要隨便開挖
11.2 農居的維護
11.2.1 地基的維護
11.2.2 基礎的維護
11.2.3 牆體的維護
11.2.4 屋蓋的維護
11.2.5 樓地面工程的養護
11.2.6 牆台面及吊頂工程的養護
第十二章 房屋建造工程量估算
12.1 土方量估算
12.1.1 人工開挖土方體積換算方法
12.1.2 基坑土方量和工時計算
12.1.3 邊坡土方量
12.2 砌築砂漿工程量計算
12.3 基礎工程量計算
12.3.1 石基礎工程量計算
12.3.2 磚基礎工程量計算
12.3.3 灰土基礎工程量計算
12.3.4 混凝土基礎工程量計算
12.4 土坯製作及計算
12.5 磚牆用料及工程量計算
12.6 圈樑、構造柱用料計算
12.7 現澆混凝土樓板用料計算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