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二棉社區

西北二棉社區位於陝西省鹹陽市秦都區西蘭街道人民西路,是單位型社區,位於包括西北二棉生產區和第一生活區,占地20多萬平方米,現擁有住宅樓65棟,居民2萬餘人。

基本概況

西北二棉社區位於陝西省鹹陽市秦都區西蘭街道人民西路,是單位型社區,位於包括西北二棉生產區和第一生活區,占地20多萬平方米,現擁有住宅樓65棟,居民2萬餘人,社區內設有學校、幼稚園、職工醫院、飲食廣場等服務設施。社區採取有力措施全力淨化美化環境,加強文明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努力構建和諧富裕的新型社區。

文化活動

一是利用現有的室內外活動場所,與社區單位開展了資源共享活動,目前社區內設定門球場、籃球場、文化廣場、社區公園、健身路經等活動場地全天候對社區居民開放�二是對社區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中心加大投入,健全了圖書室、閱覽室管理制度。目前圖書室藏書達5000多冊。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繁榮社區文化生活。為適應市民多層次文化需求,西北二棉社區成立了健身隊、舞蹈隊、腰鼓隊、籃球隊以及民間戲劇團、北管東社等文藝團體。通過各種文化活動,形成了以社區居民為主,轄區單位廣泛參與共創社區文化的濃厚氛圍。除堅持天天有活動外,遇大節日還開展大型問題活動。如社區杯籃球賽、“泉港之夏”戲劇展演、“揚家庭美德、建和諧家園創文明城區”主題活動、“建設學習型城市暨社區文明”知識競賽、“法律服務進社區”活動、重陽節老年人文藝晚會等。通過持久經常的活動,弘揚世代主旋律,營造優良的文化環境,用先進文化豐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著力提高了全民的身體素質、健康水平、生活質量和文化素養。居民對社區認同感和歸屬感加強,居民的社區意識、責任意識也不斷加強,從而使廣大居民民眾自覺參與到和諧社區的創建活動中來。

社區工作

西北二棉社區堅持每月一次社區工作者政治、業務學習。成立了社區志願者隊伍,有義務巡邏隊、義務護綠隊、義務宣傳隊等,社區黨員參與社區活動率超過85%。 社區有文化團體,下轄3支社區文體骨幹隊伍,包括腰鼓隊、興趣愛好小組、高蹺獅子隊等,豐富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社區通過開展多種形式,多層次的民眾性文化活動,凝聚社區民心,引導社區民眾追求高尚道德和文明行為社區本著“管理並舉,重在服務”的原則,社區積極拓展服務功能,現有55平方米左右的社區服務站,開設便民利民的腳踏車維修、家政服務、家電修理、美發、補鞋等為民服務攤點10個。全年開展志願者大型活動4次,如學雷鋒為民服務活動、黨員為民服務活動、助殘日為民服務活動等等。特別重視對社區孤寡老人殘疾人優撫對象特困戶和確有困難的統戰對象的服務,經常走訪他們,盡一切所能為其解決實際困難.每逢重大節日,社區對優撫、特困對象或高齡老人進行上門慰問,全年慰問活動已達2次以上,慰問人數100多人。我們還積極發動全社區居民奉獻愛心,互幫互助,在社區內進行結對幫困,幫撫率達100%,通過一系列的優撫幫困活動,讓每一位居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將服務型社區貫穿於其他各項工作中,使社區居民有口皆碑,充分體現新時代、新形勢下的社區水平,真正實現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

經濟狀況

西北二棉社區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8萬元,占總收入的27.8%;畜牧業收入128萬元,占總收入的21.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0頭,肉牛22頭,肉羊100頭);林業收入66萬元,占總收入的11%;第二、三產業收入26.1萬元,占總收入的4.3%;工資性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5%。農民人均純收入169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社區外出務工收入3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41人(占勞動力的23.3%),在省內務工106人,到省外務工335人。

社區單位

西北二棉社區內有三個市級單位(無線電研究所、民航幼稚園、房修二公司)及交道口辦事處、交道口房管所、東城綜合高中等單位,還有修理腳踏車、美容美髮、餐廳等大小商家共26個。其中近兩年建成並投入運營的東不壓橋菜市場給社區及周圍居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設在雨兒胡同及東不壓橋胡同的街道紅十字會主辦的衛生站,為社區居民預防疾病及健康保健帶來一定的保證。社區內民宅大多是明、清時代的四合院建築,文革後,尤其是1976年唐山地震前後,院內翻建、改建、臨建的大量增加,使大部分四合院格局受到破壞。目前保存較完整的所剩無幾,現有雨兒13號、乙10號、福祥5號、地東大街84號等院保存完好。其餘多數院內主房仍以明清建築為主體。胡同經幾年街道的進行整治(粉刷牆面、油漆街門、改造公廁等),外觀較為整潔,街面乾淨,使古都風貌重放光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