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炮

襄陽炮

襄陽炮又名西域炮,巨石炮,因襄陽一戰成名,故稱“襄陽炮”。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拋擲石彈的戰具。又稱為旝、雲旝、飛石、拋石等。而歐洲古代卻稱為拋石機。在火炮出現以前,拋石機(炮)是古代戰爭雙方攻守戰的重要兵器。它可拋擲大塊石頭,砸壞敵方城牆和兵器;而越過城牆進入城內的石彈,可殺傷守城的敵兵,具有相當的威力。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襄陽炮襄陽炮
無論是在古代的中國,還是在古代的外國,很早就有了“炮”。古代最早的炮是石字旁“炮”或“礟”,顧名思義,與石頭有關。
相傳拋石機發明於我國周代,當時叫做“拋車”。
春秋時期,拋石機已經被套用於戰事。據《范蠢兵法》記載,當時用拋石機可將重達6千克的石頭拋至100多米的距離——這比徒手拋扔石塊遠多了。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攻打袁紹時使用的“霹靂車”,是最早出現的車炮。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李光弼製造了用200人挽索發射的巨型炮,每發能傷數十人。
在宋代《武經總要》中,守城器械部分列舉的火藥兵器有火球、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等多種。一般認為明中期以前的炮彈有石彈、鉛彈,均為實心彈。
金天興三年(公元1234年)蒙古軍攻打汴梁,架設炮數百具攻龍德宮,晝夜發炮,落下的石彈,幾乎與里城相平。其中最大的十三梢炮,能發射上百斤重的石彈,需要四、五百人同時曳放。
元軍在襄陽戰役之前,早就有“巨石炮”了,襄陽護城河寬啦,最窄處也有180米。值得注意的是《明史·兵志》中的這樣一段記載:“古所謂炮,皆以機發石。元初得西域炮,攻金蔡州城,始用火。”蒙宋聯軍攻金蔡州(今河南汝南)發生於1233年—1234年(宋紹定六年或金天興二年),而宋元襄陽戰役開始於1267年。
自明中期以後,
部分火炮的炮彈已由實心彈改進為爆炸彈。晚明傑出的軍事將領和火器專家茅元儀,著有《武備志》一書,書中所載“八面鏇風吐霧轟雷炮”、“飛蒙炮”、“龍雲霹靂猛火炮”、“毒霧神煙炮”等,都是發射爆炸彈,以炮彈的碎片或噴出的毒火,毒煙殺傷敵人,大大提高了火炮的威力。
但在火器出現後,拋石機並沒有立即從戰爭舞台上消失,所謂火器,元代或西夏及以後的火銃,大者用車,小者用架,用樁,用托,發射時,從銃口裝入火藥和彈丸,用火點燃引線,引著火藥,將彈丸射出。應該說這已經是真正的火炮了,與那種以機發石的石炮比較,顯然是前進了一步。

技術原理

襄陽炮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拋擲石彈的戰具。又稱為旝、雲旝、飛石、拋石等。而歐洲古代卻稱為拋石機。在火炮出現以前,拋石機(炮)是古代戰爭雙方攻守戰的重要兵器。
拋石機,它可拋擲大塊石頭,砸壞敵方城牆和兵器;而越過城牆進入城內的石彈,可殺傷守城的敵兵,具有相當的威力。這種拋石機除了拋擲石塊外,還可以拋擲圓木、金屬等其它重物,或用繩、棉線等蘸上油料裹在石頭上,點燃後發向敵營,燒殺敵人,人們還利用它“力氣”大的特長,用來拋射燃燒彈、毒藥彈和爆炸彈。
襄陽炮或回回炮到底類似於發石機,還是類似於火銃還不得而知,但從“始用火”、“聲震天地”、“聲如雷霆”看,起碼是由石炮向火炮過渡的一種兵器。何況當時的發石機,也是可投擲可燃燒或可爆炸彈藥的。最不濟,就是射程遠的巨石投石機——巨石炮。否則,是難以“一炮定襄陽”的。

歷史價值

大宋在釣魚城安置的多梢炮曾經讓仰攻的蒙古軍很吃苦頭,大汗蒙哥被石炮砸死,而蒙古從西域引進穆斯林工匠建成的配重式投石機的威力讓樊城襄陽的守城意志迅速崩潰,久攻不克的堅城迅速落入蒙古手中,而這種屢建功勳的配重式投石機也被命名為襄陽炮。
襄陽炮在歐洲的發展持續更久,影響更大,曾有記載某公爵親自操炮三炮就化解了對面城堡的防禦和信心。巨型襄陽炮據說可以發射重達140公斤的炮彈(有人記載重達1400公斤的炮彈,但是下面我們可以看出這是非常可疑的),而襄陽炮在戰爭中的表現,指環王,天堂王國中作了印象深刻的演示。
石炮在我國的套用十分廣泛,可惜至今在影視作品中沒有出現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