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河烏

褐河烏

褐河烏(學名:Cinclus pallasii):是雀形目河烏科的鳥類,全長約21cm。全身體羽深褐色;尾較短。嘴黑色,腳鉛灰色。雌雄形態相似;幼鳥似成鳥,但體羽具斑紋。體羽較短而稠密。嘴較窄而直,嘴長與頭幾等長;上嘴端部微下曲或具缺刻;無嘴須,但口角處有短的絨絹狀羽。鼻孔被膜遮蓋。翅短而圓,初級飛羽10枚。尾較短,尾羽12枚。跗蹠長而強,前緣具靴狀鱗;趾、爪均較強。 棲息于山澗河谷溪流露出的岩石上,飛行時常沿溪流,貼近水面飛行。以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一些植物葉子和種子。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地區。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褐河烏 (圖2) 褐河烏 (圖2)

褐河烏雌鳥形態與雄鳥相似,成鳥通體呈咖啡褐色,背和尾上覆羽具棕紅色羽緣;翅和尾黑褐色,飛羽外翈具咖啡褐色狹緣;眼圈白色,常為眼周羽毛遮蓋而外觀不顯著;下體腹中央色較淺淡,尾下覆羽色較暗。

幼鳥上體黑褐色,羽緣黑色形成鱗狀斑紋,具淺棕色近端斑。翅羽暗褐色,小覆羽具棕白色羽緣;內側飛羽和內側中、小覆羽均具棕白色羽端。頦、喉、頸側、胸、脅和尾下覆羽及覆腿羽均具銹棕色羽端,腹具棕白色羽端。腋羽和翅下覆羽黑褐具灰白色弧形斑。

虹膜褐色;嘴、跗蹠和趾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57-120g,♀65-137g;體長♂183-240mm,♀190-235mm;嘴峰♂20-24mm,♀19-24mm;翅♂96-115mm,♀93-114mm;尾♂47-76mm,♀55-74mm;跗蹠♂29-36mm,♀28-36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褐河烏為山區水域鳥類,終年棲息活動於河流中的大石上或河岸崖壁凸出部,從不到河流兩岸樹上停落。活動高度在海拔500-2500米或更高的山間河流。

生活習性

褐河烏 (圖3) 褐河烏 (圖3)

活動于山間河流兩岸的大石上或倒木上,從不遠離河流而飛往他處,也很少上河岸地上活動,遇驚及受到干擾時,亦只是沿河流水面而上、下飛,遇河流轉彎處亦不從空中取截徑飛行。能在水面浮游,也能在水底潛走。主要在水中取食,以水生昆蟲及其他水生小形無脊椎動物為食。

一般常單個或成對活動,幼鳥離巢後的2周內,成“小家族”集群活動。在河中間大石或河邊大石上停落時,頭和尾常有上、下擺動動作。飛行迅速,一般沿河流水面直線飛行,從一個大石上飛往另一個大石上,飛一段就跳入水中尋食,不受驚擾時每次飛行距離較短,一般約30-50米就停落一次,如遇驚擾則順原活動方向或折轉向相反方向急速飛去,距離可達百米以外,當無什麼驚擾時就又跳入水中繼續尋食。

鳴聲在平時較單調而清脆,常為“zhi-,zhi-,”或“zhina-,zhina-,”聲,遇驚擾順河流急飛時發出急促的“za.za.za.za……”聲,而後仍為“zhina-,zhina-”聲。在繁殖期雌、雄配對嬉戲時和幼鳥出巢後帶幼鳥習飛尋食時,鳴聲則婉轉多變、悅耳動聽,尤其在幼鳥互相追逐嬉戲時鳴聲變化則更多,常聽到的有“ji-ji-zhinaza”,“qizhao-qizhao-zazaza-za”,“guoguo-guoguoguo”,“jun-jun-jijunjijun-junjunjun”,“zhina-junjunjunjun.Guaguagua”等。

在水中尋食,全年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包括石蛾科幼蟲、鱗翅目昆蟲、積翅目昆蟲、毛翅目昆蟲、(蟲甲)蟲、蟻、蜉蝣、小蝦、小魚、螺類,偶爾吃些植物葉子和禾本科植物種子。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日本、哈薩克斯坦、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吉洋吉斯 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聯邦、塔吉克斯坦、泰國、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越南。

中國分布於天山西部、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以及台灣等廣大地區,為常見的留鳥。

褐河烏分布圖 褐河烏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4月中旬見有配對築巢者,至6月中旬仍見有成對活動銜巢材築巢者;6月26日見有親鳥帶領3隻出巢幼鳥在河流石上活動,8月10日也見有親鳥帶幼鳥成“家族式”小群活動者。親鳥帶幼鳥活動時,親鳥停落某個石頭上,一般幼鳥跟著也停落那個石頭或停落親鳥附近的同岸、同向石頭上,幼鳥相互間嬉戲、游逗而相互一個追一個時,也只在親鳥停落處10米左右的石上追來逐去,從未發現遠離親鳥而飛往較遠的地方。

巢築於河流兩岸石隙間、石壁凹處、樹根下或垂岩下邊。雌雄共同營巢,巢材取於營巢地河流兩岸。巢呈碗狀,外層由苔蘚、內層由乾草和檞樹葉編織而成,洞口開在壩前方,大小約5-6cm,深約13cm,進洞後是巢,巢外徑18cm×19cm、內徑13cm×14cm、巢深8cm;有卵4枚,梨形尖端較細,卵色淡黃,卵大小為20mm×28mm。巢築於石壁凹處,呈球形,由苔蘚、禾本科及莎草科細葉構成,內墊草葉和獸毛,巢外徑11.5cm×12cm、內徑6.0cm×6.0cm、高5.0cm、深3.0cm,卵4枚,大小為24.6mm×25.8mm。一年繁殖一窩,每窩產卵3-4枚。雌鳥孵卵,孵卵期15-16天;雌雄共同育雛,育雛期21-23天。

褐河烏 (圖4) 褐河烏 (圖4)

褐河烏 (圖5) 褐河烏 (圖5)

亞種分化

褐河烏(3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褐河烏指名亞種
Cinclus pallasii pallasii
2褐河烏滇西亞種
Cinclus pallasii dorzei
3褐河烏中亞亞種
Cinclus pallasii tenuirostris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