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防凍劑

1.2 1.2 1.2

複合防凍劑

複合防凍劑(規定溫度 -15 ℃ ),執行標準:GB8076-2003
一、概述
複合防凍劑(規定溫度 -15 ℃ )是由早強、催化、高效減水劑、防凍、引氣等組份複合而成的高效型防凍劑,可以加速混凝土負溫條件下的凝結和硬化,強度增長明顯並且不影響後期強度的發展。
本劑適用於 0~ -15 ℃ 氣溫下的各種現澆混凝土冬期施工。本劑不含氯鹽,對鋼筋無鏽蝕危害,適用於鋼筋混凝土。本劑早強高、防凍效果好,其性能達到國內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
二、勻質性指標

項 目 指 標 項 目 指 標
外觀 灰色粉狀物 淨漿流動度 220~ 260mm
PH 值 7-9 氯含量
含水率 ≤ 10% 氨含量

三、主要技術性能:
1 、本品摻量為總膠量的 3~5% ,減水率8%~12% ,能明顯降低泌水,對凝結時間影響不大。
2 、本產品採用了新型防凍組份,不含氯鹽和氨,不會因摻防凍劑而引起鋼筋鏽蝕。
3 、摻入本品可大大改善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和泵送性能,大大提高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能,混凝土的強度、抗凍融性、抗滲性大幅度增高, 100 次凍融強度損失率低於 90% , 90 天收縮率比小於 120% 。
四、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
試驗項目 本品技術指標 國家標準(一等品)
減水率( % ) ≥ 12 ≥ 8
泌水率比( % ) ≤ 80 ≤ 100
含氣量( % ) 2.5~4.0 ≥ 2.5
凝結時間之差
min
初凝 -90~+120 -90~+120
終凝 -90~+120 -90~+120
抗壓強度比( % )不小於 規定溫度 -10 ℃ -10 ℃
R-7 天 20 12
28 天 100 95
R-7+28 天 95 90
收縮率比( % ) 28 天 ≤ 125 ≤ 135
對鋼筋鏽蝕作用 無鏽蝕 -------

五、使用方法:
1 、摻量:摻量越大,早強防凍效果越好,考慮到氣溫高低和使用的經濟性,以 3-5% 為宜,可根據氣溫變化按下表進行調整。使有時間可通過調整摻量,即可適用 0 ℃ ~ -15 ℃ 的冬季施工要求。可根據不同溫度變化調整摻量。
溫度℃ -15 ℃ 摻 C × 5%
2 、添加方法:本劑為灰色粉狀物,可直接隨水泥投入攪拌機中,加料程式與普通混凝土相同。為保證本劑充分溶化並拌和均勻,應採用機械攪拌,且攪拌時間一般不應少於 3 分鐘。
3 、摻本劑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
(1) 摻本劑的混凝土宜採用標號不低於 42.5 # 的礦渣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矽酸鹽水泥,最小水泥用量 300kg /m 3 ,水灰比不應大於 0.50 。
(2) 粗骨料應符合普通混凝上卵石或碎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 (JGJ5 3 — 7 9) 的規定,細骨料應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 (JGJ5 2 — 7 9) 的規定。粗細骨料均不得含有鹼活性集料 ( 如蛋白石、玉髓等 ) ;不得含有冰雪等凍結物。
(3) 拌合用水應符合普通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
(4) 摻本劑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與普通混凝土相同,但應注意水灰比在滿足操作要求的前提下,應儘量降低水灰比。
4 、摻本劑混凝土的施工。
(1) 應採用機械攪拌。
(2) 振搗方法與普通混凝相同。
(3) 根據《混凝土外加劑套用技術規範》的要求,摻防凍劑混凝土的出機溫度不得低於 10 ℃ ,入模溫度不得低於 5 ℃ ,澆築後應立即覆蓋保溫。
(4) 其它事項,請遵守《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以及《混凝土外加劑套用技術規範》中的有關規定。
六、包裝、運輸及貯存
1 、本劑採用雙層包裝,外層塑膠編織袋、內層塑膠袋。
2 、運輸和貯存中應防止破損和受潮,若受潮結塊,應通過 0.63mm 篩後方可使用。
表 1-3 寒冷地區、溫和地區劃分參考表 ℃)
分區 區別劃
分標準
年平均氣溫 最冷月平均氣溫 高月平均溫度 典型地區
溫和地區 溫和區 15~19 3~8 24~30 貴州、四川、桂北、閩北、浙北、江西、湖南、湖北、陝南、皖南
溫冷區 12.5~15 -3~3 24~30 江蘇、河南、皖中北、魯中南、關中、山西、冀南
寒冷地區 寒冷區 8~12.5 -10~-3 < 24 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部分地區
嚴寒區 2~8 -25~-10 < 24 冀北、晉北、陝北、寧夏、甘北、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

幾種無機化合物水溶液的冰點
化合物 冰點( - ℃)
當濃度為每 100g 水中溶有無水物質的克數為
析出固溶物時
2 4 6 8 10 15 20 25 30 濃度( g/ 100g 水) 溫度
( - ℃)
NaCl 1.2 2.4 3.5 4.8 6.0 9.3 12.7 16.0 12.1 30.1 21.2
CaCl 2 0.9 1.9 2.8 3.9 5.0 8.5 12.6 17.5 23.9 42.7 55.6
K 2 CO 3 0.6 1.3 2.0 2.5 3.2 5.0 7.3 9.8 11.6 56.5 36.5
NaNO 2 0.9 1.8 2.7 3.6 4.5 6.0 7.8 10.3 61.3 19.6
Ca(NO 3 ) 2 0.6 1.3 1.9 2.5 3.4 4.8 5.8 7.4 9.1 78.6 28.0
Na 2 CO 3 0.6 1.2 2.0 6.3 2.1
Na 2 SO 4 0.6 1.2 4.0 1.2
K 2 SO 4 0.5 0.9 1.3 7.0 1.5
FeSO 4 0.3 0.5 0.7 0.9 1.1 1.8 14.8 1.8
Al 2 (SO 4 ) 3 0.3 0.5 0.9 1.8 4.0 30.1 4.0
CO(NH 2 ) 2 0.7 1.4 2.1 2.8 3.3 4.6 5.4 6.3 7.0 39.0 8.0

在負溫下摻防凍劑混凝土中大部分水仍保持液相,混凝土強度在負溫下依然在增長。在負溫下混凝土的增長速度取決於水泥品種、防凍劑種類和負溫溫度。防凍劑按混凝土強度增長的速率的次序如下排列: K 2 CO 2 >CaCl 2 >NaCl>NaNO 2 >Ca(NO 3 ) 2 >CO(NH 2 ) 2
只要保證混凝土在達到臨界強度前不受早期凍結,摻防凍劑混凝土的強度在以後的正溫下都能正常地繼續增長,但 K 2 CO 3 除外,摻 K 2 CO 3 的混凝土後期強度降低約 20 %。
防凍組分的水溶液最低共熔點
基準混凝土的凍脹應力對負溫混凝土的強度影響的較大,基準混凝土的-7d強度和-7+28d強度隨凍脹應力的增大而減小。防凍組分能夠改變冰晶的形態,促進負溫混凝土早期結構形成,有效避免負溫混凝土早期的凍脹應力,在負溫施工時可以減小混凝土早期的凍害損傷;雙摻防凍組分和引氣組分的混凝土不但能避免混凝土的早期的凍脹應力,而且能夠減小混凝土在負溫下的冷縮,使得混凝土的體積保持更加穩定。
在-5,-10和-15℃的凍結環境中,雖然雙摻防凍劑和引氣劑混凝土的-7d強度比單摻防凍劑混凝土的低,但最終的-7+28d強度比單摻防凍劑混凝土的高,這和引氣劑對冷縮規律的影響是一致的,是因為在混凝土冷縮的過程中,引氣劑可以阻止混凝的體積變化,防止混凝土內部結構損傷,有利於轉入正溫後強度的增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