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酵母

但外源核苷酸對免疫功能的提高的作用機制仍不清楚,核苷酸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影響免疫〔12〕。 補充外源核酸、核苷酸對腸細胞的生長、發育及成熟的影響;腸組織的從頭合成核苷酸的能力尚不太清楚。 (3)較多的研究結果顯示,核苷酸促進動物的生長性能、胃腸道發育和抗病力〔15〕。

廣受飼料公司和規模化養殖場認可。免疫多糖的功能大家已經熟知,下面對裡面的主要功效成分"核苷酸"做以下介紹:
核苷酸具有許多生理生化功能,人和動物體內能夠從頭合成核苷酸,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機體迅速生長、受到免疫挑戰時,一些器官、組織內源合成核苷酸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日糧來源的核苷酸對胃腸道的生長發育、免疫系統、肝功能及脂代謝具有重要作用。核苷酸或核酸是一種無毒無害無三致的安全的添加劑,在動物生產套用核苷酸或核酸將具有促進動物生長和改善肉質的作用,作為新一代的飼料添加劑很有發展前途。
目前,消費者普遍反映肉的顏色偏淡、風味不佳,和擔心藥物性飼料添加劑的殘留而不想(敢)買肉吃,也導致畜產品的市場的銷售疲軟和價格低迷。為此,畜牧科技工作者作了許多嘗試,就飼料而言,人們主要是通過尋找和研究動物體本身代謝中間產物,如甜菜鹼、L-肉鹼,用作飼料添加劑,來達到改善畜禽肉質和促進生長的目的,業已證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動物體內最重要物質之一的核酸用作飼料添加劑對於動物改善禽肉質和促進生長的作用又是如何?它能否作為一種飼養添加劑進行開發利用,引起大家的興趣。就這個問題結合我們的研究結果進行討論分析。
1 核苷酸營養研究歷史的回顧
核酸是生命的遺傳物質和基礎。核苷酸參與了生命的許多代謝過程,在細胞代謝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主要歸結為〔1~2〕:動物能利用體內的一些簡單的化合物從頭合成核苷酸,主要在肝臟中進行,這需要大量的能量,補救途徑是將核苷酸碎片或外源性核苷酸形成新的核苷酸,這只需少量的能量。
通常日糧中核苷酸含量很低,而且動物又沒有特異性的缺乏症,一直被視為不重要的成分。但近年來對大、小鼠的研究表明,哺乳動物的許多生長代謝旺盛的組織和細胞如:小腸、大腸、淋巴、紅細胞、白細胞、骨髓細胞〔3~5〕合成核苷酸的能力缺乏或有限,因此這些組織必須利用現有的核苷酸以維持細胞分裂、生長和發揮特殊功能的需要。對於動物快速生長時期〔6〕,或動物受到免疫挑戰時〔1,7〕,內源合成的核苷酸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補充核苷酸尤為重要。故有學者認為,核酸是一種“半必需”營養素〔5〕。現在大家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日糧核苷酸對於動物維持免疫系統正常功能、胃腸道發育、肝功能、脂代謝等有重要影響。
2 核酸、核苷酸營養的研究進展
2.l 外源核酸、核苷酸在動物體內消化、吸收、轉運及代謝食物中核苷酸主要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動物器官、海產品及豆科籽實中嘌呤、嘧啶、核酸含量豐富,而穀物籽實中含量一般較低。外源核苷酸在動物體內消化、吸收、轉運及代謝的途徑還不十分清楚。核蛋白在腸道多種酶的先後作用下,水解成核苷酸、核苷、嘌呤和嘧啶鹼基,在腸道中日糧中90%的核苷酸可以迅速進入各種組織中被吸收〔6〕,核苷酸的吸收主要部位在小腸上段,吸收主要形式是鹼基,其次是核苷。腸組織具有重新利用外源核苷酸、嘌呤、嘧啶的能力,少部分被各種組織所儲留,當快速生長、限飼時,這種儲留將增加。飢餓、免疫應激、和年齡等因素影響著核酸、核苷酸的代謝,組織整合核苷酸能力和體核心苷酸排泄均有所改變。日糧核苷酸影響腸、肝、脾、骨髓等組織中核苷酸、DNA和 RNA的含量〔7~8〕。
2.2 補充外源核酸、核苷酸對維持機體免疫的作用 維持正常的細胞免疫。核苷酸影響了刀豆素A和植物血凝素有絲分裂原對脾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提示外源核苷酸的缺乏只影響TC的功能,對BC無影響,同時減少IL-2的產量。外源核苷酸缺乏甚至還影響T細胞的早期分化〔7〕。外源核苷酸缺乏主要影響輔助性T細胞的活化。細胞免疫在一定程度上是核酸依賴性反應,對任何細胞類型添加足夠的核苷酸似乎是必須的〔9〕。促進正常的體液免疫維持,目前大多數的實驗都證實,外源核苷酸缺乏可影響T細胞依賴型抗原的體液免疫應答,但對非T細胞依賴型抗原的體液免疫應答沒有影響。Jyonouchi等〔10〕則(1994)發現,在體外,酵母RNA能促進成入外用血中核細胞在T依賴刺激和T依賴抗原(TD-Ag)作用FlgM和lgG的產生,並呈劑量依賴關係,而對非T依賴刺激和非T依賴抗原(TI一Ag)作用下IgM和IgG的產生無明顯的影響。外源核苷酸缺乏影響T細胞依賴型抗原的體液免疫應答,主要影響在抗原呈遞過程中輔助性T細胞的活化。有利於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維持,添加核苷酸後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加和提高NK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活性,腹腔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百分率和吞噬指數有明顯促進作用,紅細胞數明顯增加〔11〕。但外源核苷酸對免疫功能的提高的作用機制仍不清楚,核苷酸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影響免疫〔12〕。
2.3 補充外源核酸、核苷酸對消化器官發育和功能的作用
2.3.l 補充外源核酸、核苷酸對腸細胞的生長、發育及成熟的影響;腸組織的從頭合成核苷酸的能力尚不太清楚。Savain-od等〔3〕(1981)的體內體外試驗發現,〔14〕C-Gly不能整合到小鼠小腸細胞的核苷酸池中,說明小鼠小腸細胞缺乏利用胺基酸從頭合成核苷酸的能力,正在發育中大鼠腸細胞合成核苷酸所需的幾個關鍵酶的活性受限;He等〔5〕(1993)用體外培養小鼠小腸上皮細胞(IEC-6)得出的結論是:上皮細胞內源合成的核苷酸不能滿足正常細胞分裂需要,外源添加核苷酸促進正常細胞的生長和成熟。純合日糧或天然日糧中添加核苷酸,結果表明添加組小腸絨毛高度、腸壁厚度、腸組織的蛋白質量(50%~70%)、DNA量都高於無核苷酸日糧組,組織切片觀察的結果表明,添加核苷酸增加了小腸絨毛高度、腸壁厚度〔13~14〕。在肉雞玉米-豆粕型日糧中補充酵母RNA,提高了雞腸絨毛高度、空迴腸黏膜濕重,空迴腸絕對重量和相對重導、胰腺重量、肝臟、腸道粘膜蛋白質合成率,添加NT促進肉雞(早期)消化器官的發育〔15~16〕。核苷酸、核苷可能通過影響腸RNA或/和DNA含量而影響腸道蛋白質合成〔8〕,肌肉器官組織蛋白含量與嘌呤含量、核酸含量相一致〔13〕。
2.3.2 補充外源核酸、核苷酸對消化器官功能的影響:體外試驗發現添加核苷酸後,IEC-6細胞中鹼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上升〔5〕。許多體內實驗都觀察到,在日糧中添加核苷酸與核苷混合物的添加影響腸(在腸絨毛頂部)鹼性磷酸酶、亮氨酸基肽酶、γ-GT酶、麥芽糖酶、蔗糖酶和乳糖酶的含量和活性,和提高了小腸黏膜中總蛋白酶活力〔2,13~16〕。且對十二指腸及空腸近端的酶活性影響較大〔13,15〕;且腸道酶活性的變化與mRNA含量變化相一致〔17〕。
2.3.3 補充外源核苷酸具有調整腸道微生物區系功效:在體外實驗發現核苷酸能促進雙歧桿菌生長。 Gil等〔18〕(1986)研究發現日糧核苷酸在體內能刺激雙歧桿菌在體內的生長。添加核苷酸減少腹瀉的發生率和腹瀉的持續時間,具有益生素樣作用〔19〕。
2.4 補充外源核酸。核苷酸對動物其它生理作用
2.4.l 對於肝功能的脂代謝有重要的影響:體液中的核苷酸、核苷也影響肝的生長與再生; Novak等(1994)報導,添加0.21%核著酸組與純合日糧組小鼠相比較,肝重、肝糖元和血清膽固醇下降〔15〕。在天然日糧中添加核苷酸明顯減少豬肝臟中黴菌毒素水平,促進黴菌毒素向糞便中排放。日糧核苷酸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含成的調節物,我們研究發現添加核苷酸O.l%~0.2%)可促進則VLDL、TG3的生成〔15〕,說明核苷酸對脂蛋白代謝有影響。提高血漿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的n-3、n-6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
2.4.2 影響性腺的生長發育:有研究發現添加核酸顯著提高公鼠睪丸指數和血清酮的水平〔11,15〕。
2.4.3 具有抗應激的作用:飼餵核苷酸飼料能明顯降低豬應激後引起的肌酸激酶、乳酸脫氧酶和天門冬氨酸轉氨酸的活性,試驗豬對抵抗運輸和屠宰的應激能力顯著提高,減少ppE豬肉的產生〔20〕。 1992年在法國的一個研究中發現,經過長途運輸後的蛋雞被分成2組,添加核酸組在產蛋率的恢復,到達高峰的時間,產蛋最高峰等指標均明顯優於對照組(P<0.01)〔20〕。
3 核酸、核苷酸在飼料添加劑中的套用前景分析
3.l 核酸、核苷酸飼料添加劑的套用效果肉豬試驗的結果顯示,縮短了飼養周期,增加體重,減少胴體脂肪,使屠體價值更高〔20〕。母豬的試驗證明,提高仔豬的存活率、減少死亡率和仔豬離乳率,試驗組的豬表現的更健壯。補充外源核苷酸可提高豬藍耳病疫苗的免疫效果。
在蛋雞和蛋種雞上可提高產蛋率,且母雞的整齊度較好,蛋黃色澤及品質較佳,在肉種雞的試驗除得到上述相似的結果外,還發現降低死亡率〔20〕。我們在無魚粉天然日糧中添加核酸(0.05%~0.2%)發現,提高日增重5.92%~7.36%,飼料轉化率提高2.05%~4.61%〔15〕。添加核苷酸提高雞ND的疫苗免疫效果〔20〕,和提高抗球蟲能力〔19〕。
3.2 核酸、核苷酸飼料添加劑的套用前景分析(1)核酸是天然物質,不受排斥或引起任何毒副作用,核酸作為新一代的飼料添加劑很有發展前途,目前,人們擔心核酸的使用會改變動物的基因組成,但目前尚無裸露的核酸在腸道中直接轉入微生物或動物的報導〔21〕,況且我們日常食用的食物中含有多少不等的核酸,再者動物體含有豐富的核酸降解酶可以完全降解外源核酸,已有的研究結果顯示核酸是完全降解後才可被吸收的。大劑量(小鼠,4mg/d)口服核酸和我們的另一個試驗(在天然日糧中添加1%核酸),均沒有出現血清中尿酸顯著增多的現象〔11〕。但有關核酸飼料添加劑的毒副作用研究應儘快開展。(2)核酸資源豐富,取材方便,生產技術成熟。提取核酸的方法簡便,設備簡單、投資省。核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產品的開發將是最有前途的行業。(3)較多的研究結果顯示,核苷酸促進動物的生長性能、胃腸道發育和抗病力〔15〕。(4)核酸的降解產物IMP、GMP等本身就是一種影響風味的物質,另外核苷酸等調節機體的代謝水平,促進肝臟。肌肉ATP生成〔22〕,肉成熟過程中ATP降解為IMP是肉風味提高更主要的因素,王反明,等(2001)首次發現提高肝臟和肌肉的IMP含量和提高肌肉甘氨酸、酪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必需胺基酸總量和胺基酸總量,肌肉總蛋白質含量和肌紅蛋白含量,這些指標提示核酸的使用可提高肌肉的營養價值、食用價值和商品價值。
4 有待於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有關核酸、核苷酸動物營養的研究尚不多,其機理的研究將有待於展開,對此筆者認為本領域在未來的研究應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飼料和食品中核酸的含量;(2)研究核苷酸對不同動物和生理狀態下的重要性,及其對外源核苷酸需要量的評價;(3)核酸對畜禽消化道的生長發育功能、機體免疫功能和肉質的影響;(4)從神經內分泌系統著手、研究核酸對垂體-腎上腺軸和性腺的影響和機理的探討。這將為核酸飼料添加劑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