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號

補號

補號,是鈔票印刷行業里使用的一個專業名詞。一般來說,每一張鈔票都設定有一個號碼,這個號碼不會重複。每張鈔票上的號碼的唯一性除了有防偽的作用之外,還是發行單位調控鈔票數量和投放新鈔數量的依據。

補號的概念

各國紙幣的冠字有很多種,如本國文字、字母、羅馬數字等。我國的第1、2、3套人民幣採用的冠字都是羅馬數字,第4、5套則改用漢語拼音字母。人民幣紙幣的號碼通常都是由冠字和序列號兩部分組成,冠字實際就是起著批號的作用,序列號即是批號內的量。人民幣的印刷,由中國人民銀行預先設定了冠字表,然後根據各券種的投放需要,將冠字分配給印鈔廠印製。以第四套人民幣為例,第四套人民幣的冠字是由兩位漢語拼音字母組成,漢語拼音字母一共有26個,為了便於冠字組成。第四套人民幣使用了除V外的25個字母,用這25個字母橫、豎劃成坐標,可構成9個區625個不同的冠字號。第四套人民幣冠字是按區印刷發行的,人民幣冠字收藏者就將這9個區稱為9個大組,並根據每個大組的投放先後順序稱之為第一、第二大組等。根據鈔票投放的需要,人民銀行就以一個大組為單位,將冠字分配給印鈔廠印刷。鈔票是一種印刷品,在印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次品及廢品,為了便於生產和統計,因此,每個印鈔廠在印製分配的某個大組某個券種時,都預先設定某一個冠字,預先印刷好後,作為替補在印製其他冠字過程中挑剔出來的不合格產品,這個預先設定的冠字票券就稱為“補票”,補票的冠號被稱為“補號”。 一般來講,補票的印刷數量沒有普通號的多,有些補票甚是極為難找,但有些補票的數量卻很龐大,印刷量高達數千萬。

收藏品種

補號在網上受到熱捧,起源是來自人民幣冠字專題收藏愛好者的需求所致。作為人民幣冠字專題收藏,補號是其專題中的一個冠號,補號的補入,與該印刷廠承印的券種冠字的數量和產品的質量有關,有的廠承印冠字多,或次品多,補號的補入就多,反之補入就少。冠字號專題收藏,是根據某冠字號存世量的多少決定收藏難易的,補號是替補挑剔出來的不合格券的,因此,這種票券有補入散、難尋找的特點,特別是有些早期投放的冠字,基本已消耗完畢,現在要找這些冠字非常難,要找到裡面的補號就更難了。因為某些補號冠號發現少,成為收藏冠字大全套的瓶頸。 人民幣收藏,是收藏界一大熱門,不少收藏者將人民幣版別分細,使某些版別價格急速攀升,網友們正是這個原因,將有市場需求的補號也作為一個炒作的題材熱捧。一般來講,第四套人民幣的補號是以 J,Z,N開頭的居多;第五套人民幣的補號通常以A,H,U,X等開頭。如第四套人民幣1980年版100元、50元和2元紙幣,都只有一種補號JZ。第三套人民幣二字冠紙幣一般以ⅨⅨ字冠作為補號,三字冠一般以ⅨⅩⅦ字冠作為補號。迎接新世紀100元塑膠紀念鈔是以I字冠作為補號。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起補票這一類藏品。補號的收藏,可以增加收藏者的樂趣,但收藏人民幣補號應該以藏為主,通過收藏,學習增加知識,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收藏樂趣和投資眼光。補號需要通過時間的驗證,確定其存世量和價值,相信在未來的紙幣市場裡,補票將會是一個非常熱門的收藏品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