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肺阿膠湯

養陰補肺,清熱止血。主治陰虛肺熱證。咳嗽氣喘,咽喉乾燥,咯痰不爽,或痰中帶血,舌紅少苔,脈細數。現代常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咯血等辯證屬陰虛有熱者。

基本信息

來源

《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

阿膠麩炒一兩五錢(9克),鼠粘子(牛蒡子)炒香,二錢五分(3克),甘草炙,二錢五分(3克),馬兜鈴焙,五錢(6克),杏仁去皮尖,炒,七個(6克),糯米炒,一兩(6克)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一二錢(3~6克),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後溫服。

【功用】

養陰補肺,清熱止血。

【主治】

陰虛肺熱證。咳嗽氣喘,咽喉乾燥,咯痰不爽,或痰中帶血,舌紅少苔,脈細數。

【方論】

本方用於小兒肺陰不足,陰虛有熱之證。肺主氣,行肅降。肺陰不足,陰虛有熱,津液被灼,氣逆不降,所以咳嗽氣喘,咽喉乾燥,咯痰不多。若久咳不止,肺絡受損,痰中帶血。治療以補養肺陰為主,結合寧嗽化痰止血為法。方中阿膠甘平質粘,用量獨重,功能是滋陰補肺,養血止血,為君藥。臣藥是馬兜苓清泄肺熱,化痰寧嗽;牛蒡子宣肺清熱,化痰利咽,同為臣藥。杏仁宣降肺氣,止咳平喘,益肺,糯米,甘草補脾益肺,培土生金而保肺,與阿膠合力,補肺寧嗽,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佐、使藥。諸藥合用,補肺陰,清肺熱,降肺氣,止咳喘。

現代運用

常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咯血屬於陰虛有熱的患者。

注意事項

肺虛無熱者不宜;外有表寒,內有痰濁者禁用

【點評】

1、本方不僅用於小兒肺陰不足,陰虛有熱所致咳喘,成人也可以使用。以咳嗽氣喘,咽喉乾燥,舌紅少苔,脈浮細數為證治要點。若屬肺虛無熱,或外有表寒,內有痰濁的患者,是不適宜服用的。

2、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咯血屬於陰虛有熱的患者,均可服用。

總之,本方配伍特點,以補益肺陰治本;清肺化痰,寧嗽平喘治標。是標本兼顧之方,主治肺虛久咳證。

【歷代方論】

1.《醫方考》說:“肺虛有火,嗽無津液,咳而哽氣者,此方主之。燥者潤之,今肺虛自燥,故潤以阿膠、杏仁。金郁則泄之,令肺中鬱火,故泄以兜鈴、粘子。土者,金之母,虛者補其母,故入甘草、糯米,以補脾益胃。”

2.《醫方集解》說:“此手太陰藥也。馬兜鈴清熱降火,牛蒡子利膈消痰,杏仁潤燥散風,降氣止咳。阿膠清肺滋腎,益血補陰。氣順則不哽,液補則津生,火退而嗽寧矣。土為金母,故加甘草、粳米以益脾胃。”

歌訣

補肺阿膠馬兜鈴,鼠粘甘草杏糯呈;

肺虛火盛人當服,順氣生津嗽哽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