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年節

補年節

補年節是居住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後的農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還要過一次年節,彝語稱這個節為“麻龍火”。

基本介紹

在祭祀活動中,以祭龍規模最大。祭龍選在二、三、四月中的一個龍日,以村寨為單位每人自帶一碗米、一小塊鹽,由老人備香火,在龍樹下集體祭祀;雲南彝族則選擇正月的第一個龍日進行祭龍,祭祀後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長幼,飯自帶,肉共食,是一種大規模的集會。

相關習俗與活動

每當農曆二月初十這天上午,各家各戶都要準備一桌豐盛的團圓飯,然後由家庭主婦給自家男子敬一杯酒,接著全家共進午餐。到中午時,男人不論大小都集中到兩位“麻公巴”家喝酒。

“麻公巴”據說是祖先打仗時首領的化身,人們在他家只喝酒不吃飯。第二天,男女老少都集中在舞坪上,由兩位“麻公巴”領頭,按“拉么”(老主人)和“薩南”(開腔人)劃定的路線跳銅鼓舞。

舞畢,“仰巴”(吹五笙的人)再吹一陣五笙,接著人們就地吃午飯,大家互相敬酒,共慶佳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