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唇羊耳蒜

裂唇羊耳蒜

裂唇羊耳蒜(Liparis fissilabris T. Tang et F. T. Wang),蘭科, 羊耳蒜屬的一種植物。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裂唇羊耳蒜
海拔:500
命名來源:[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12(1): 37-38 1974]
中國植物志:18:098
組中文名:附生羊耳蒜組
組拉丁名:Sect.Cestichis Thou ex Lindl,Gen.Sp.Orch.Pl.29.1830.——Liparis grex Coriifoliae Ridl.
亞族中文名:羊耳蒜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Liparidinae
族中文名:樹蘭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形態特徵

附生草本。假鱗莖密集,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1.5—3.5厘米,直徑1—1.8厘米,頂端或近頂端具2葉。葉倒披針狀長圓形、舌狀長圓形或狹橢圓狀長圓形,紙質,長6—19厘米,寬1.8—3.2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逐漸收狹成柄,有關節。花葶長12—18厘米;花序柄近無翅,靠近花序下方有數枚白色的、薄膜質的不育苞片;總狀花序具10—30朵花;花苞片線狀披針形,白色,薄膜質,長3—5毫米;花梗子房長5—10毫米;花綠色,但具紅色唇瓣,疏離;萼片近長圓形,長3.5—4毫米,寬約1.3毫米,先端鈍,具3脈;花瓣絲狀,長3.5—4毫米,具1脈;唇瓣近匙狀長圓形,長4—5毫米,上部寬約1.7毫米,下部1/3—2/5處有皺褶,邊緣多少有緣毛,從基部至中部有2條縱褶片,先端2裂並在裂口中央具短尖;裂片卵形或長圓形,長約1.2毫米,寬約1毫米,先端有時有不規則缺刻,外緣多少有緣毛;蕊柱長2—2.5毫米,近直立或頂端稍向前彎曲,頂端有狹翅,基部寬闊。蒴果倒卵狀橢圓形,長7—8毫米,寬4—5毫米;果梗長7—8毫米。花期11月,果期1—2月。

生存環境

生於林中或溪邊樹上或岩石上,海拔5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