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澤

袍澤

袍澤,袍指古代外衣,澤指古代內衣。袍澤指軍中的同事。源於《詩經·秦風·無衣》。這首詩講士兵出征的故事,歌頌戰士們互相友愛,同心同德的品質。後來,袍澤就成了“將士”、“戰友”的代名稱。《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羅正緯 《灤州革命紀實初稿》:“五鎮長官,多舊日袍澤,藉此淵源,重申前次獨立之默契,事無不可成者。” 趙朴初 《讀朱德委員長瀘州詩敬作》詩:“舊時袍澤同盟侶,化為蠻觸爭蝸涎。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páo zé

● 袍

páoㄆㄠˊ

◎ 中式長衣:~子。長~。旗~。棉~。皮~。同~(舊時軍人相稱)。~澤(“袍”和“澤”均為古代衣服,後以此稱軍隊中的同事,如“~~之誼”、“~~故舊”)。

◎ 澤

汗衣;內衣 [undershirt; underclothes]

<書>軍中的同事。書

​直義

袍和澤都是衣服,袍指古代外衣,澤指古代內。

來源

袍澤袍澤

源於《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講士兵出征的故事,歌頌戰士們互相友愛,同心同德的品質。“袍”和“澤”(通襗)都是古代的衣物名稱。後來,袍澤就成了“將士”、“戰友”的代名稱。

示例

袍澤之誼|袍澤故舊

亦作“ 袍襗 ”。 戰袍和襯衣。澤,通“ 襗 ”。《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鄭玄 箋:“襗,褻衣,近污垢。” 孔穎達 疏:“襗是袍類,故《論語》注云:‘褻衣,袍襗也。’”後遂稱軍隊中同事為“袍澤”。 羅正緯 《灤州革命紀實初稿》:“五鎮長官,多舊日袍澤,藉此淵源,重申前次獨立之默契,事無不可成者。” 趙朴初 《讀朱德委員長瀘州詩敬作》詩:“舊時袍澤同盟侶,化為蠻觸爭蝸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