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輝球

"Steglich教授

基本信息

袁輝球 1992免試推薦入湘潭大學物理系學習,1996年又免試繼續在物理系攻讀碩士學位,師從鍾建新教授。1998年12月提前獲得碩士學位,並獲1999年度研究生校長獎。1999年5月至9月應德國開姆尼茲工業大學Schreiber教授邀請,在該大學物理系做訪問。1999年10月起,由德國馬普協會提供獎學金資助,在馬普協會固體化學物理研究攻讀博士學位,師從世界著名固體物理學家,德國科學基金委副主席Frank Steglich教授,從事極端條件下物性測量方面的實驗研究,2003年10月獲得博士學位。博士期間,還在國際權威刊物Phys.Rev.Lett.和Phys.Rev.B等上發表十餘篇論文。 2003年,袁輝球以湘潭大學為第二作者單位在《科學》雜誌發表有關超導研究的論文。 2008年初,正式加盟浙江大學,併入選為2007年度教育部的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9年1月29日,英國《自然》雜誌發表浙江大學物理系教授袁輝球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具有二維層狀晶體結構的鐵基超導體中發現超導態的“各向同性”,這是首次在二維層狀的超導材料中報導三維的超導特性。《自然》雜誌評審專家一致認為,這是超 導研究領域一項非常獨特而重要的發現,將對研究鐵基高溫超導形成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浙江大學教授

個人簡介:
1974年7月生,浙江大學物理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先後在湘潭大學物理系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99年10 月至2003年10月在德國馬普協會固體化學物理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重費米子超導的開創者Frank Steglich教授,獲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理學博士。2004年-2008年,先後在美國伊利諾依大學香檳分校和美國拉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8年3月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受聘於浙江大學物理系。目前正在負責籌建浙江大學極端條件物質研究中心。
研究簡介
“極端條件物質科學” 主要研究物質在極低溫,超高壓以及強磁場等多重極端條件下所呈現出來的新物質態,新物理現象或者物理規律,是一門跨物理學,化學,材料學,地球物理學,信息科學以及生物科學等多學科的前沿交叉科學。許多在常規條件下不為人所知的奇異物理現象或者自然規律相繼在極端條件下被發掘和實現。如元素周期表裡面的許多元素在大氣壓下是不超導的,但在外加壓力下,很多元素都成為超導體了。 壓力和磁場還是研究關聯電子材料中量子相變與量子調控的重要調製參量,對人類進一步認識關聯電子材料中電子的協同組織原則,從而實現操縱和控制關聯電子材料中的量子態以及製造新一代量子器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此外,高溫高壓實驗是探索地球內部礦物質的形成及其動力學過程的一個重要途徑和視窗。隨著極端條件下各種實驗技術的不斷發展,極端條件下的物質特性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機遇,是我們在科學研究中尋求突破最有希望的研究領域之一。
本實驗室的主要研究目標是探索關聯電子材料在各種極端條件下可能呈現出的新奇量子物質態;發掘由於電子關聯效應而產生的奇異量子現象;揭示這些奇異量子態和量子現象形成的物理機理與規律;尋求對量子態進行調控的有效物理手段。實驗工作的開展主要包括各種單晶和多晶材料的生長,多重極端條件下不同物性的測量。目前的主要研究興趣包括:
(1)極低溫,高壓,強磁場等極端條件下的物性測量與實驗方法的發展;
(2)重費米子超導;
(3)鐵基高溫超導;
(4)非中心對稱超導;
(5)量子相變與量子調控;
(6)關聯電子材料中的奇異量子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