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宅院

光緒三年,建了袁士輝四合院,分別給袁士輝、袁士魁、袁士銘居住。 營盤袁氏宅院是研究當時的地方歷史文化標本,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是中外建築結合的典型代表。 普定馬場營盤建築群在研究當地歷史、建築文化、民俗民風上具有重要的實物依據和參考價值。

營盤袁氏宅院位於普定縣西面,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15),由袁家冕創辦鳳池書院開始。袁家冕在雲盤的宅院建於同治年間,也就是袁家冕四合院,後為防外敵,又於四合院右側建一座四層樓的軍事碉堡,後又成為子女讀書成才的場所(即現在的讀書樓)。光緒三年,建了袁士輝四合院,分別給袁士輝、袁士魁、袁士銘居住。又於宣統年間建了袁士德四合院,分給袁士德、袁士傑居住。部分建築曾因失火,幾經重建。民國初期,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營盤袁氏宅院為磚木結構,坐北向南,主要由袁家冕四合院、袁士輝四合院、袁士德四合院、袁耀丹四合院、袁運梅四合院、袁谷成四合院、袁遠星四合院、袁愈仁四合院、碉樓(讀書樓)和營盤國小辦公樓等建築組成。建築占地面積3600餘平方米,建築形式採取中西結合的建築方式,在當地建築風格中獨樹一幟,顯得別致。建築群內還有許多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圖案精美。四合院內,方正整齊的石塊拼砌成了院壩,設計精巧的木質樓梯,處處透著當時中外結合的建築文化氛圍。
營盤袁氏宅院是研究當時的地方歷史文化標本,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是中外建築結合的典型代表。普定馬場營盤建築群修建於土坡頂,依地形而設、照地勢而建,按三條軸線平行排列,不受中國民間傳統建築要求的風水束縛,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營盤袁氏宅院現為雲盤村村民居住,其為當地歷史變遷的實物見證,它記錄了地方上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信息,體現了當地在特定時期的建築思想、審美理念、心理特點及山地建築特色。普定馬場營盤建築群在研究當地歷史、建築文化、民俗民風上具有重要的實物依據和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