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勤國

袁勤國

  袁勤國,筆名國成,1957年出生,河北省臨漳縣人。自幼酷愛繪畫,專攻國畫,尤喜花鳥,多年來筆耕不輟,追求不已。初學以古人為師,兼法造化, 同時,也非常注重與各類藝術家的交流和合作,博取眾長,並從中汲取當代藝術思維,從而在繼承傳統畫法的同時,將作品賦予更加鮮活的時代特徵。

藝術簡介

袁勤國,筆名國成,1957年出生,河北省臨漳縣人。自幼酷愛繪畫,專攻國畫,尤喜花鳥,多年來筆耕不輟,追求不已。初學以古人為師,兼法造化,同時,也非常注重與各類藝術家的交流和合作,博取眾長,並從中汲取當代藝術思維,從而在繼承傳統畫法的同時,將作品賦予更加鮮活的時代特徵。由於早年對西方油畫有過一些學習和研究,他更善於從當代西方藝術作品中汲取合適的構成元素,在作品中融入了西方油畫的明暗、光影、透視技法,通過筆墨自身的組織,去表現畫面中間的明暗、體量以及繪畫的空間感,非常完美的將中國傳統的圖案構成手法與西方繪畫的構成有機結合,融東西方的審美觀念於一圖,使作品於溫文雅致的古典氣質中自然流露出時代氣息,風格獨特、個性鮮明、自成體系。

生涯

袁勤國中國書畫院院士、著名花鳥畫家
-中國書畫院院士花鳥藝委會專家組成員
-中國長城書畫家協會會員
-中國當代農民書畫研究會理事(曾任)
-杏花村書畫院藝術顧問
-古鄴文化館高級顧問
-《中華書畫》雜誌編委
-中國傳承藝術網簽約藝術家

主要作品

《花王》、《花開富貴》、《喜上梅梢》、《荷香清遠》、《滿月》、《花王醉春》、《報春圖》、《萬紫千紅總是春》、《國色天香》等

花開富貴-袁勤國花開富貴-袁勤國

藝術風格

“運墨而五色具。”五色,即焦、濃、重、淡、清,而每一種墨色又有乾、濕、濃、淡的變化,如何把握和運用這些經典的元素,結合自身對藝術、對自然、對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在平尺之間,充分表達自我的藝術主張,呈現努放的生命力?老枝需用焦墨,既要掌握好水分,還要有恰到好處的留白,表達出一種滄桑感,而它的莖卻又要顯得濕潤且硬挺,葉子部位的墨色,又該如何搭配,什麼樣的濃,什麼樣的淡,才能拉出空間感?用色倘若過輕則蒼白無力,相反又會顯得太過低沉,給人一種壓抑的感,這就是中國畫用墨的奇妙處,也是袁勤國畢生追求的藝術個性。
國畫藝術貴於創新,然而知易行難,也難於創新,對此,袁勤國進行了長期的實踐和探索。他對用色的技法追求甚為苛刻,這也成就了獨具一格的色彩搭配風格,艷,但無俗意。同時,他重筆法,更重立意,作畫必先立意,動筆之前,已然成竹在胸,立意奇則作品奇,立意遠則作品遠。他每創作一幅作品,都源於對真實事物的體會,都要聯繫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觀察,去捕捉創作對象在風、晴、雨、露、霜、雪中的神采,在初榮、綻放、凋零中的情態。不同狀態之下,是含露凝重、豐滿沉實,還是玲瓏俊秀,是雍容還是灑脫,色彩是熱烈還是素雅,甚或是主幹的崢崢鐵骨、黃芽萌動的勃然生機,都會納入他特定的創作思維創疇之內,然而,青出於藍應勝於藍,藝術創作不同於簡單粗暴的臨摹,太像了不免落入媚俗,不像了又有欺世嫌疑,因而,需要進行合理的藝術的升華,以寫意的手法使觀者有更大的想像空間,使其立意不僅別出心裁,而且又不失至真至美。然後又取與其適應的筆法畫技,或秉承先賢的國畫傳統,或取西洋之特色技藝,去靈活地經營作品的結構和畫面,以多種多樣的排列、重疊組合、掩映和變化,使其秩序組合穿插、花冠的聚散、動拋的呼應、葉的光質和反正配置,均能做到賓主呼應,重心突出,聚散分明。適當的時候,還要,配以青草、碧水、竹石、雀鳥、蜂蝶等,使作品變得更加靈動和富有生命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國畫的曼妙,有時候如人品茗,萬人品則有萬種味,不盡相同。中國畫的創作,其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的玄妙之境。看畫是畫,那是自然真實既有的畫;看畫非畫,那是藝術家心中所追求的畫,袁勤國在自己的花鳥世界裡,既著重渲染藝術的天真,亦通悟充滿想像力的玄妙寫意。
從事藝術創作,好似是一場修行。數十載悉心經營,孜孜探索,博取眾長,修的是自己的心境、技法、藝術造詣、對生命的理解;日復一日的創作、實踐,修的是成就筆下作品的靈性,筆著色、墨入水,度一紙青花,筆下之物的生命,不再是受季節更替、雪風霜的制約,而是依託畫家的丹青而存在,超越了時空,升華為永恆。

個人榮譽(成就)

2015年,作品入選2015中韓國際書畫交流展並獲“特殊貢獻獎”;

袁勤國獲特殊貢獻獎袁勤國獲特殊貢獻獎

同年,被選入“月滿中秋·口子窖杯全球華人書畫名家作品聯展”,在美國紐約、曼哈頓展出,並被美國國際藝術中心收藏;
2017年,參加“大墨踐行——當代最具收藏潛力藝術家書畫精品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