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工程與維修

內容介紹

本書分為三篇,共14章,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表面工程有關基礎理論,各
種表面技術,如表面清洗技術、維修焊接技術、維修熱噴塗技術、電刷鍍技
術、膠粘技術、特種表面技術的理論、工藝和在設備維修等方面的套用。書
中的許多表面新技術體現了表面工程學科的新進展。
本書可供設備管理人員和維修技術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參考。

作品目錄

目 錄

前言
概論
第1篇 表面工程基礎理論
第1章 摩擦學概論
1.1序言
1.2固體表面特性及其接觸
1.2.1固體表面的幾何特性
1.2.2固體表面的物理力學特性
1.2.3固體表面的化學特性
1.2.4固體表面的邊界膜
1.2.5理想光滑表面的接觸應力計算
1.2.6實際粗糙表面的接觸
1.3摩擦原理
1.3.1摩擦的種類
1.3.2摩擦的機理
1.3.3摩擦係數的測量及影響因素
1.3.4摩擦引起的各種效應
1.4磨損原理
1.4.1疲勞磨損
1.4.2粘著磨損
1.4.3磨料磨損
1.4.4腐蝕磨損
1.4.5沖蝕磨損
1.4.6微動磨損
1.5潤滑原理
1.5.1潤滑基礎
1.5.2流體動壓潤滑及流體靜壓潤滑
1.5.3彈性流體動壓潤滑
1.5.4邊界潤滑
1.5.5固體潤滑
1.6耐磨材料與耐磨性評價方法
1.6.1耐磨材料
1.6.2摩阻材料
1.6.3材料耐磨性的評價方法
參考文獻
第2章 金屬腐蝕理論及套用
2.1概述
2.1.1金屬腐蝕與防護的重要性
2.1.2金屬腐蝕過程
2.1.3金屬腐蝕的分類
2.2金屬電化學腐蝕傾向的判斷
2.2.1電極電位
2.2.2標準電極電位與腐蝕傾向
2.2.3電位-PH圖
2.2.4腐蝕電池
2.3電化學腐蝕過程動力學
2.3.1極化、極化曲線和腐蝕極化圖
2.3.2產生極化作用的原因
2.3.3各種極化曲線
2.3.4動力學方程與極化方程
2.3.5腐蝕速度的測定
2.4析氫腐蝕和吸氧腐蝕
2.4.1去極化作用
2.4.2析氫腐蝕
2.4.3吸氧腐蝕
2.5金屬的鈍化
2.5.1鈍化現象
2.5.2金屬鈍化的圖形分析
2.5.3金屬鈍化的理論
2.6各種環境中金屬腐蝕特點
2.6.1金屬在大氣中的腐蝕
2.6.2金屬在土壤中的腐蝕
2.6.3金屬在海水中的腐蝕
2.7腐蝕防護
2.7.1選材與設計
2.7.2電化學保護
2.7.3表面覆層及表面處理
2.7.4氧化和磷化
2.7.5非金屬塗層
2.7.6緩蝕劑
2.8腐蝕防護套用舉例
2.8.1碼頭的陰極保護
2.8.2硫酸貯槽及換熱器的陽極保護
參考文獻
第3章 機械零件失效分析
3.1概論
3.1.1機械零件的失效分析
3.1.2失效分析
3.1.3失效模式分析與統計分析
3.1.4失效分析(模式)的基本程式
3.1.5失效分析的常用技術
3.2金屬延脆性斷裂
3.2.1靜載荷斷口巨觀形貌
3.2.2衝擊斷口的巨觀形貌
3.2.3延性斷裂
3.2.4解理斷裂
3.2.5準解理斷裂
3.2.6沿晶脆性斷裂
3.3金屬疲勞斷裂
3.3.1疲勞斷裂基本概念
3.3.2疲勞斷口的巨觀形貌特徵
3.3.3疲勞斷口的微觀形貌特徵
3.4環境斷裂
3.4.1腐蝕疲勞
3.4.2應力腐蝕斷裂
3.4.3氫脆斷裂
3.4.4蠕變斷裂
3.5磨損破壞
3.5.1滑動摩擦的3種狀態及其潤滑
3.5.2磨損類型
3.5.3磨粒磨損
3.5.4粘著磨損
3.5.5疲勞磨損
3.5.6其他類型磨損
3.6機械零件失效分析實例
3.6.1重載車輛齒輪傳動箱體斷裂
事故分析
3.6.2重載車輛同步器銷斷裂失效
分析
3.6.3負重輪迴繞擋油蓋磨損特點
分析
參考文獻
第2篇 表面技術
第1章 表面清洗技術
1.1概述
1.1.1表面清洗的重要性
1.1.2表面清洗技術發展概況
1.1.3清洗方法分類
1.2表面清洗溶液
1.2.1表面清洗溶液的分類及常用表面
清洗溶液
1.2.2表面清洗溶液的選用原則
1.3表面除油清洗
1.3.1有機溶劑除油
1.3.2水基清洗劑除油
1.3.3化學除油
1.3.4電化學除油
1.3.5蒸氣除油
1.3.6高壓噴射清洗除油
1.3.7超音波清洗除油
1.4表面除銹清洗
1.4.1化學除銹
1.4.2電化學除銹
1.4.3噴丸除銹
1.4.4其他常用除銹方法
1.5表面清洗技術的新進展
1.5.1二合一除油除銹劑
1.5.2鐵鏽轉化膜塗料
1.5.3高效脫漆劑
1.6表面清洗質量檢測
1.6.1表面除油清洗質量檢測標準及
檢測方法
1.6.2表面除銹質量檢測標準及檢測
方法
參考文獻
第2章 維修焊接技術
2.1概述
2.1.1維修焊接技術及其套用
2.1.2維修焊接技術的技術基礎
2.2維修焊接方法
2.2.1手工電弧焊接及堆焊
2.2.2埋弧自動堆焊
2.2.3振動電弧堆焊
2.2.4等離子堆焊
2.2.5二氧化碳氣體保護自動堆焊
2.2.6氣焊與氣割
2.3焊接及焊補技術
2.3.1金屬焊接性的概念
2.3.2幾種常用金屬材料的焊接和
焊補
2.4焊接及焊補缺陷
2.4.1焊接裂紋
2.4.2焊接變形
2.43焊縫中的氣孔
2.5堆焊和焊補套用舉例
2.5.1曲軸的修復
2.5.2花鍵軸的修復
2.5.3柴油機排氣門閥面的修復
2.5.4氣缸體和氣缸蓋的修復
2.5.5彈簧鋼板的修復
2.5.6鋁製氣缸蓋的氣焊焊補
參考文獻
第3章 維修熱噴塗技術
3.1概述
3.1.1基本概念
3.1.2熱噴塗與堆焊的發展概況
3.1.3熱噴塗與堆焊在國民經濟中的
套用
3.2熱噴塗的理論基礎
3.2.1熱噴塗的基本原理
3.2.2熱噴塗層的結合機理
3.3熱噴塗工件的表面製備
3.3.1表面清洗
3.3.2表面預加工
3.3.3表面粗糙化
3.4氧乙炔火焰噴塗與噴熔
3.4.1氧―乙炔火焰絲材噴塗技術
3.4.2氧一乙炔火焰粉末噴塗技術
3.4.3氧-乙炔火焰粉末噴熔技術
3.5電弧噴塗技術
3.5.1原理
3.5.2電弧噴塗技術的特點
3.5.3電弧噴塗的設備
3.5.4電弧噴塗材料
3.5.5電弧噴塗工藝
3.5.6電弧噴塗工藝對塗層質量的
影響
3.5.7電弧噴塗技術的套用
3.6等離子噴塗
3.6.1概述
3.6.2等離子噴塗原理及特點
3.6.3等離子噴塗設備
3.6.4噴塗工藝參數的確定
3.6.5各種表面噴塗工藝特點
3.6.6等離子噴塗用粉末及氣體
3.6.7等離子噴塗套用實例
3.7塑膠粉末火焰噴塗
3.7.1塑膠粉末火焰噴塗的原理
3.7.2塑膠粉末火焰噴塗裝置
3.7.3塑膠噴塗材料
3.7.4塑膠噴塗工藝
3.7.5塑膠噴塗層的性能
3.8特種噴塗
3.8.1超聲速火焰噴塗
3.8.2超聲速等離子噴塗
3.8.3低壓等離子噴塗
3.8.4粉末爆炸噴塗
3.9熱噴塗層性能檢測
3.9.1噴塗層質量的現場檢驗
3.9.2噴塗層質量的實驗室檢驗
3.10 熱噴塗的安全防護
3.10.1安全技術
3.10.2勞動保擴
參考文獻
第4章 電刷鍍技術
4.1電刷鍍技術概論
4.1.1電刷鍍技術發展概況
4.1.2電刷鍍技術的基本原理
4.1.3電刷鍍技術的特點
4.1.4電刷鍍技術套用範圍
4.2電刷鍍電源設備
4.2.1電刷鍍電源設備應具備的主要
性能
4.2.2電源的工作原理和控制過程
4.2.3電源的使用方法
4.2.4電刷鍍鍍筆
4.3電刷鍍溶液
4.3.1概述
4.3.2常用預處理溶液
4.3.3常用電刷鍍溶液
4.4電刷鍍工藝
4.4.1電刷鍍的一般工藝過程
4.4.2電刷鍍主要工藝參數的選擇
4.4.3在不同金屬材料上刷鍍
4.4.4鍍層工藝規範的選擇
4.4.5工序間的水漂洗
4.5電刷鍍鍍層的結合機理與強化機理
4.5.1鍍層與基體的結合機理
4.5.2鍍層的強化機理
4.5.3鍍層的再強化機理
4.6電刷鍍技術研究的新進展
4.6.1電刷鍍層的抗接觸疲勞性能
4.6.2電刷鍍非晶態鍍層的性能研究
4.6.3電刷鍍複合鍍層的研究
4.6.4電刷鍍金剛石砂輪工藝研究
4.6.5摩擦電噴鍍技術研究
4.6.6稀土元素在電刷鍍技術中的應

4.7鍍層質量檢驗
4.7.1定性檢驗
4.7.2定量檢驗
4.8套用實例
4.8.1電刷鍍修復工具機鑄鐵導軌工藝
綜述
4.8.2刷鍍技術在進口大型化工設備
維修中的套用
4.8.3大面積刷鍍銀在國家重點工程(山東
30萬噸乙烯工程)中的套用
參考文獻
第5章 膠粘技術
5.1概述
5.1.1膠粘技術的發展概況
5.1.2膠接與表面粘塗技術在設備維
修中的套用
5.1.3膠接與表面粘塗技術的主要
特點
5.2膠接原理及膠接的主要方法
5.2.1膠接原理簡介
5.2.2膠接方法
5.3膠粘劑的種類及選用
5.3.1膠粘劑的組成
5.3.2膠粘劑的分類
5.3.3膠粘劑的選用要點
5.4膠粘工藝與強化措施
5.4.1膠粘工藝
5.4.2組合膠粘技術
5.4.3膠粘的強化措施
5.5膠粘技術典型套用實例
5.5.1汽車後橋半軸法蘭斷裂的膠粘
修復
5.5.2汽車凸輪軸支座斷裂的膠粘
修復
5.5.3汽車發動機缸體裂紋及缸套
之間斷裂的修復
5.5.4鋁合金變速箱斷裂及裂紋的
修復
5.5.5鋁軋機主動輥斷裂的膠粘修復
5.5.6機體 箱體軸承孔磨損的膠粘
修復
5.5.7液壓油缸磨損與劃傷的膠粘
修復
5.5.8大型煤氣貯氣罐及貯油罐的
膠粘堵漏
5.5.9取暖鍋爐貯水箱泄漏的堵補
5.5.10 鑄造氣孔 砂眼的膠粘填補
參考文獻
第6章 特種表面技術
6.1真空熔結技術
6.1.1真空熔結的基本原理及工藝
過程
6.1.2真空熔結塗層合金及其他塗層
材料
6.1.3熔結塗層的組織與構造
6.1.4真空熔結技術的功能與套用
6.1.5真空熔結修復零件舉例
6.2雷射表面強化技術
6.2.1概述
6.2.2雷射相變硬化
6.2.3雷射合金化、雷射塗敷及其他
雷射處理方法
6.3電火花表面強化技術
6.3.1電火花加工的機理
6.3.2金屬電火花表面強化及其套用
6.4氣相沉積技術
6.4.1化學氣相沉積
6.4.2電漿化學氣相沉積
6.4.3物理氣相沉積
6.4.4套用簡況
6.5離子注入技術
6.5.1概述
6.5.2離子注入的特點
6.5.3離子束與固體作用的基本物理
過程
6.5.4離子注入工藝及有關方法
6.5.5離子注入設備
6.5.6離子注入的套用
6.5.7幾種離子束強化方法的特點
比較
6.6表面噴丸強化技術
6.6.1噴丸強化概述
6.6.2噴丸強化機理
6.6.3噴丸強化設備
6.6.4強化質量的控制與檢驗
6.6.5噴丸強化效果
6.6.6噴丸強化對合金疲勞強度的
影響
6.6.7鏇片噴丸表面強化技術及其在
零件維修中的套用
6.6.8鏇片噴丸工藝在零件維修中的
套用
6.7表面工程車
6.7.1研製表面工程車的目的意義
6.7.2表面工程車車內主要技術設備
6.7.3表面工程車車內設備總布置
6.7.4表面工程車車輛主要技術參數
參考文獻
第7章 零件表面塗層的切削加工
7.1概述
7.1.1修復層的種類
7.1.2修復層的切削加工方法
7.1.3修復層切削加工的特點
7.2金屬切削過程的基本規律
7.2.1切削運動與切削用量的基本
定義
7.2.2刀具幾何參數的基本定義
7.2.3切削力
7.2.4切削熱
7.2.5刀具磨損
7.2.6已加工表面質量
7.3刀具材料、刀具幾何參數 切削
用量的選擇
7.3.1刀具材料
7.3.2刀具合理幾何參數的選擇
7.3.3切削用量的選擇
7.4堆焊層的切削加工
7.4.1堆焊層的車削
7.4.2堆焊層的磨削
7.5熱噴塗塗層的切削加工
7.5.1熱噴塗塗層的車削
7.5.2熱噴塗塗層的磨削
7.5.3熱噴塗塗層的電解磨削
7.5.4熱噴塗塗層的超聲振動車削
參考文獻
第3篇 機械設備的維修與管理
第1章 設備管理概述
1.1設備管理簡介
1.2國內外設備管理髮展概況
1.2.1建國以來我國設備管理的簡要
情況
1.2.2近年來國外設備管理工作的新
發展
1.2.3目前我國設備管理的形勢
1.2.4現階段我國設備管理的任務和
要求
1.3設備綜合管理
1.3.1設備綜合管理是以設備一生為
對象的全過程管理
1.3.2追求設備壽命周期費用的經
濟性
1.3.3搞好五個結合
1.3.4強調設備的可靠性與維修性
設計
1.3.5重視信息反饋在設備管理中的
作用
第2章 機械設備的維修與管理
2.1概述
2.1.1維修在設備管理中的地位
2.1.2維修的內容
2.1.3維修的組織
2.1.4維修工作的發展概況
2.2維修的方式和發展趨勢
2.2.1維修的各種方式
2.2.2維修的發展趨勢
2.3設備的使用和維護
2.3.1使用與維護對設備一生的重要
影響
2.3.2操作工人在設備使用 維護上
的地位
2.4設備的故障管理
2.4.1故障及其分類
2.4.2設備的可靠性
2.4.3故障信息的管理
2.4.4故障分析
2.4.5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簡介
2.5設備的修理
2.5.1概述
2.5.2設備的磨損
2.5.3設備的計畫檢修
2.5.4設備維修的技術管理
2.5.5零件修複方法的選擇及修理
工藝規程的編制
2.5.6備件管理
2.5.7設備維修的經濟管理
2.6設備的更新與折舊
2.6.1設備的經濟壽命
2.6.2設備大修 改造 更新的經濟
決策
2.6.3設備的折舊
2.6.4設備折舊更新的概況及基本
趨勢
第3章 計算機在設備信息管理中的
套用
3.1設備的信息管理
3.1.1信息的概念
3.1.2信息系統和設備管理信息系統
3.1.3設備的信息管理
3.2計算機系統與數據處理簡介
3.2.1硬體系統
3.2.2軟體系統
3.2.3數據處理簡述
3.3計算機在設備管理和維修中的套用
3.3.1建立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條件和
步驟
3.3.2計算機在設備管理和維修中的
套用範圍
3.3.3套用舉例
第4章 設備維修管理常用統計分析
方法
4.1維修管理的基本統計方法
4.1.1排列圖法
4.1.2因果圖法
4.1.3直方圖法
4.1.4相關圖法
4.1.5控制圖法
4.2網路計畫技術
4.2.1網路圖
4.2.2網路圖各時間參數的計算
4.2.3表格計算法
4.2.4網路計畫的最佳化
4.2.5網路圖舉例
4.3線性規劃
4.3.1線性規劃模型的建立
4.3.2線性規劃模型的圖解法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