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魚蟲

衣魚蟲

衣魚蟲,俗稱蠹、蠹魚、白魚、壁魚、書蟲或衣蟲是一種靈巧、怕光、而且無翅的昆蟲,身體呈銀灰色,因此也有白魚的稱號,嗜食糖類及澱粉等碳水化合物,它的體型細長,無翅,身體上布滿了鱗片,口器為咀嚼式。

基本信息

外形

不計肢體,衣魚的身長約一厘米。觸角又長又嫩,只有三節體節有足;脫皮三次後,銀灰色的鱗片便會長成,使其身體帶有一種金屬般的光澤。

頭部有細長30節以上的絲狀觸角,多數有明顯的小型複眼,腹部有三對能疾走、跳躍的腳,行動敏捷,尾部有三根尾巴,因此被稱為“總尾目”或“纓尾目”。

生長

按不同生活環境而定,衣魚從幼蟲變成蟲需要至少四個月的時間,不過有時候發育期會長達三年。在室溫環境下,大概一年就發育為成蟲,壽命約為兩到八年。一條衣魚的一生里會經歷大約八次脫皮;不過衣魚不斷生長,一年脫皮四次也不足為奇。當溫度在攝氏25至30度,雌蟲就會在物件的裂縫裡產大約一百顆卵;可是在寒冷或乾燥的環境下,衣魚是不會繁殖的。

食物

衣魚愛好的食物為充滿澱粉質或多糖的物品,如:膠水裡的葡聚糖、漿糊、書籍裝訂物、照片、糖、毛髮、泥土等。可是它們對棉花、亞麻布、絲和人造纖維等也毫不抗拒,甚至連其他昆蟲屍體、自己脫的皮也是照吃如飴。飢餓時甚至連皮革製品、人造纖維布匹等也吃。不過衣魚能夠挨餓數個月,身體機能也不會受任何傷害。

生活環境

如斑衣魚(Thermobia domestica)一樣,衣魚出沒於人類聚居地。家居里的各種地方,如冰櫃底部、開暖氣的浴室、地磚的裂縫裡都可能會有衣魚的蹤影。衣魚喜歡咬破書籍、纖維及紡織品。而斑衣魚則喜歡如麵包店等更溫暖的環境,它們非常喜歡進食麵粉和麵包,不過也會進食動物製品。

繁殖

交配時,雄蟲跟雌蟲會到處竄動。雄蟲會產下一個用薄紗包住的精囊;由於生理狀態成熟,雌蟲會找到該精囊,拾取作受精用。

天敵

衣魚最有名的天敵是蠼螋。

衣魚為防止蜘蛛、蠅虎等天敵捕食,停息時總是不停地擺動著尾梢,誘使天敵將注意力集中到尾梢上來,當尾巴被抓住,分節的尾毛即斷掉,身體便可乘機逃脫。

防治

衣魚蟲,主要由衣物纖維而生,衣魚蟲不吃化纖衣服,他只危害有"味道"的衣物和被褥,但是在乾燥且乾淨的環境下不易生存。尤其是那些家庭人口多,換季衣物存放不當;浸水受潮;衣服存放時不清潔等,都會產生。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們現在的衣服面料多是纖維的,並且纖維種類繁多,纖維的提取又要受到化學因素的影響。還有一個原因是近年來流行的一些進口面料受過污染。 這種蟲子接觸到皮膚很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症,還會破壞家居環境。並且,這種蟲子的生命力很強,一般殺蟲劑不起殺蟲作用。因此,出現蟲害立即請專業殺虫部門處理。發現特殊蟲害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清除方法:

混合比例為1:1的硼砂和砂糖,能有效殺除衣魚。

氯化銨水的氣味應該能於24小時內驅趕衣魚。

使用樟腦丸(或萘丸)可以讓衣魚不敢靠近。

若要捕捉衣魚,將石膏粉灑在浸濕的白棉布上,隔夜放在房間一角,放的地方要接近衣魚的藏身處。

以下方法同樣有用:可以在衣魚藏身處旁邊放一塊木板,板上再放一顆稍微磨碎的馬鈴薯;衣魚晚上出沒時就會鑚進馬鈴薯裡面大快朵頤,次天早上,你就可以把土豆連同衣魚一起丟掉。 把放了很久的書籍拿出來,放在陽光底下曬曬,這樣可以防止書籍因潮濕而霉爛(當然十分潮濕時拿出來的次數要較頻密),出現書蟲 買包漫畫書專用膠袋包裝,把書放在袋中後才放在書架上,清潔時只須抺書櫃或膠袋錶面,如膠袋變黃可換新的.這樣可減少書蟲滋生 使用馬郁蘭、茴香、雪松之類的天然驅蟲精油,或用樟腦丸,也有人會用乾辣椒粉和蒜頭 可以利用活性炭(水族館買得到,很便宜)、木炭、或用過的濾水器濾心(廢物利用,洗過後晾乾就可以了)放在衣櫃的角落,都可以有效的除濕,才能防止書蟲繼續在衣櫃裡生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