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被

衣被,指衣服和被褥;給人衣服穿,比喻加惠於人等。

基本信息

詞目】:衣被
拼音】:yī beì
釋義】:
1。 舊時對衣服、被褥的連稱。
《晉書·吳逵傳》:“家極貧窘,冬無衣被。”
2。指給人衣服穿,比喻加惠於人。
《文心雕龍·辯騷》:“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
【詳細解釋
1. 衣服和被褥。
呂氏春秋·節喪》:“轝馬、衣被、戈劒,不可勝其數。”《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盧綰 ﹞以太尉常從,出入臥內,衣被飲食賞賜,羣臣莫敢望。”《晉書·孝友傳·吳逵》:“家極貧窘,冬無衣被。”
2. 單指衣服。
《荀子·正論》:“衣被則服五采,雜間色,重文繡,加飾之以珠玉。”《淮南子·人間訓》:“車馬所以載身也,衣被所以揜形也。” 晉 左思 《嬌女詩》:“衣被皆重地,難與沉水碧。”
3. 指裝殮死者的衣服與單被。
《公羊傳·隱公元年》:“衣被曰襚。” 何休 註:“襚猶遺也,遺是助死之禮。” 徐彥 疏:“襚專施於死。”
4. 穿衣蓋被;給人穿衣蓋被。
魏源 《默觚上·學篇十三》:“使我後人道腴而義粱,詩冠而禮裳,非數聖人孰菑畲之而衣被之乎?”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二節:“ 北宋 紡織業以 兩浙 、 川蜀 地區最為發達。 開封 設綾錦院,為皇室貴族織造高級織品。 河北路 產絹,有‘衣被天下’的稱號。”
5. 比喻養護,加惠。
《老子》:“衣被萬物而不為主:則恆無欲也,可名於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是以 枚 賈 追風以入麗, 馬 揚 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 宋 歐陽修 《夫子罕言利命仁論》:“衣被羣生,贍足萬類。”郭沫若 《蒲劍集·文化與戰爭》:“它受了 歐洲 文化的洗禮僅僅六七十年,在六七十年前完全是受著 中國 文化的衣被。”
6. 引申為包含。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夫書記廣大,衣被事體,筆札雜名,古今多品。”
7. 比喻蒙受恩澤,得益。
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草木衣被昭回光。”《續資治通鑑·元成宗大德八年》:“ 世祖皇帝 天戈一麾,無思不服,今其民衣被皇庥,同於方夏。”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積素齋文》:“自海內論古文者,以 方 、 劉 、 姚 三家為大宗,而邑人士衣被 姚 門者尤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