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魚

衡水金魚

衡水金魚是衡水“三絕”之一,人稱宮廷金魚,被視為美的藝術,成為舉世聞名的名貴觀賞魚類。

簡介

衡水金魚:金魚是中國的國寶。金魚五彩繽紛,形態優美、嬌姿艷體、千姿百態,令人賞心悅目陶冶情操,國內外稱之為金鱗仙子、水中牡丹東方聖魚等。被視為美的藝術,成為舉世聞名的名貴觀賞魚類。

詳細信息

金魚的祖先是野生鯽魚,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據記載,經演變和發展,至今已有162個品種。主要分為四大類:即草種、文種、龍種和蛋種。金魚的養育始於南宋時期的杭州,後傳到上海、鎮江、北京、天津等地。在明正德年間,即約在1506年左右,北京的皇宮和皇府開始養育金魚而四季不斷。在我國主要分為南北兩大派別:一是杭州金魚;二是北京金魚。杭州是金魚的發源地,北京則對金魚品種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育新。衡水市園林管理處來順宮廷金魚養殖場於1982年建立,由北京宮廷金魚飼養世家第十代傳人徐立才先生精心管理。現養殖水面達1800多平方米,年生產能力達十幾萬尾。近年來,徐立才先生挽救和培育出的金魚品種已達十餘個,現有品種 64個,較為名貴的有:鶴頂紅、王字虎頭、硃砂眼水泡、喜鵲花龍睛球、十二塊紅龍睛、瑪瑙眼、桔瓣獅子頭、赤兔眼虎頭及白玉冠等。從1986年以來,本場金魚先後銷往印度尼西亞、香港、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金魚加強了我國同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繫和往來,它是友誼、和平、美好的象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