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爍

衛爍(東晉二七二至三四九)女。字茂漪,世稱衛夫人,河東安邑(今夏縣尉郭鄉蘇莊)人。卒於永和五年,享年七十八歲。她是汝陰太守李矩之妻,出生一個書香世家,我國書法家衛覬之曾孫女、衛瓘孫女、叔父衛恆,都是大書法家。工隸書和正書(楷書),尤善規矩。

衛爍??

衛爍(東晉二七二至三四九)女。字茂漪,世稱衛夫人,河東安邑(今夏縣尉郭鄉蘇莊)人。卒於永和五年,享年七十八歲。她是汝陰太守李矩之妻,出生一個書香世家,我國書法家衛覬之曾孫女、衛瓘孫女、叔父衛恆,都是大書法家。工隸書和正書(楷書),尤善規矩。

衛爍書法?

衛鑠少時,聰明伶俐,酷愛書法,在其祖父躬親教授下,從練指法、學運筆到行展筆劃、擺布間架,一筆一筆,認乎其真,一絲不苟。當時紙張難購,衛鑠常以磚代紙,以水代墨,自晨至昏,揮毫不止,乃至廢寢忘食,手酸臂痛。祖父衛瓘對孫女的學習書法,既循循善誘,又嚴格要求,若見瑕疵,或指點開導,或揮毫示範,直至會心滿意;每見有所悟徹,有所進步,或擊掌鼓勵,或“加圈”獎賞,一步一步將小衛鑠推向書法之巔。尤其重要的是她千方百計拓得鍾繇的碑帖,嚴格按讀帖、映帖、臨帖、背帖的順序,認真領會,反覆練習,刻意求真,久而久之,妙傳其法,甚至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她曾以蠅頭小楷書寫了使洛陽紙貴的左思的《三都賦》,一寫再寫,一傳再傳,名聲大震,譽滿江南。謝安贊之曰:“碎玉壺之冰,爛瑤台之月,婉然芳樹,穆若清風。”唐人韋續在《墨藪》中推崇備至:“衛夫人書,如扦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紅蓮映水,碧沼浮霞。”鍾繇云:“碎玉壺之冰,爛瑤台之月。婉然芳樹,穆若清風。”。。《書斷、翰墨志》 。關於她的師承關係,據《法書要錄·傳授筆法人名》說,是由蔡邕傳之崔瑗以及蔡女文姬,蔡文姬傳之鐘繇的。相傳正書始於漢代,到了鍾繇手中,書寫法度已日趨完善,為正書之祖,而衛鑠妙傳其法。

衛爍書法理論?

衛夫人的書法理論也有獨到的見解。她的著作有《筆陣圖》一卷傳世,為《宋史·藝文志》中所著錄。《筆陣圖》是論述寫字筆劃的著作,闡述執筆、用筆的方法,並列舉七種基本筆劃的寫法。她在《筆陣圖》里,首先提出“多力豐筋”說。這是一個重要的創見。她說:“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者微肉者,謂之筋書,讀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後來王羲之還寫了一篇《題衛夫人〈筆陣圖〉後》的文章,對衛夫人的理論,又進一步的闡述和發展。唐人孫過庭在《書譜》中曾疑《筆陣圖》為六朝人作,張彥遠《法書要錄》乃題作衛夫人撰。

王羲之與衛爍?

王羲之少常師之 正書入妙。年少時曾拜在衛鑠門下專攻書法,其妙用筆桿的方法、苦練書法的精神,多來自這位啟蒙老師。王羲之十二歲那年,有一段時間書法大有進步,衛夫人欣喜之餘,覺得羲之書法進步之快很可能受到一本寫字訣的啟示,她對太常王策說:“此童一定研究過什麼筆訣,不然豈能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寫得如此老練。”不出所料,王羲之是從乃父枕頭下面獲得一本《前代筆論》,便細心閱讀,苦心揣摩,專心練習,進步很快。對此,衛夫人大加讚許,鼓勵他博採眾長,自成一格。王羲之沒有辜負衛夫人的教誨,既吸取漢魏諸書家,特別是鍾、衛之精華,又脫出他們的境界,而自成一家,稱為書聖。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書法不亞於乃父,人稱小聖。梁武帝評王羲之書法說:“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雖然青出藍勝於藍,但是在他們的書風中仍然明顯地看到衛夫人筆風的痕跡。相傳王羲之永字八法為衛爍所傳。

衛爍後人

衛夫人的兒子李允,字子充,他做過為中書郎,亦工書,也是一個書法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